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西方一些政客把“脫鉤論”改頭換面,炮制出“去風險”論調。所謂“去風險”,本質上是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違背經濟規律,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侵蝕全球高效合作根基,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給深度交融的全球經濟帶來巨大風險。

  從“脫鉤論”到“去風險”,部分美西方政客雖然改變瞭話術,但背後的目的卻沒有變。在西方經濟學上,“去風險”特指金融機構的越位管轄,過去一直被美國、歐盟及世界銀行等機構所詬病。美國強行將中國與“風險”畫上等號,意圖抹黑對華正常經濟交往,其險惡用心,可見一斑。從具體政策指向來看,所謂的“去風險”還是在玩弄技術封鎖、投資審查、供應鏈轉移等老把戲,真實目的依舊是遏制打壓中國。

  這種以“去風險”之名分裂世界的做法,嚴重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阻礙瞭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全球產供鏈的形成和發展,是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下,各國加強分工合作,帶來的是共同發展。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樞紐,也是14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美國以“去風險”之名搞對華“脫鉤”,脅迫他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不僅嚴重幹擾全球市場正常運行,更加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混亂,引發國際規則競爭與沖突,對經濟全球化造成巨大沖擊。

  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數十年來,以自由貿易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促成瞭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要實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有韌性,必須將資源配置建立在市場化、多樣化、經濟全球化的基礎之上。然而,個別國傢卻大搞陣營對抗和“經濟冷戰”,企圖構築分裂世界的平行體系,以霸權霸道霸凌行徑肆意幹涉別國內政、對外轉嫁風險危機、周期性收割世界財富,嚴重損害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給世界長遠發展帶來難以承受之重。

  比起所謂的“去風險”,世界發展更加需要的是“去政治化”。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貿易投資增長乏力,債務水平居高不下,糧食能源供應短缺,氣候危機前所未有。在世界面臨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的形勢下,各方都有自己的安全關切。但泛化國傢安全,把其當成推行保護主義、遏制打壓他國的借口,隻會造成更多問題,徒增全球經濟風險。

  歷史已經證明,堅持開放合作才能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各國應當順勢而為,攜手推動更富創造性的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世界發展和安全作出更多貢獻。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 言)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