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網絡討論越來越立場先行的時代,為什麼國際關系教育的重點要從獨立判斷轉到事實鑒別?有哪五個提升國際新聞鑒別能力的方法?怎樣培養年輕人理性愛國精神?近期,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閻學通就此進行專題報告《如何提高本科生判斷事實的能力》,並授權《鳳凰大參考》欄目發佈。發言略有刪節,內容全長14000餘字。
核心提要:
1. 閻學通教授總結瞭提高判斷事實能力的五個方法。首先在閱讀與寫作方面,閱讀署真名、有註釋、專業的文章。並尋找文章的事實缺陷,寫作時言之有據,不使用“自古以來”、“東強西弱”等時間、地點、程度、行為體不明確的表達。其次觀察歷史事實與流行觀念的差別。例如認為中美矛盾是“文明沖突”的觀點,不能解釋兩國七八十年代的戰略合作,是依據主觀判斷修改事實的做法。
2. 第三通過兩種現象的比較找出事實真相。例如通過比較中美和中日關系可知,中美之間外交政策相似的“鏡子意象”現象,是兩國實力地位相似導致的。第四是以每周發生的國際時事為案例,理解國際關系原理。例如去年10月美俄防長通電話,就能體現防止戰爭升級的原理。第五向活人瞭解中國外交的歷史事實,通過瞭解過去判斷事實的依據啟示今天。
3. 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理性愛國精神的提問。閻學通提到,跟學生在進行交流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平等的態度。如果僅僅是“我告訴你什麼是對的”,就很容易招致反感。因為不管年齡大小,誰都不願意別人告知說他是錯的,這是人的本性。所以要使用“這個看法是不是也有道理”的語態進行交流,讓學生自己體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
閻學通:為什麼今年國際關系教學重點變成瞭實事求是的重要性?
閻學通:我們今天討論一下關於本科生教學,和去年有點不同,去年我們實際是側重討論瞭本科生(群體),因為從去年開始所有的本科生都是00後瞭,就看00後和其他的以往的學生有什麼區別。
▎2022年1月,在第五屆政治學與國際關系教學共同體年會上,閻學通做“如何為00後大學生講授國際關系課程”主題報告
今年我們這門課做瞭一個改革,是什麼呢?我們發現過去我們都是在強調學生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獨立的思維,後來我們發現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在網絡上出現瞭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叫做咱們先不討論事實,先說立場是什麼。這其實也反映出來在學生中間有這樣的一個認識:認為事實不重要,事實不是我們判斷事情的基礎,我可以不知道事實,也能做出一個正確判斷。
▎在1月7日舉行的第六屆政治學與國際關系教學共同體年會上,閻學通教授進行主題報告
所以這樣我們就發現,在這個時代恐怕本科生的國際關系教育,需要從獨立思考怎麼認識怎麼分析,更側重轉向怎麼判斷事情是真是假。因為如果對事物本質客觀存在的判斷和事實情況相反,那即使獨立思考,思考也是和事實相脫離的,它沒有意義。
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建立在判斷事實真偽的基礎上。 所以今天我們這堂課的教學在秋季學期也進行瞭一次改革,轉向瞭教學中側重學生如何判斷,這個事兒是真的,還是這事兒是假的,提高學生這樣一個判斷能力。
所以今天想跟大傢共同討論的就是怎麼提高學生對事實判斷的能力,如果對事實真偽都判斷不瞭,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這思考結果肯定是錯的,所以我們秋季學期把這門課的重點從獨立分析能力,轉向瞭對事實的判斷能力的培養。
先看一個視頻,這是《聯合早報》前天剛登的一個照片,網上都說是烏克蘭戰爭,實際這是個什麼呢?這是一個電子遊戲,他把電子遊戲擱在上面說是烏克蘭戰爭的戰場現狀,很多人就根據這個照片進行瞭報道。也就是說他們不可能知道戰場上的事實是什麼樣的,於是根據假的信息做出一個判斷,完瞭進行分析。
所以這樣大傢看到烏克蘭戰爭這一年從國際關系角度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教訓,就是說一開始認為兩周這場戰爭就能結束,後來看兩周沒結束;那就說一個月,四周沒結束;然後又說三月底可以結束,三月底沒結束說半年可以結束;半年沒結束說年底應該結束,年底也過瞭戰爭還沒結束。
其實我們就問這樣一句話,為什麼一些人會堅持做出這種錯誤的判斷?他很獨立的判斷,跟別人想法不一樣,他為什麼在“戰爭什麼時候能結束”上,堅持自己這樣一個判斷呢?一句話就是說——他不關註戰場的事實。
其實我們所有人都不可能到戰場上去,也看不到戰場上事實,我們對戰場的事實情況是通過媒體報道瞭解的,於是就出現瞭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媒體哪個報道是真的,哪個報道是假的呢?烏克蘭戰場上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你怎麼能知道呢?所以當我們沒有能力去判斷戰場上的真正事實是什麼,做出的所有判斷都是不可能符合實際的。
所以《聯合早報》1月3號登的這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電腦遊戲畫面太逼真,造假為烏克蘭戰況散播”。報道是說軍隊在燃燒的街道上沖鋒陷陣,導彈擊落戰鬥機、坦克被無人機炸得粉碎,這些幾可亂真的電玩畫面,被用來散播有關烏克蘭戰爭的虛假信息。
實際剛才咱們看到那個是什麼呢?是一個遊戲,名字叫《武裝突襲3》,因為視覺效果逼真,最近幾個月一直被用作虛構俄烏戰爭的視頻,這些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被當成真實新聞轉發,甚至連一些媒體也信以為真。媒體是機構,這些機構都難以判斷真和假,當機構對事實不能做出真假判斷的時候,他的分析也不可能正確,對吧?
