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I自動實驗室(A-Lab)系統,可以自行發現和合成化合物。\網絡圖片

  人工智能(AI)技術應用於藥物研發,在製藥行業內引起高度重視。人工智能不但縮短瞭藥物研發的所需時間,提高瞭研究成功率,還節省瞭金錢成本。隨著AI製藥產業的發展壯大,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很快會迎來第一款AI技術研發的創新藥物,不過在此之前,AI製藥仍面臨多重挑戰。

  【大公報訊】藥物研發歷來是一項昂貴且耗時的工作,花費平均估計為10億美元,耗時10到15年。隨著技術發展,咨詢公司麥肯錫今年年初發佈的報告就認為,人工智能是製藥業“百年一遇的機遇”,AI技術幫助加快藥物發現、批準和上市的速度,每年可以為製藥行業創造600億至1100億美元(約4680億港元至858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

  投資者紛紛湧向AI生物科技初創企業。芯片巨頭英偉達2023年就向生物技術公司Recursion投資瞭5000萬美元,以加快開發發現藥物的人工智能模型。英偉達還開發瞭BioNeMo,這是一種用於生物學中的生成式AI的雲服務,能夠為小分子和蛋白質提供各種AI模型。

  成本可降低至十分之一

  新藥研發通常要經歷藥物設計、優化篩選、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等多個階段。其中,在藥物設計和優化篩選階段,人工智能有望大展身手,尤其是在罕見病和孤兒藥領域,AI技術有望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

  借助人工智能,科學傢可設計出越來越復雜的小分子結構,從而推動小分子藥物創新,成為AI製藥的重要方向之一。小分子藥物即化學合成的藥物,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藥物都是小分子藥物,例如阿司匹林等。AI系統以現有藥物數據為基礎,通過機器學習,通過更準確地模擬生物分子之間的作用,快速篩選靶點(藥物發揮作用的位點),加快預測可能有效的成分,進行配對以及合成可行性分析,從而快速找到更有效的潛在藥物分子結構。比如,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利用AI開發瞭一種抗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小分子藥物。傳統上,此過程需要六年時間,花費超過4億美元,而利用生成式AI,該公司將成本降低到十分之一,時間縮短到兩年半。除瞭小分子藥,AI技術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抗體、基因療法等大分子藥物的研發過程。

臨床安全性仍是關鍵

  不過,AI藥物研發並非易事,與傳統藥物面臨的風險是類似的,包括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藥性等問題。用於藥物開發的生成式AI,是通過精確的科學數據進行訓練,系統出現“AI幻覺”的可能性,遠遠低於ChatGPT等普通的聊天機器人。不過,任何潛在藥物獲準用於患者之前,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即使AI能加快速度,也無法避免臨床“試錯”過程,這可能又需要數年的時間。

  許多在實驗室效果不錯的候選藥物,最終都在人體中測試時折戟。據統計,進入臨床人體試驗的候選藥物,近90%都以失敗告終,通常是由於缺乏療效或出現未預見的副作用。在過去一年,人工智能參與設計的首批藥物進展不如預期,有的直接被暫停研發,有的被降低瞭臨床試驗優先級,證明臨床風險挑戰巨大。

  AI藥物研發公司Exscientia的首席商務官、生物學傢理查德.勞表示,藥物發現整個過程其實都離不開失敗,“研制一種藥物的成本非常高,是因為你必須設計並測試20種藥物,才能讓(其中)一種藥物發揮作用。”

  AI製藥依賴數據和算法,當中數據偏見和算法安全難題,仍有待解決。訓練AI成本昂貴,大量消耗高性能芯片,掌握AI技術和擁有製藥背景的人才更是極其緊缺。AI製藥面對另一個問題是監管,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透露,結合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元素的藥物申請數量,在過去五年內急劇增加,目前FDA尚未出臺具體監管審批指引。 (綜合報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