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来自一只乡下的‘土猪’,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的白菜。”曾经发表励志热血演讲视频的衡水中学学霸张锡峰,最近引发了一波关注。 他在一档节目里坦言,当初为了赚钱报浙大计算机专业,现在却后悔了…
图源凤凰weekly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初高中,虽然是公立国际部,但仍充满着一股“衡水味”: 日常作息与高考班的学生无异,晚自习到晚上22:00,教师团队一半以上也来自高考班。 这导致我在申请大学时也受到“传统路径”的影响,扎堆选择金融、经济和商科等热门专业,结果无缘美国前30院校。 为了闯进藤校的门,我自行开辟了一条道:以冷门专业,转学进哥伦比亚大学,修读计算机专业。没想到还真被我闯进去了。 这几年,“曲线救国”“冷门专业”成为了中介们宣传的热门词汇。这些策略真的有效吗?今天,我想通过我的故事来分享一些感悟。
我来自新一线城市一所顶尖公立,这所学校每年都有大量学生通过竞赛、保送、裸考等考入国内顶级大学。每年,我们学校被清华、北大和“华五”这些名校录取的学生,数量不下100个。 国际部成绩也相当亮眼。拿下斯坦福、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等美国藤校的offer数不少,牛津和剑桥的录取更是成了常态。 因此,来到国际部的同学们,很多都已在学术上小有成就,并且目标明确。
大多数同学会选择理工科方向,尤其是物理、化学、工程等,认为这是能让他们闯进名校的最佳途径,而且对尖子生来说,学起来也轻松。 而对那些立志要去华尔街、硅谷的学生来说,经济、金融、计算机似乎是更有前景的选项。因此,申请“未来高薪”的经济、金融、CS成为了许多国际部学生的热门选择。 初中毕业后进入了国际部的我,刚开始接触AP课程,当时还不清楚,美本学生大多数是在大二甚至大三才正式选择declare专业。而在此之前,都是随意根据爱好选课就好,而不是像国内一样高考后直接决定专业和未来。 在国际部,经济和金融一直是最“显眼”的专业方向。无论是父母,还是同学,都普遍认为选金融就业是未来最有前途的。我自然也不甘落后,想要证明自己能够与这些“精英”同台竞争,站在“成功起跑线上”。 高一时,我积极投入各种活动里,试图通过参与竞赛和社团为申请大学积累“资本”。当时,我还成功竞选为学校金融社的社长。当时出发点是,自己必须要表现出众,才能不被这个圈子淘汰。 作为社长,我组织了多场关于Web3.0、Web2.0以及传统金融的讲座,帮助大家了解前沿的金融趋势。 当时的想法很幼稚,好像组织大家看《大空头》、《华尔街之狼》这样的电影就能“充实”金融知识。反正,fake it till make it! 我还参加了IEO(国际经济奥林匹克)比赛,虽然在初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但相比于其他同学全国、全球金奖的成绩来说,我在后续比赛里表现平平。 越参与其中,越让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那么高的“金融学家”or“华尔街大亨”天赋。而且,我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真的符合我的兴趣吗… 与此同时,我开始了AP经济学的学习,但理论化的经济学太枯燥无味。尤其是关于公共政策的内容,根本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这时我才发现,经济学和金融学是两门不同学科。前者更加理论,涉及宏观经济和政策分析,而金融学则更偏实务,涉及投资、银行和市场运作。而且,许多美本学校的本科阶段并不开设金融学这个专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是什么,未来究竟想要追求怎样的职业道路。 这一反思让我对未来有了新的认知,选择专业不能只跟随主流。如果一开始的选择是基于虚荣和攀比,那即便走上了热门行业的道路,最终在行进的过程中,也难免会感到失望和后悔、和无尽的内耗….