更何況我們多數面對的學生,他們對這些判斷還不是一個單位(機構),就是自己個人,所以被這些假新聞誤導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所以這個報道說有學者指出,這樣的情況頻繁發生,顯示在假消息泛濫的時代要愚弄大眾是多麼容易。
這是一個假消息泛濫的時代,在歷史上這種造謠的現象是普遍的,在很多時期,一戰、二戰、冷戰期間這種假消息假新聞(傳播),戰爭雙方政府、民眾造謠的都很多。
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和以前謠言產生的作用,在程度上、在量上是不一樣的。因為現在數字技術的進步形成瞭自媒體,自媒體上面傳播的信息,絕大多數都是個人想象,真的少,假的多。
那麼傳統媒體搞瞭一些公號,由於公號都是電子的,不是過去傳統紙版的,紙版的印瞭以後是不能改的,電子的隨時可以改,隨時可以刪除的,所以他們報道就不像以前那麼慎重,傳統媒體報道裡邊也是經常是假的,等發現假的他再刪掉就是瞭,改過來就是瞭,所以修改的方便導致瞭他們發佈這些信息的時候也不慎重。所以假消息泛濫成為我們時代的特征。這是一個客觀現實,我們生活中間每個人都被無數的虛假消息包圍著,如果沒有對真假消息判斷的能力,就很難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
而客觀上各種各樣的消息我們又不可能每個領域都懂,那聽到這些假的就會信以為真。我聽到一個電視臺的節目,每次在周六周日放,一個聊天的節目。我聽到他們說到文化的、經濟的、歷史的,我聽著覺得都挺真的,我覺得說得還挺不錯的。但是隻要一聽到他們討論關於國際關系的,我覺得怎麼能瞎說呢?
後來我想,他們其實說到文化的、經濟的、其他的內容的那些事情的時候,是因為我外行,我聽著就很真,因為我沒有判斷他真假的能力。而到瞭國際關系我終歸做瞭點研究,所以他們一說我(就知道)這是瞎說,這都是想象的。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時代,都是面臨著假消息的包圍,而由於不可能對各個專業都有專業知識,就難以判斷。
那我們學生更是這樣,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還年輕,個人親身經歷的歷史就少,在真假判斷上更缺乏歷史經驗,這是一個現實情況。
在一個虛假信息包圍瞭每一個人的情況下,有瞭一個概念叫做“信息繭房”。什麼叫信息繭房呢?每天有很多的消息,你發現你有些消息聽瞭以後高興,有些消息聽瞭以後你不高興,於是呢你對不高興的消息就不願意接收,你願意接收那個讓你聽瞭高興的消息。那麼什麼消息讓你聽瞭高興呢?就是聽瞭以後符合你的思想觀念的,跟你認識一樣的,這樣的消息聽多瞭,同一樣內容的消息強化你的思想,就會像一個蠶繭一樣把自己包裹起來瞭,形成信息繭房。等整個被包圍包嚴瞭之後,你接觸不同消息的能力就喪失瞭,外來的別的消息進都進不到你腦子裡。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生理上面臨的這麼一個情況,這不是誰故意的。
那麼在國際關系中間我們把這現象叫什麼呢?我們叫做“認知扭曲”。我們在講決策的時候就會講到,決策者對一個事情的認知,是決定他采取什麼政策的前提,他認為這樣做有利他就這麼做,他認為這樣做不利,他就會不這樣做。他認為這樣做有利和不利是建立在他所獲得的信息的基礎上,但是決策者跟每一個普通人一樣,他也有一個這樣的問題,當他得到的信息跟他的認知不一樣的時候,他會形成一種下意識的排斥。
比如消息來瞭說要發動戰爭瞭,他說“我認為不可能”。所以他對這樣要發動戰爭的某國要發動戰爭的信息,形成一種排斥,他就說我不太信。但是如果說“不會發動戰爭”跟他認識一樣,他就會說這個是有根據的。於是這樣他會選擇性接收獲得的信息,因為他作為決策者,職能部門會給他提供各種各樣的信息,他拒絕接受和他認知不同的信息有點難,但是他形成一種下意識——來的信息和我認知不同的時候我會怎麼樣呢?他會排斥它,他說我不信這個,跟他一樣的他就信。
所以這樣我們看到有時候決策失誤產生的原因,就是認知扭曲帶來的。這跟信息繭房原理基本是一致的。所以這樣在生理上決定瞭我們在一個虛假信息泛濫的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下,信息繭房就變成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怎麼打破信息繭房,讓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避免信息繭房對自己的包裹,需要有意識地去努力提高自己能力。如果他不是有意識地去打破信息繭房,那他自己判斷事實的能力就提高不瞭。
……所以我們現在把這堂課的教學,從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轉向學生判斷事實真偽的能力。
