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發表聯合聲明,一方面刻意展示七國集團向中國伸出瞭橄欖枝,比如“我們的政策不是為瞭傷害中國,也不是為瞭阻礙中國的經濟進步和發展”“我們準備與中國發展建設性、穩定的關系”“我們不是在脫鉤或向內轉”,另一方面卻在一系列問題上對中國說三道四,宣稱“我們認識到保持經濟韌性需要去風險和多元化”。

  這種“去風險”的說法聽起來像是商界尤其是金融部門一種普遍的、不帶政治傾向的專業術語。但從本質上看,“去風險”本身就是在制造風險。當前,“去風險”已成為西方一些政客對華構築“小院高墻”、推動“脫鉤斷鏈”的代名詞。在華盛頓、佈魯塞爾和西方其他一些地方,它不再隻是一個商業術語,而是一個政治口號,用來描述與中國的經濟關系。根據廣島峰會聯合聲明,“去風險”意味著七國集團成員“將減少對關鍵供應鏈的過度依賴”。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貿易和投資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歐盟是一個超國傢實體,其27個成員國相互競爭經濟機會。就與中國的經濟關系而言,歐盟國傢在“去風險”方面應格外謹慎。“去風險”不應是去中國化,否則歐盟國傢會喪失很多合作機遇。

  西方一些政客使用“去風險”作為與中國“脫鉤”的替代說法,因為“脫鉤”已經過時且被廣泛認為不可能實現。我希望“去風險”作為一個政治口號也很快被摒棄,因為它正在毒害全球經濟關系。

  廣島峰會聯合聲明還包含大量對中國的無端指責,例如“中國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扭曲瞭全球經濟”,七國集團“將打擊非法技術轉讓或數據泄露等惡意行為”“增強對經濟脅迫的抵禦能力”。七國集團處心積慮地指責中國“經濟脅迫”,卻沒有提及任何一個案例,這種行為既傲慢又無禮,也說明七國集團對中國的指責毫無事實依據。

  廣島峰會聯合聲明聲稱對東海和南海、臺灣海峽、西藏、新疆和香港局勢表示“擔憂”,妄稱“中國擴大南海海洋權益主張沒有法律依據”。事實上,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早在1948年,中國政府就正式公佈瞭南海斷續線。西方國傢應該正視並接受這一事實,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有充分歷史和法理依據,符合有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七國集團廣島峰會期間,美方單方面表示,預計與中國的關系將“很快解凍”。希望美方的預測“很快”成為現實。中美關系的健康穩定攸關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福祉,世界希望看到中美關系盡快回歸正常軌道。

  (作者為德國中國問題專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