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理|詳解十答背後的中美交鋒

中美關系處於歷史最低點之時,佈林肯訪華牽動全球目光。作為外交爭鋒之外的輿論場,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十答中美問題(以下簡稱“十答”)成為你來我往最新動作。

在佈林肯國務卿訪華之際的分析中我寫道:作為國際傳播的發源地,美國也不會隻能滿足第一落點的傳播?“十答”的背後,其實皆有跡可循。厘清中美交鋒,有助於向前看,畢竟病木前頭萬樹春。

單獨看“十答”,難免會有找不到對話者的印象。國際傳播講究雙方,溝通也是雙方的事,不妨將十答和20日一場美方參會人員電話會的對照起來。楊濤和美方電話會的人員都在中美會談現場,是完美的在場人說在場的話

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佈林肯。佈林肯左手邊為康達和貝莎蘭。貝莎蘭對面是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

其實電話會的消息,在佈林肯和中國領導人會面結束之際通過郵件發出,明確表示僅做預通知日程安排使用,電話會本身不能作為新聞報道。

電話會邀請函。人像左為康達,右為貝莎蘭。

次日比約定的時間晚一刻鐘,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和白宮國傢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同時上線,康達很多人都熟悉,倒是貝莎蘭,新聞聯播中她一襲白西裝端坐在華春瑩對面,她的譯名中方在6月7日才對外發佈。

6月19日下午,國傢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佈林肯。王毅、秦剛等參加會見。

貝莎蘭是職業外交官,1999年畢業於克萊爾蒙特麥克納學院,會講中文、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曾任美國駐華大使館經濟參贊、副參贊等職務以及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中國蒙古事務辦公室主任,拜登上臺後一年,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擔任美國國務院執行秘書處副執行秘書,隨後接任現職。

貝莎蘭聽她說話就是個狠角色,語速快且重,沒有那種春風和煦的吐字,倒是像刀子一般。這個電話會由她開場,不過後來康達講得更多也更詳細。中國的十問,顯然是按照中方的優先級來排序,第一個就是臺灣問題,其次是涉疆、涉藏、涉港問題,然後是關於民主和人權。

能夠聽出來美方對此行調子並不高,甚至有佈林肯復拜登之命的意思。康達透露說,拜登總統要求佈林肯國務卿訪問北京,考慮到以下三個目標:第一,加強高層溝通渠道,第二,明確我們在分歧領域的立場和意圖;第三,探索我們可以合作的領域。貝莎蘭數度贊美頂頭上司,說佈林肯顯然出色完成瞭既定目標。

6月5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同正在訪華的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右三)、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右二)舉行會見。

值得註意的是,康達在東京和我們連線,也就是說,前腳剛離開北京,後腳美國就開始瞭盟國的穿梭外交。這一方面坐實瞭現在美國對華政策,基本上協調瞭盟國胃口後才出臺的。另一方面也證明,中美關系不僅僅是雙邊關系,更是一種綜合的外交關系。

貝莎蘭透露某種美國更新華政策出發點,“在本屆政府成立之初,中國確信美國正在走向衰落。人們對我們在世界各地能力表示懷疑。” 她說,在過去兩年裡,我們對中國采取瞭兩黨合作的方式,重點關註在美國的制造業創新和技術投資,重建和加強全球范圍內的聯盟和夥伴關系,並與這些夥伴合作制定道路規則。

“十答”中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即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在這一點上,中美分歧最大,美方稱,他們口中的這個秩序是“自由、開放、穩定、一個繁榮的世界,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的基於規則的秩序。”在北京眼中,美國才是挑釁者,和平和安全的破壞者。楊濤明確表示,如果少數國傢制定的規則,和許多國傢一樣,中方難以茍同。可以預想,接下來中美交鋒很大程度上將是“規則”之爭。

“十答”中還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去風險”,曾經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貝莎蘭給出瞭一個美國版本的解釋,“我們看到,不僅在與美國和中國的雙邊關系上,而且在亞洲和歐洲,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的行動,無論是經濟脅迫、人權,還是中國在兩岸問題上放棄現狀。”

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在十答中回應“去風險”:中國向世界註入的是穩定性、確定性和正能量,怎麼就成瞭風險?不管怎麼包裝,美方的“去風險”還是“脫鉤斷鏈”,本質都是“去中國化”

美方把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也定為溝通,康達回應“中方認為美國應該反省”稱,他說,斷言雙邊關系中的所有問題和緊張局勢都是由一方或單一原因造成的,這根本不能反映現實,也不合理。但中方“十答”中也有一條“不能為瞭溝通而溝通,美方要展現誠意,拿出行動。穩定中美關系,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電話會提到是佈林肯在中國見瞭一些美國商人代表,聽瞭他們對在華經營的所謂種種困難。當然,“十答”中指出,據美中貿委會統計,近90%(美國在華企業)是盈利的,大多數想繼續留在中國發展。

這場電話會聽下來,基本符合中美關系倒退的事實。不過,倒也不是沒有一絲緩和的機會,北京和華盛頓都認為“以民促官”是好的,中國留學生赴美雖然下降,但美國大學仍然具有吸引力,學者的會議交流也在恢復,接下來最有可能的就是增加更多中美航線航班。

身為出身在全球化一代的學人,積極參與中美和中外公共外交和遊說,也是事不避難的應有態度。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