既然有瞭這樣一個目標的轉換,就得有具體措施,怎麼辦?怎麼才能讓學生提高判斷事實的真假的能力。中央開會提出來要為聽到真話創造環境,我覺得其實是有道理的,不光是我們感覺,我們做瞭統計分析,統計分析確實是這個現象比較嚴重。
大傢看這是《人民日報》從1949年到2021年,以年為單位統計的,“實事求是”在《人民日報》文章中出現的總數和每版的情況?《人民日報》做過改版,從一開始隻有三版、四版,後來是八版、十六版,版面多、文章多當然這個詞兒出現的次數就多,所以不僅要計算總數,還得算平均每一版上“實事求是”出現的次數多少。
我們看到這是歷史統計的結果,發現最低的時候是文革,最高的時候是改革開放初期,後來又下降一點,然後再一次高峰是2000年,後來再下降。平均每一版上出現的數量,仍然文革是最低的時期,1979年最多,現在應該說相對比較低。
也就是說實事求是的精神,現在實際上是需要培養的,如果不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將來他自己做事情就恐怕會出問題。客觀上講,實事求是的精神也得建立在一個前提上,有判斷事實真偽的能力,如沒有判斷事實真偽的能力,想有實事求是的精神這是做不到的,這是個必要條件。
前面開頭僅僅是講瞭一個本科生教學在國際關系教學上轉向實事求是重要性的作用問題,這是第一部分,在自媒體時代要判斷真偽的能力是獨立思考的第一步,有判斷真偽能力才能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怎麼鑒別國際新聞?閻學通支瞭五招
那麼第二個部分,就是咱們今天我給大傢介紹的主要部分——在教學中怎麼能夠提高學生的實事求是的能力。
基本我總結瞭五個方面,我們是個團隊,不是我一個人,我們有助教組還有團隊。
一個是提倡學生閱讀真名的專業文章;第二個是讓學生觀察事實與現行流行觀念的差別,就是事實和現在大夥兒普遍的認識之間有什麼差別;第三種就是找兩個不同的現象比較,看哪個是真的;第四個就是用每周發生的國際事件做案例,來判斷事實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最後我們加瞭一個課外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回傢去向傢裡的老人問問,七十多年來中國外交歷史上事實是什麼樣的 。這都是活人經歷過的,你問他他們就知道,現在本科生特別是大一的學生才剛17、8歲,還很小,對這些歷史都不知道。
先說第一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在閱讀寫作中怎麼讓學生能夠提高他的判斷事實能力。
我們剛上課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他們讀國際關系文章的主要來源是什麼?都是公號,其實公號上發的東西不管是機構的還是個人的公號,公號的文章他不行就改,可以隨便修改的,所以那樣的文章可靠性是比較差的,所以我們就告訴學生不能以公號上的文章作為你瞭解事實的路徑和方法。
你要瞭解事實的方法,你得讀得有真名的文章,這是第一要求,就是說讀那些個署名是真名的,你不能是用匿名的文章。就像文革期間最典型,復旦大學的羅思鼎(諧音螺絲釘),北大清華搞的梁效,這些個筆名的文章,他為什麼筆名?因為寫的人自己都知道說的是假話,所以你不能靠讀筆名、匿名文章學習。
所以我們這堂課上完瞭做最後總結的時候,就有的學生說上完這門課我已經不再看公號上的文章瞭,他知道公號上的文章裡面虛假信息太多瞭,這是第一個,你讀的文章一定是署真名的。我們不排除即使署瞭真名的人他也有造謠的可能性,署瞭真名的人也可能以訛傳訛,但是他至少寫的人他說我認為這是真的,署真名,弄匿名筆名那個自己寫的時候就知道是假的,他連署名都不敢署,他不敢對文章內容承擔責任,這樣的文章就更沒有閱讀的意義瞭。
第二個,在署真名的文章基礎上,我們建議學生讀有註釋的文章。 隻要文章上他比較多的註釋,意思就是告訴你說我這句話的根據是什麼,而沒有註釋的文章基本上是拍腦袋出來,沒有根據。所以有註釋的文章,至少知道作者本身,要證明這句話不是瞎說,是有根據的,作者是有這個意識的,所以我們建議你讀署真名、讀有註釋的文章。
第三點是讀專業的文章。 專業的文章和著作和非專業的、新聞的文章有個區別,是反復打磨、反復研究寫出來的,在這過程中間,作者本身對事實的真偽就做過一次鑒別,而不像非專業的,很多是對事實沒有做過鑒定的文章。這樣我們強調同學在瞭解國際關系事實的時候,要盡可能去讀真名的,有註釋的、註釋多的專業文章。通過這樣的文章來瞭解事實。
第二個辦法,就是在課上讓學生做讀書報告:讓同學讀一篇文章,找出這篇文章的問題,其實裡邊很多都是找什麼呢?就找這文章裡面寫的事實是不是有根據的、是不是可靠的。
通過讀書報告對文章提出質疑批評,別人寫的那麼多錯的假的,我以後寫的時候要寫每一句的時候要懷疑自己,我說的這是真的嗎? 所以這樣在讀書報告環節,我們 強調要找缺點,不但要介紹文章的內容邏輯,更主要你要找出這篇文章的缺陷是什麼,特別是事實上的缺陷。
