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去風險”取代“脫鉤”,成為西方政客頻繁炒作的對華政策新熱詞。如美國國務卿佈林肯出席“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後聲稱,美歐對華不尋求對抗、冷戰或脫鉤,而是聚焦去風險。然而,所謂去風險不過是美方脫鉤斷鏈行徑換上的新馬甲,掩蓋不瞭美方遏制中國、孤立中國的本質圖謀。

  美方之所以處心積慮玩弄話術把戲,主要原因在於華盛頓一些政客發現,繼續直接鼓動對華“脫鉤斷鏈”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過去幾年,美國一直積極推動在許多領域對華“脫鉤”,且頻繁拋出激烈的對抗性措辭,造勢“新冷戰”,並對國際社會進行脅迫,意圖把更多國傢綁上“戰車”。然而,隨著美國的行為越發激進,國際社會的反對態度也越發堅決。越來越多的國傢站出來反對美國打壓中國、破壞經濟全球化的行徑,一些美國的傳統盟友國傢,也不時發出不同聲音。

  美政客鼓動“脫鉤斷鏈”的行為在其國內也飽受詬病,尤其是美國商界對其對華政策的批評聲越來越響亮。今年以來,一批具有巨大全球影響力的美國企業高管紛紛到訪中國,表達看好中國市場的鮮明態度,讓國際社會更加看清美國政府“脫鉤斷鏈”之舉是多麼不得人心。

  在此背景下,美方給“脫鉤斷鏈”改頭換面,換上新的馬甲新的包裝,開始炒作“去風險”概念。一方面試圖以此擺脫在措辭上的困境,尋求話語上的主動權,減少各方批評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給中國頭上新增一頂“風險”帽子,並不斷炒作,以蒙蔽國際社會,進一步推動對華“脫鉤斷鏈”。

  這種換馬甲的行徑不過是掩耳盜鈴式的自欺欺人罷瞭。德國《明鏡》周刊稱,“去風險”是一個漂亮的口號,因為這意味著要進一步明確來自中國的“風險”是什麼以及如何應對。美國媒體說得也很直白。《外交事務》雜志近期刊文指出,美國力推“去風險”概念,實際上就是在芯片、關鍵原材料等重要領域限制中國發展,同時限制中國市場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

  無論華盛頓政客怎麼費盡心機遣詞造句,終究拗不過市場規律,割不斷產業聯系,擋不住交流往來,更掩蓋不瞭其與時代潮流逆勢而動、打壓遏制中國的本質。同為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中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致力於促進國際社會合作共贏,尊重各國自主發展道路,美國卻肆意推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反復鼓吹陣營對抗、零和博弈,脅迫他國選邊站隊。誰是機遇誰是風險,一目瞭然。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