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自10月9日以色列軍方宣佈切斷對加沙地帶的供水、供電,實施全面封鎖之後。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愈演愈烈。《環球時報》記者10月14日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以下簡稱SDG中心)獲取的最新衛星影像顯示,由於以色列切斷瞭電力供應,在全球人口最密集地區之一的加沙地帶夜晚幾乎完全陷入黑暗,這與該地區此前夜晚的燈火通明形成鮮明對比,這也凸顯出加沙地帶民眾當下生存處境的艱難。

  公開資料顯示,加沙地帶是一塊長41公裡,寬6到12公裡的狹長地帶,在總計約36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200多萬人口,絕大部分為巴勒斯坦人。這裡是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人口密度和西班牙馬德裡和英國倫敦相當。利用SDG中心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的微光成像儀,在當地時間9月14日晚10時左右拍攝的加沙地帶夜景圖像顯示,在此輪巴以沖突之前,整個加沙地帶的夜晚燈火通明,這也直觀反映瞭該地區的人口稠密程度。

  加沙地帶三分之二的供電來自以色列,在以色列宣佈對加沙地帶全面封鎖之後,10月11日,加沙地帶唯一發電廠因燃料短缺也不得不關停,該地區徹底停電,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道主義災難開始顯現,巴勒斯坦衛生部10月11日警告稱,加沙地帶的所有醫院的發電用燃料即將耗盡,這將導致“災難性的後果”。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0月12日發出警告,由於缺乏電力供應,加沙的醫院正在變成“墓地”。停電還影響瞭當地通信系統的運作和居民的日常食品保存,民眾也無法從銀行取出存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3日還指出,斷電在加沙地帶還引發瞭飲用水危機。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當地時間10月12日晚10時左右獲取的最新衛星影像也顯示,在徹底斷電之後,整個加沙地帶的夜晚幾乎完全陷入瞭黑暗,隻有零星的燈火,這也意味著整個加沙地帶陷入瞭癱瘓,當地民眾的基本生活已無法得到保障。

  帶有微光成像載荷的衛星,通過探測夜間燈光的強度和分佈,具有反映一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居水平的能力。據瞭解,目前全世界在軌運行具有微光成像能力的衛星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和以色列三國。其中美、以的微光成像衛星主要用於軍事、環境監測和測繪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是全球首顆專門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科學衛星。該衛星由中科院“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先導專項研制,也是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國際科研機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規劃的首發星。該衛星自在軌運行後,其數據產品面向全球進行共享,為國際社會特別是發展中國傢提供開展可持續發展目標研究所需的數據支撐,為縮減全球可持續發展不平衡和區域間的數字鴻溝做出表率和貢獻。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