另外我們的小作業和期末作業,三次書面作業都要求每句話要有根據,每句話怎麼有根據?就是要用註釋證明這句話是根據這個地方報道、是根據這個人講的。你的根據又要有權威性,不能說我公號上的、百度上的,這個文章作者本身要有一定的權威性。這樣就可以減少學生很隨意的就判斷(一個想法)以為是真的,這樣減少主觀想象,還不能說完全避免。
在作業中間我們就強調,我們是一個國際關系的分析,屬於社會科學,不是文學的文章和著作。寫這樣的東西,就必須準確寫出who、what、where。
比如說在時間上,我們建議學生不用這種話——“不久的將來”、“最終”、“自古以來”,從時間的概念來講這是不確定的。不久的將來,誰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多遠,是三十年是五十年,是三萬年、五萬年,還是三天?沒人知道,所以這話沒有意義,“最終”、“自古以來”都是誰都不知道到底是從哪兒到哪兒,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誰也不知道。模糊的事實對判斷來講沒有幫助。
比如“世界各國、歷史性、百年之未有、美西方、東強西弱”,這些個詞你必須明確。比如說“東強西弱”,那“東強”是誰?是一個國傢還是一堆國傢?“西弱”是指一個國傢還是指一堆國傢?還是指所有西方國傢?概念要明確,不能說東強西弱,東就指一個國傢,那一個國傢怎麼就叫東呢?西弱,西弱裡邊都包括哪些國傢,是指包括美國還是所有西方國傢?所以用每一個詞都要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比如說“歷史性”,你得界定怎麼叫“歷史性”,性質上的差別是什麼。每天變化都是有歷史性的,每天都跟過去不一樣。這樣的概念我們就要求必須有定義才能解決。
所以這樣的我們在同學的閱讀和寫作中間提出一些標準,培養他們說任何事情你不能說什麼時候發生、地點在哪兒、程度是什麼、行為體是什麼,當你閱讀的時候你要四個都有(弄清楚)。你會發現這事兒沒發生過,很可能是這樣的。所以這樣是一個培養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和寫作,來培養他們判斷事實的真偽的能力的辦法。
俄烏戰爭是文明沖突?閻學通這樣反駁
另外就是把事實和流行的觀點進行比較,大傢知道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非常的流行,目前在中國我的自己的體會,好像比在國際上更流行,對中美之間的矛盾就認為是文明沖突。
有一次在學校裡開會,有一個老師說“俄烏沖突是典型的文明沖突”,這老師他搞歷史、搞文化的。我說烏克蘭戰爭怎麼是文明沖突啊?他說你看美國和俄羅斯是兩種不同文明。我說等等,我說在戰場上直接進行戰爭的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同文同種,而且宗教相同,而且在這次站在北約一方國傢裡邊,其中也有東正教的國傢,這些東正教的國傢支持烏克蘭,不支持俄羅斯,你怎麼說他們是文明沖突呢?這老師他說我說深層次的,我說深層次怎麼就是文明沖突呢?他說這是觀念上的。他是主觀意識決定他對事實判斷,他不是說我觀察事實是什麼,然後做判斷,他先有一個判斷,然後把這個判斷拿去套事實想法修改事實,讓事實跟他的觀念一致。
因為“文明沖突論”在中國太流行瞭,接受這個觀點的人太多瞭,今天中美之間有矛盾說是文明沖突,那你怎麼解釋70年代、80年代中美戰略合作呢?90年代建立新型大國關系,90年代和2010年之前,文明沖突怎麼就沒瞭呢?
講完瞭意識形態在國際關系的影響這堂課之後,我們當堂做瞭一個測試,多選題,看文明沖突在這四場戰爭中間適合哪一場?
結果發現,多數的學生是做不對的。
大傢過一下就能看出來瞭,咱們先說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當年的亨廷頓為他的文明沖突論做辯護的一篇文章裡寫的,叫什麼呢?叫做斷裂帶,大傢可能還記得。有些老師說你看從科索沃是阿族和塞爾維亞,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再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他說你看印度文明和伊斯蘭文明,那個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猶太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到瞭科索沃又是伊斯蘭,因為阿族是穆斯林,又是伊斯蘭文明和東正教文明。
聽起來這不挺有道理,但是大傢想一想事實是什麼呢?如果文明沖突是國際政治的核心矛盾,那就存在瞭一個就是說他應該是大國之間矛盾,而不是小國的,他之所以找到斷裂帶都是小國而不是大國的。當時我們看在這場戰爭中,北約就是基督教文明,支持的是誰?支持的是阿爾巴尼亞,支持的是穆斯林,是穆斯林和基督教合作共同和東正教進行戰爭,這怎麼是文明沖突?從文明發展角度,東正教和基督教的文明關系要遠遠近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關系,這怎麼能是文明沖突?
