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韓國民眾11日在首爾舉行集會,譴責日本將核污水排海。\美聯社

  日本“3.11”大地震至今已過去整整13年。大地震造成瞭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留下瞭包括核污水問題在內的一系列後患。受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日本至今仍有近3萬人被迫疏散在外、背井離鄉。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對福島核電站的報廢工作至今遙遙無期,隻顧進行核污水排海的表面工作,而廢棄核燃料棒的處理工作卻停滯不前。

  【大公報訊】日本國傢警察廳的數據顯示,“3.11”大地震造成15900人死亡,2520人失蹤。根據重建機構的數據,截至2023年12月底,因傷病加重等與災難相關的間接原因死亡人數已達3802人。重建局稱,截至今年2月1日,仍有29328人被迫過著避難生活。

  福島第一核電站正進行第四輪核污水排海,而下一輪排海最快將於下月進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繼續對排海計劃進行“確認性檢測”,以評估日本分析污水的能力。據報道,中國將首次參與此項檢測,與韓國、瑞士等國的化驗機關一同對IAEA放流樣本進行交叉驗證。

  輻射魚頻現 東電加強防護網

  東電此前已在核電站附近設置多處防護網,但近年來,福島縣近海捕撈的海魚仍多次被檢測出含有超標的放射性物質銫。自2019年來,福島縣的海魚多次被禁止上市銷售。去年5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靠海側的防波堤內,捕獲的海魚“許氏平鲉”檢測出銫的活度達到每公斤1.8萬貝可,是日本有關標準的約180倍。

  共同社10日報道,第四輪核污水排海進行之際,東電在福島核電站附近新設置瞭耐用性更好的網,長約500米,圍住瞭核電站1至4號機組的取水口周邊,試圖避免再有受輻射污染的漏網之魚出現。

  日民眾叫停污水排海

  日前,日本漁民和居民等共363人對政府和東電提起訴訟,要求停止排海。起訴書稱,核污水排海侵犯瞭市民安穩生活的權利,並令漁民恢復生計變得困難,要求東電停止排海。4日,福島地方法院就起訴舉行首輪口頭辯論,72歲的漁民小野春雄表示,漁民們要求有關方“不要污染海洋”,盡快安全完成反應堆報廢工作,使“子孫後代能繼續從事漁業”。

  10日,日本民眾在東京都北區王子車站附近舉行集會,反對核污水排海計劃。集會主辦方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電機組退役工作至今沒有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日本政府和東電以推進核電站核電機組退役為由,強推核污染水排海,根本站不住腳。

  無人機闖反應堆失敗

  目前,約有880噸高放射性核燃料碎片仍然殘留在福島核電站3個受損的反應堆內,其具體狀態和在反應堆內的位置至今仍然未知。這些核燃料碎片是福島核電站核污水的源頭,接觸過這些核燃料的冷卻水與地下水、雨水等混合,源源不斷地產生含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水。

  早在2021年,日本政府就提出將進行核燃料碎片的取出工作,但該工作至今已三度被推遲,至2024年10月底進行。日媒報道稱,即便開始核燃料碎片的取出工作,每次也僅能取出幾克。照此速度,完成清理核燃料碎片的工作將遙遙無期。

  負責福島第一核電站退役和核污水問題的首席退役官小野晃表示,取出核殘渣的關鍵在於提取反應堆內部熔融核燃料的樣本。但由於反應堆內情況復雜且輻射極高,有關團隊目前仍在研究如何讓機器人穿過內部殘骸,提取碎片的工作至今已被推遲瞭2年多。

  2月28日,東電派出無人機進入受災最嚴重的1號反應堆主安全殼,以調查熔融核燃料碎片情況。派出的2架無人機成功進入1號反應堆內,但另一個為無人機中轉信號的蛇形爬行機器人在到達目標位置前出現故障,無法將攝像頭數據傳回控制室,此次嘗試宣告失敗。

  (共同社/美聯社/韓聯社)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