到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然后在专业对口的大公司工作几年,是很多中国留学生的梦想。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文凭只有与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成为打开未来大门的敲门砖。 然而,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求职之路堪称“一把辛酸泪”。

障碍之一:专业选择盲目

美国法律规定美国公民优先录用,国际学生必须证明自己比美国人强才可以录用。 美国就业市场连续多年低迷,中国留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一些留学生投出了一千多份简历,仍然没有得到面试机会。 有的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只好回学校继续读博士。 . 虽然大多数人最后都能找到工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安平在美国获得锂电池硕士学位。 他认为锂电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但毕业后他发现北美没有锂电池行业,也没有招聘启事。 他感到“努力和实验”,查找资料和写论文都是徒劳的。

选择专业时盲目跟风,对美国专业发展和就业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是很多留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 精算师是美国需求量小、门槛极高的职业,入门级职位供需严重失衡。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美国有超过130万个专业会计岗位,而精算岗位只有2.2万个。

美东某大学精算硕士项目在读学生14人,中国学生8人。 一名中国学生因有相关实习经历,毕业前已被确定在某公司工作。 7名中国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6人回国,1人回国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返回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刚刚在一家保险公司找到精算工作的杨宇感叹精算专业找工作不容易:“中国人都听说精算专业在美国很火,人多去美国学精算的突然多了很多,每次招聘会都能看到很多中国留学生,每个职位至少有50人应聘。

障碍二:缺乏美国实战经验

程远的简历看起来很不错。 他拥有密歇根大学商学院金融工程硕士学位。 他有在中国实习的经历。 他在美国的第一年就开始找工作。 我不知道他投了多少份简历。 最后,他在芝加哥找到了一家小公司。 面试机会。 结果,他只被问了两个问题就被允许离开。 他感叹:“没有在美国实习的经历,你可能会错失80%好的全职工作机会。因为大多数顶尖公司都是从自己的实习生中挑选人才进入全职岗位。”

实习经验的缺乏让留美学生先天不足,而中美教育的差异让留学生找工作更加困难。 美国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学生从小学开始每年都要参加科学竞赛,鼓励孩子开动脑筋。 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都有专门为小学生开设的实验室。 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或发明。 美国金融业有各种针对青少年或高中生的人才培养计划。 许多美国学生从初中时代起就经常参加这些公司的各种专业培训项目。 进入大学后,这些人很容易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

该网站金融专业版块版主田龙说,他曾经面试过一位中国留学生,简历看起来还不错。 他毕业于名牌大学金融专业,通过了二级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考试,但具体到工作岗位,连最基本的数理统计都没有。

在美国从事计算机系统管理工作20年的美籍华人David Lai表示,美国一直缺乏实用的高科技人才,很多工厂愿意出高薪聘请高-技术工程师。 “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学生会考试,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中国的教育体制需要改变,学生的实践经验需要从小培养。他们应该与日本、德国一样重视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

障碍三:与美国社会缺乏联系

萧萧很幸运。 她是博士。 美国北部一所大学的统计学专业。 研究生期间在导师的带领下参加了联邦政府机构的一项科研项目。 毕业后,她到机关继续研究。 晓晓的导师不仅给她传授知识,还帮她搭建了一个进入美国社会的阶梯,但大多数中国学生都因为抓不住这个阶梯而处处跌跌撞撞。

中国留学生大多是第一次走出家门,远离父母,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 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都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有的宁愿选择逃避。 特拉华大学英语语言学院院长斯科特史蒂文从1982年开始为中国留学生教授英语课程。在他看来,除了签证问题,中国留学生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是语言和文化差异。 申请者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适应美国公司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那些喜欢和美国人交朋友,经常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的中国学生很容易找到工作。 一些中国学生不是。 学校规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必须住在校内宿舍。 一些中国留学生虽然按规定交了学费,但还是跑到校外和其他中国学生住在一起。 中国学生很少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有的甚至违反校规跑到其他班级,只是为了和其他中国学生在一起。 “他们互相信任,他们不信任我们。”

康奈尔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希望国际学生学会使用美国最大的专业交流网站来发展自己的业务联系。 密歇根大学邹书明表示,在美国最重要的不是自我隔离,而是懂得利用各种社会服务机构。 一般学校都有专门的人员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修改简历,进行面试培训等等。 还有各种校园招聘,公开招聘,公司内部推荐等等。 建立个人专业联系网络非常重要。 很多欧美公司都有内部推荐机制,鼓励内部推荐。 学会与业内人士交流,用英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沟通,让对方相信你的业务能力,这有时会成为你是否被录用的关键因素。 “来美国就像一场冒险,来了两年多,一直在学习,学会独立面对孤独和孤独,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大胆追求自己在异乡的梦想。虽然跌跌撞撞,但我愿意一路走来,保持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豁达的心态,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