日本跟美國一個是儒傢文明,一個是基督教文明,他們怎麼是盟友呢?他們文明之間不導致沖突呢?為什麼沒有?所以這樣就是說他是一種選擇性的理論,像摘草莓——哪個熟瞭挑那個,不熟的我不摘——這樣的辦法來給他的理論支持。所以科索沃戰爭本身典型就是戰爭,就不是文明之間的沖突,他是個領土分歧問題、分離主義的問題。
第二個伊拉克戰爭。2003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按道理伊拉克是個穆斯林國傢,美國是基督教國傢,應該支持他的是基督教國傢,結果進行這場戰爭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傢都支持,這些國傢全都是伊斯蘭教國傢,海灣國傢的五個國傢都是伊斯蘭教國傢,他們為什麼支持美國打伊拉克呢?他也不是文明之間的沖突,他就是美國要在這裡稱霸,他當時一個戰略考慮,想主導整個中東,這是他的戰略需要。
2011年敘利亞戰爭更明顯瞭:敘利亞戰爭是一場內戰,是在內戰中伊斯蘭教內部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沖突,是什葉派掌權,但他人口少,遜尼派人口多,但是他們不掌權,這樣爭奪國內政權,也不是一個文明之間的沖突,他是一個文明內部兩個派系之間的沖突。
剛才的烏克蘭戰爭我們講瞭,這四場戰爭都說明冷戰後文明沖突不是國際沖突的主要原因,這樣我們用課堂的答題,多數人答錯。
錯是最能夠幫助學生記住的,你比如考試他對的那道題記不住,但他哪道題錯瞭記得很清楚,所以通過這樣一個當堂小測驗,讓學生做瞭測驗以後發現自個兒錯瞭,這樣我們再把每一場戰爭挨個兒講一遍,歷史講一遍,他知道瞭,你看歷史事實跟我原來的概念文明沖突是不一致的,這樣提高他們判斷事實的能力。
什麼是中美關系“鏡子意象”?為什麼中國不會批評日本人權?
第三個辦法是什麼呢?就是說我們每堂課要留一些題目給同學們在小組討論。比如我們講到外交決策這一課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說外交決策的科學性體現在什麼方面?
幫助學生體會什麼叫做科學決策?科學決策怎麼就叫科學決策?怎麼就不叫科學決策瞭?什麼樣的事實屬於科學決策,什麼樣的事實屬於不科學決策?那我們就找瞭兩個例子,就是特朗普和拜登,為什麼特朗普時期美國國內批評他的決策違背瞭科學決策的原則,而到拜登期間沒人批評?
這樣就得先知道什麼是科學決策。科學決策就是個程序,不是說決策最後的結果帶來的是成功還是失敗,不是以結果判斷決策是不是科學的,而是決策的過程。
特朗普的決策之所以被批評不是科學決策,是因為沒有程序。科學決策是指一個決策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由專傢們討論,提供不同意見,再到小圈子裡邊決策者們一起討論做出集體的決定,這個程序被稱為科學決策,前期的研究稱為“政策可行性研究”。
而特朗普拒絕集體討論,拒絕專傢們介入,采取的策略是一個人決定。最典型的例子是他的經濟顧問早晨上班一出門被大傢堵住問,總統昨天晚上夜裡在推特發佈瞭一個經濟政策,這是什麼原因?他的經濟顧問說不知道我還沒聽說,我得去問問,就跑瞭。連經濟顧問、最身邊的人都不知道的事兒都能決策,他哪有科學決策,他沒有這個程序。所以這樣通過這樣一個事實、一個比較,同學們就體會出來瞭什麼樣的做法是屬於科學決策,什麼樣的做法屬於不是科學決策,就是說有沒有程序的問題。
另外我們講鏡子意象概念讓學生討論。為什麼現在中美之間“鏡子意象”非常突出?中國強調我們有制度優勢,美國講他的制度最好,美國批評中國的人權,我們發佈人權報告,雙方都這麼做。
為什麼雙方的做法這麼像?“鏡子意象”就是一個鏡子拿來一照,你的左耳朵在鏡子裡就是右耳朵,鏡子裡的左耳是你的右耳朵,它是反的,但是做法是一樣的。學生通過討論雙方的外交政策上的相似性,然後來討論他的鏡子意象是什麼。
在討論過程中間學生就體會到瞭,這是中美實力地位相似導致的,都成瞭世界的全球性大國之後,然後做法和政策越來越相似瞭,隻不過內容不同,實際做法相似。
跟這相關的一點我們就問瞭第三個問題讓學生討論,日本跟中國也很敵對,怎麼日本跟中國之間就鏡子意象不那麼相似?中國會發表對美國的人權的報告,日本也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中國為什麼不發佈日本人權報告來批評日本國內人權呢?中日之間政治關系、戰略關系也對立,怎麼鏡子意象就沒有中美強烈呢?