我慢慢开始进行学校研究和调查。 看了不少学姐学长们的申请履历后,我发现申请到顶尖学校的「巨佬」,往往是卷王中的卷王,水平完全不是我这种摆烂的小菜狗可以相比的。 他们要么是有接近高考理科竞赛的学术实力,外加几百本英文文学书的文科素养类,以及出彩活动录取到斯坦福;要么是纯文科背景,如历史学、电影学、英语文学等,但英文能力极强,活动和文科竞赛顶级,其他课程成绩也不差,最终走进了Top10。 如果大家都同时竞争一个热门专业,校内竞争则会异常激烈,而顶尖学校的录取率本来就很低。 来自普通高中的大陆申请者都在同一个申请池中,这也意味着如果同一届的几位同学同时申请一所美国大学,招生官(AO)会将这几位同学资料进行比较,最终选出他们更喜欢的或者更具竞争力的申请者。 高一的暑假,除了依然参加了一些商赛外,我更多开始思考转专业的可能性。 当时我加入了校内哲学社团,被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的讨论吸引了。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正朝他们驶来,马上就要碾压到他们。但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转向另一条轨道。然而,另一条轨道上同样也绑着一个人。面对这种道德两难的情况,你是否会选择拉拉杆呢? 老师还推荐我们阅读《西方哲学史》,但面对冗长且枯燥的哲学文本,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受到双重挑战。 我还参加了伦理学竞赛(Ethics Bowl)等哲学类竞赛,不过未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尽管主观上,我非常热爱思考这些问题,也喜欢阅读海德格尔的著作,但哲学天赋我还是差了许多,最终还是放弃…… 由于并未获得过什么出彩的金融竞赛成绩,在美本申请和美转活动列表中,我忍痛割爱,删除了所有与金融、经济相关的、表现不出色的活动,但保留了一些文科类的创业类活动,比如星座查询、文创设计等等。 同时,我还探索过电影学和摄影学。但扛相机、建剧组,都需要非常大的体能。出于这些考虑,还是放弃了这一方向。 最终我选择的方向,还是兼顾了兴趣出发。小学时我就开始制作Flash动画,还参加了一些信息技术创新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奖项。 此外,父母在我出生前曾长期从事服装设计和缝纫类工作,虽然他们从未正式教过我,但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算继承了一点“设计”天赋。 最终,我确定了申请fine art/visual art的方向。在20页左右的作品集里,其中一半是电子艺术作品,一半是实物作品。
从艺术爱好培养到成专业级水平,也花费了我不少功夫。
除了各种艺术类竞赛和策展活动,艺术方向其实也有大量学术主题,其中大多数与艺术史相关。
例如,在Tufts大一期间,我遇到一位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用AI复原古代文本。我利用课堂项目的机会,对LLM(大语言模型)和古希腊人文美术进行了跨学科研究,还对比了多种生成式AI作图软件的表现。
很多人觉得艺术生的学习内容很轻松,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是实体创作,艺术生往往会更辛苦,不仅要背着一大堆沉重的颜料和装备,用炭笔画画还会弄得满身是灰。
最棘手的是,实体材料费动辄几千美金(没错,有的画材确实这么贵),长期画油画,还可能面临吸入有毒化学气体的风险。能坚持从事fine art创作的人,确实是让人佩服的。
由于身体素质限制,我将对艺术梦的追求转换到另一个赛道。
在波士顿MFA博物馆参观时,看到笔触细腻的风景画,那一刻我脑袋里萌生新想法:如果能在虚拟世界中创作出同样精美、逼真,甚至仿若仙境般的游戏、应用软件、绘画作品,该有多好……而在理工科领域中,最接近这个梦想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CS)了。
值得一题的是,哥大CS的课程比较丰富,因为该校的文娱、传媒专业很强,不少教授都有跨学科研究。 虽然我在高中时选修过Python和Java相关课程,但当时学过的核心知识和考点现在几乎都忘了。加上大一时我修的几乎全是文科课程,转学后需要以极快进度补齐专业课,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毕竟,在哥大,无论是在Columbia College、Barnard学院、General Studies学院,还是SEAS工程学院,CS都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每节课基本上都座无虚席,甚至还有冗长的waitlist候补名单。 在哥大,有很多同学将STEM作为主专业之一,同时双专业(double major)或辅修(minor)1-2个文科专业。 比较热门的人文学科有Political Science、History、还有一些同学选择辅修语言学(Linguistics)、古典学(Classics)等更小众的学科,以便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 此外,由于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的设置(其课时量几乎相当于一个人文学科的辅修),所有Columbia本科的学生都几乎必须接受一遍“人文熏陶”。这使得哥大尽管是一所综合性大U,但校园内充满了浓厚的文理学院氛围。 对我个人而言,由于从小学习美术,我选择将视觉艺术(Visual Arts)作为辅修专业。 遗憾的是,关于交互艺术和计算机动画相关的课程,哥大几乎99%都安排在计算机系,而Visual Arts部门更注重fine arts类纯艺术的教学内容,比如纯艺术理论、版画、古典雕塑、古典绘画、素描等。 尽管在我几年前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对这些很感兴趣,但大部分内容跟我之前学过的课重复了。这也是我重新选择CS作为主专业的原因之一。 总有人单纯从物质回报的角度来选择专业,忽略兴趣,但我想说,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如果我们只有外在的物质激励,而没有内在兴趣作为驱动力,真的很难走得远。 如果我们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挖掘,找到一份让自己开心、还能兼顾收入的工作,为什么不呢? 这也是美本申请“没有固定标准”的一个深刻意义所在——它鼓励我们去探索“不被定义”的人生。 写在最后: 对想要“曲线救国”的学生或父母,我想说的是,曲线救国确实能帮无绿卡孩子闯名校,不过,我的经验可能并不能100% 复制粘贴。如果单纯是为了进名校而申请冷门专业,忽略孩子的兴趣,长远来看也是得不偿失。 包括我在内,其实也是通过逐步挖掘,发现自己在冷门专业上有一定天赋,并且达到专业级水平后,才敢去申请。 如果孩子对某些冷门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那么申请“冷门专业”作为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案。 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热情和当下需求之间做平衡,毕竟,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之,做独特的自己非常重要。这也是美本“冷门”专业和灵活多专业机制的意义吧,更多人可以minor 或者double多个专业,寻求物质稳定性与精神爱好上的双向平衡度。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