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道 美國經濟教育基金會網站5月7日刊登題為《沒人願與欺凌者為伍:美國政客是如何毀掉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的》的文章,作者是美國企業傢丹尼爾·科瓦爾斯基。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的流行文化讓人以為,持有外國銀行賬戶是一件壞事,因為它必然意味著你向當局隱瞞瞭什麼。實際情況則截然相反。首先,按照法律規定,所有美國人每年都必須在納稅申報表上申報自己在外國銀行的賬戶餘額。其次,外國銀行也必須向美國政府通報美國客戶的所有信息。這些監管規定僅適用於來自“自由之鄉”的公民,他們制造瞭監管麻煩,而能夠帶來的業務價值往往不值得這樣的勞神。

  當然,除瞭這種辦法,歐洲或非洲的銀行還可以告訴美國政府:它們是在外國,不需要遵守另一個大陸上的國傢的法律。但是,這樣做的負面影響是被凍結在美國銀行系統之外,由於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但是,隨著美國聯邦政府在拜登總統執政下趨於更加強硬,利用其金融實力讓他國屈服,其他國傢開始另辟蹊徑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1944年,佈雷頓森林會議確定瞭把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美元幣值直接與黃金掛鉤,每盎司35美元。

  世界歷史始終證明,國際貿易需要一種儲備貨幣,而儲備貨幣必須被公認為健全而有價值。

  美國一直保留金本位,直到1971年,由於經濟與軍事並重的政府,美國政府開支開始急劇上升,進而失控。一旦美元擺脫瞭盯住黃金的束縛,政客們就能加大印鈔力度,無中生有,制造出錢來,於是通貨膨脹很快成為一個主要問題。

  美國貨幣仍然是世界儲備貨幣,因為它仍然擁有可靠的聲譽,所有國際石油合同都是用美元結算,沒有強勁的對手。但是,到瞭21世紀,通貨膨脹再次成為嚴重問題,美國政府的債務增加瞭兩倍以上。美元聲譽不斷下滑,沙特阿拉伯等國眼下正在認真考慮使用中國貨幣人民幣向中國人出售石油。

  制裁是一種經濟武器,限制美國公民、公司或機構與美國政府制裁的國傢或實體進行生意往來。截至2022年,受制裁的可能是一個完整的國傢,如伊朗、古巴或俄羅斯,也可能是津巴佈韋政府官員這類個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當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時,制裁才被當作是美國的一項有效政策。

  1990年以來,世界上政府實施的制裁中,有三分之二出自美國。制裁是針對較小國傢實施的,比如伊朗和朝鮮;它通常被當作無需動用軍事威脅或行動就能落實美國意志的手段。

  但自2022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之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瞭全面制裁,它可能做過瞭頭。俄羅斯是世界第11大經濟體,是歐洲最大能源出口國。很多歐洲國傢面臨著在能源價格上漲及與美國關系受損二者之間的選擇。

  美國制裁俄羅斯的另一個後果是:由於認同美國制裁的國傢的能源供應大大受限,全球能源價格攀升。這對普通美國人造成瞭負面影響,而對仍然與俄羅斯有生意往來的國傢的公民來說卻是一個恩惠。

  類似地,俄羅斯在全球銀行存放的價值近3000億美元的資產被凍結,這其中就包括美元。沒收這筆錢主要是為瞭拖垮俄羅斯經濟,但似乎並未達到目的。同時,其他國傢也在盯著美國,並擔心它們在美國的銀行中存放的資產不安全,可能會突然被沒收。

  金磚國傢也在積極探索替代美元的辦法。如果它們達成一致,那可能有助於加速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制裁俄羅斯已經讓其他國傢對依賴美元以及美國如何利用自己的貨幣讓別國屈服警惕起來。

  歷史上,沒有哪個貨幣能做到永遠是全球儲備貨幣。美元之前,是英鎊,再往前是西班牙銀元。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對全球來說基本上是積極的,因為它推動瞭全球化,而全球化降低瞭全球貧困率。

  但是,美國領導人一直把這種幸運地位視為理所當然。他們通過過度開支拉低瞭幣值;他們對本國公民實施限制,損害其在全球市場做生意的便利性;他們利用權勢欺凌其他國傢,強制它們遵循自己的意志。

  如果情況不改變,那麼最終沒人願意與欺凌者為伍。美國人將發現自己被世界其他地方孤立,持有的美元也買不到過去能買的東西。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