是因為鏡子意象不完全取決於觀念,還取決於實力,中日之間實力不對等,就形成不瞭這樣的一個鏡子意象。中國跟你日本差距這麼大,我不可能采取跟你相同的政策,有些事我可能就不值得去做,我是大國,你不是一個大國,那我做法就不一樣。所以這樣我們幫助學生體會,就是說在這個事實上,中美之間雖然都戰略對立,但是明顯就有鏡子意象,另一個就沒有鏡子意象。
最後讓大傢討論的關於決策也是一樣,就是為什麼拜登沒上臺之前這麼多人都認為搞多邊主義的拜登上臺中美關系就會改善?拜登上臺確實搞瞭多邊主義,但是為什麼中美關系不但沒改善,反而更加惡化瞭?
原因是中美之間的關系是零和性的,博弈的性質決定瞭中美之間的沖突,用什麼方法進行博弈——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隻是個策略問題,不因為策略改變瞭就使博弈性質發生改變。
這樣對學生的一個幫助就是看到中美關系的性質,零和性他就看到瞭,否則有人說中美關系是零和的,有人說不是零和的,那學生到底怎麼知道是零和的不是零和的?
現在我們用這樣一個事實來看,美國采取單邊主義策略和多邊主義策略,中美之間的關系都是一個惡化趨勢。可想而知,如果他不是零和性的,策略改變瞭,為什麼關系不能改變?這樣我們就給學生組織瞭小組討論,因為我們課是上一次大課,然後學生再分組進行小組討論,一天討論課兩個小時,我們安排小組討論課討論的內容,通過討論讓學生體會怎麼判斷事實的真偽。
這就是我們給學生提供的根據,學生問瞭你怎麼判斷中美鏡子意象。除瞭政策,我們得有一個事實依據,這是外交部2022年6月20號發表的美國對華認知中的謬誤和事實真相,在這裡面這是外交部的判斷,外交部的判斷是什麼呢,美國是世界秩序的最大亂源、全球最大黑客帝國、脅迫外交的發明者和集大成者、世界上最大的人權侵犯國、當前臺海和和平穩定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對地區和平問題的真正威脅、散佈傳播虛假信息的最大源頭、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美國運用內外全部資源對華進行無底線遏制打壓。這是發表的白皮書對美國國傢性質的判斷。
這個判斷在這兒擺著瞭,你想中國到底把美國看成是敵人還是合作者?不就是很明確嘛。你能跟一個最大的國際秩序亂源合作嗎?你能跟一個黑客帝國合作嗎?中美之間到底雙方的關系到底是一個戰略夥伴呢?還是一個戰略競爭?關系不就變得很清楚瞭嘛,你把這樣的事實告訴學生,他自己就會做出一個判斷。
這裡邊其實還是也幫學生認識鏡子意象,美國認為中國是最大的挑戰者,中國對美國也是這樣的認識,認識是一樣的。
如何用時事證明國際關系原理?
另外就是我們每周用國際時事,證明課上講的原理的存在。
比如說我們當時上課的時候,正好趕上10月21號美國跟俄羅斯進行瞭一個國防部長的對話,討論烏克蘭問題,這次對話是從2月戰爭發生以來的第二次。
我們就問瞭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進行這次對話?他們對話針對什麼?那麼長時間瞭,從2月份到10月份,隻在5月份通過一次電話以後就沒有瞭。兩方作戰的國傢、在戰爭中對抗的國傢,他們的國防部長有沒有必要對話呢?那堂課講危機管理,正好趕上這件事。用什麼辦法能夠防止戰爭升級?
這樣我們看到,國防部長當時之所以有對話,就是要防止戰爭從常規戰爭升級到核戰爭,這是一個到今天大傢也非常關註的問題。我們看到瞭這樣一個事實,就是說他們通過電話以後,關於戰爭升級為核戰爭的這個(猜想)就結束瞭,10月21號下一周的時候俄羅斯就有一個表態,說俄羅斯是遵守核不擴散條約的,是遵守不使用核武器原則的,於是這件事情當時就危險性下降瞭。
所以我們看到,核武器的使用在戰爭中間是沒有正義性的,在任何條件下不能夠使用核武器,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不能使用和擁有是兩件事,形成核威懾可以維持戰略平衡,有利於防止大國之間進行直接戰爭,但是阻止不瞭大國進行代理人戰爭,比如像現在的烏克蘭戰爭就是代理人戰爭,代理人戰爭阻止不瞭,但是直接戰爭可以阻止。
我們用這樣一個事實幫助學生看到,這一天打瞭電話起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今後不使用核武器,保證這一點,所以同一天他還跟烏克蘭外長通瞭電話,就是說這個事兒我們跟俄羅斯已經講瞭,當時要說烏克蘭會不會使用臟彈的問題,那麼也就是說我們這次通電話,俄羅斯不使用核武器,你這邊不能有這種想法。然後雙方沒有進行首腦會晤,在防長級別就把防止戰爭升級的事兒通過對話解決瞭。
閻學通談“蘇修、美帝、趕英超美”
最後就是我們每堂課給同學留下一個和傢長交流的問題,不需要匯報,隻建議同學回傢給傢打個電話。幾堂課我們問的都是現在年輕人不知道的事兒,通過瞭解這件事,提高他們判斷事實的能力。
比如1949年以來,我們跟蘇聯的關系,一度我們曾經稱蘇聯為“老大哥”,但是又有一度我們稱蘇聯是“蘇修”,後來稱蘇聯是“社會帝國主義”。我們讓學生去問問傢長,什麼時候我們稱蘇聯是“老大哥”,什麼時候稱他“蘇修”,什麼時候稱他是“社會帝國主義”,他們父母都不一定知道,我說你們可以問爺爺奶奶。
你根據他們告訴你的時間,你就可以判斷瞭。判斷什麼呢?就是這些期間蘇聯國傢發生變化瞭嗎?蘇聯是國傢變化瞭,行為變化瞭,制度變化瞭,是哪個變化導致的我們對蘇聯的判斷發生變化?我們對一個國傢的性質判斷是根據什麼進行判斷,是根據行為判斷還是根據制度判斷?修正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一個國傢社會帝國主義,社會主義、帝國主義,到底一個國傢的性質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的?這樣我們讓學生自己去跟傢長討論,讓他們來看清對事實的判斷。
還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歷史上曾經稱“美帝”,後來慢慢慢慢稱“美國”,這個變化是什麼時期發生的?是美國變瞭還是美國跟我們的關系變瞭,所以我們改變瞭?是美國的性質變化還是雙邊關系變化導致的?這樣我們也是幫助學生來認清一個事情事實的時候,你是要通過瞭解這個變化,瞭解判斷一個國傢是關系判斷還是一個性質判斷。
再有一個就是我們曾經提出過“十五年趕美超英”,現在我們也是在討論“科技競賽”,討論中國實力增長、中國GDP什麼時候趕上美國。我們就讓學生去問問傢長,當年五十年代,我們在那麼技術落後的條件下,是根據什麼提出十五年趕上美國和超過英國?這種想法從哪兒來的,就像你說你60分,你說我告訴你,我三個月我就一定能趕上你,趕上那個90分的,他依據是什麼?他靠的是什麼?他怎麼會形成這種觀念?所以現在其實我們也是,中國能不能趕上美國,有人認為很快趕上美國瞭,有人說2025年,有人說2035年,有人說2045年,甚至有人說估計不行,這判斷依據是什麼?對學生來講你對這樣的一個前景,對今天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實力增長的變化的判斷,和當年的判斷看看,當年那個判斷的依據是什麼,你就能知道判斷一個事情事實的時候,他需要靠什麼。
還有一個問題是學生體會不到的,故意選這個就是學生現在怎麼也想不到的問題,就是讓他們去問傢長,在什麼時候旅遊是屬於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再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為什麼現在旅遊不再認為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瞭?比如現在我們說瞭要加大提倡促進文旅,讓旅遊業發展,讓中國人更多出國旅遊,國內旅遊,通過旅遊來促進經濟發展。為什麼過去不認為旅遊是好事兒呢?為什麼認為旅遊是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所以在現在這個年代,年輕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兒,我們告訴他這事兒過去是可能的,你去跟傢長談,看看當時為什麼有這樣的認識,為什麼對旅遊的性質的認識和你今天對旅遊的認識不一樣。這都是事實,我們認為能夠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判斷能力。
客觀上我們最後一堂課都是組織學生討論這學期的學習有什麼收獲,以及有什麼建議。我們前些日子開總結會的時候就說到瞭,同學們覺得上瞭這堂課他們認為對事實判斷的能力有瞭提高,不再相信網絡傳的各種各樣的東西,他覺得自己現在一看就知道這肯定假的,就是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主持人:感謝閻老師的主題報告。我覺得閻老師今天的選題提出具有針對性,閻老師首先給我們講瞭這是一個假消息泛濫的時代,所以培養同學們的分析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的前提,就是先要掌握事實,事實是什麼。然後閻老師給我們也講瞭如何才能夠提高判斷事實的能力,提供瞭五個方法,我覺得閻老師今天的報告不僅對同學是有幫助的,因為同學們需要提高判斷事實的能力,對我們老師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這個時代判斷事實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挑戰。
大傢剛才從閻老師的報告當中也能夠看到閻老師的教學風格,閻老師講話通俗易懂,講任何一個問題都是有理有據,給大傢講的都非常的細致。接下來我們還有一些時間,我們還有十幾分鐘時間,可以給大傢開放提問……
閻學通答疑:如何培養學生理性愛國精神?
主持人:有個提問,(此處聲音不清,大意是“有不同意見要不要表達出來?如何和他人進行理性溝通?”)
閻學通:自己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還沒有有把握的情況下也提出來,就是我自己有這個看法,我不隱藏,我沒有必要我吃不準我就不說,我們鼓勵學生你去說。說的時候別人肯定有不同看法,在不同看法中,你去從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給出什麼樣的理由,你去想他給的理由是成立是不成立。這是很重要的,就是說我們一般來講下意識對方隻要和自己的看法不一樣,我馬上就為自己辯護,而不是去體會對方說的有沒有道理。
跟不同觀點的人溝通的時候,第一就是先聽,他提出的觀點裡邊第一邏輯上成立不成立,因為事實有時候很難馬上判斷,先邏輯上成立不成立,所以最主要的聽,如果他邏輯上成立的,第二步就想那我看事實成立不成立,事實是不是如此。
這樣就是說你對不同觀點交流的時候,我采取我不說我的這個是百分之百正確,(而是用)possilbly,他經常用可能、非常可能,就是你在使用語言的時候,讓對方讓交流能夠順暢的進行下去,你得用不確定的說法來表達你認為很確定的觀點:
不是說“我認為”,應該是說“我沒有特別有根據的情況下”、“我提出一個猜想是這樣的”,這樣你給自己留有一個餘地,也讓對方跟你討論的時候不會采取特別敵對的立場,這樣的交流就容易進行。在使用語言的時候學會這種語言,“我假設一個什麼”,“我能不能我猜想是什麼”,用這種說法就可以使這種和不同意見的人交流進行下去。
主持人:閻老師,(平臺)上面有一個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理性愛國精神,避免他們成為所謂的“小粉紅”?
閻學通:其實我跟上一次的想法一樣,我們跟學生在進行交流和教學的過程中間,得有一個平等的態度。就是說不站在一個“我比你正確”的角度來進行教學和交流,如果在課上你跟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我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他就很容易反感。因為這是人的本性,不管年齡大小,誰都不願意別人告知說他是錯的,這是人的本性。
在這種情況下,跟學生交流的時候表現出來我並不知道什麼是對的,那我跟你說我假設一下,我們可不可以討論“這個看法是不是也有道理”。你這樣來跟他進行討論,你不給他說“我認為這就是對的”,你說“實際表現的我認為這有道理”,但我不是“百分之百說這就是對,你就是錯的”,其實跟學生之間的交流主要在這兒。
這樣的交流多瞭,學生自然也會發生一個改變,就是說他第一容易接受你用這種不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方法跟他討論的這種平等態度。第二種他分析問題的時候,你給他指出說你要從那個角度想一想你看是什麼結果,慢慢他就會知道,自己有時候認識可能也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跟學生之間跟越是平等的像同學一樣交流,效果比老師對學生那種交流方式效果更好。
再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學生和傢長交流的問題。
他說跟傢長交流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單個的個體對歷史的記憶是不準確的,甚至是片面的,就是傢長也可能給他錯誤的認知,這沒錯,這可能是有的。這樣我想說什麼呢,就是說他跟傢長的交流,他至少聽到瞭一個在那個時候,一個個體對這個事情的認識。否則他連一個個體的認識都沒有,沒有感知。
比如說我自己,就是說我們小的時候,那也是正好趕上文化大革命,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階級鬥爭這種什麼之類的,地主怎麼壞,農民怎麼苦之類的。我們當時有一個活動叫做階級教育,憶苦思甜,可能現在都沒這詞兒瞭,憶苦思甜的階級教育。
憶苦思甜階級教育是怎麼一個教育方法呢?找一個受過苦的人來講他過去生活怎麼苦,從這個辦法來教育我們事實是什麼。但是聽瞭事實以後學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連裡頭組織活動,找瞭副連長他老爸,是個雇農來講,一個老頭也不認字是文盲,他就說地主壞,因為他知道要讓他說地主壞,他說地主壞,我們當雇工他給我們吃粘豆包,為什麼呢?因為粘豆包挺的時間長,你幹活你不餓你就能多幹,他說你看他多壞,他讓我們吃粘豆包。結果呢他下意識他也不懂,他說哎呀現在連粘面子都買不著瞭。底下笑瞭,但是他這種真實的個人的個體的單一的歷史的片面認識,對別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你是能判斷事實是什麼的,當他說現在粘面子買不著瞭,這是你生活的現實,當時確實買不到粘面子,當時糧食供應是要憑票的,他沒有。
所以這樣這些事實的比較,你就能夠比較出來。所以有的同學說,他聽他傢長當時在文革中間,或者在過去的歷史上社會地位不一樣,他的反應不一樣,他們對歷史認識不同,這沒關系,他不會把對歷史的全部認識依賴跟傢長的一次交流,他還會通過跟別人的交流,他可以用他傢長的例子作為他的認識問題的一個例子去支持,當跟別人交流他會發現還有很多不同的例子。所以這樣我們覺得真人交流的意義還是有的。
餘老師問學生交流之後要求不要求在課堂反饋。我們沒有要求,因為我們覺得學生跟傢長的交流太有點私密性,還是讓學生保留他交流以後自己個人的認知,我們不要求他把這拿到小組討論來說“我跟傢長交流瞭我傢長什麼”,因為這太涉及私密的問題瞭,每個傢長的認知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就是說你自己去跟傢長交流你自個兒去體會就得瞭。所以課堂上老師沒有點評沒有交流。
主持人:謝謝閻老師。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