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介紹新工程合約模式及其優勢,並由工務部門分享經驗。她透露,局方上月推出新工程合約香港版,載列本地相關法規和採購辦法,並加入條文鼓勵承建商採用創新科技。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8月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發展局自2009年開始在工務工程項目中推行新工程合約模式(New Engineering Contract,NEC),提升項目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效益,發展局及轄下工務部門亦因此屢獲殊榮。今次,局方為大家講解何謂NEC及其優勢之外,我亦邀請獲獎部門的同事分享他們如何運用NEC,與承辦商攜手及早解決工程期間遇到的挑戰,減低工程項目出現延誤或超支風險。
共同應對困難 提升項目管理成效
發展局在工務工程引入NEC,旨在提倡工程團隊的夥伴協作精神,共同應對困難,令項目順利推展。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工務)梁瀚雲表示,工務工程過往採用的傳統合約模式,較着重合約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施工期間一旦出現問題或預視到風險,雙方較重視釐清責任,以致出現爭拗,未能及早處理問題,最後或浪費更多時間和費用方能完成合約。NEC則提倡協作文化,透過合約機制,推動合約雙方建立互助互信的夥伴關係,共同解決困難,以減低超支延誤的機會。
完整的項目管理系統
NEC倡導的協作文化會否只流於口號形式?梁瀚雲表示,由於合約條款引入一套完整的項目管理系統,包括風險預警機制、補償機制和行動時間表,因此合約本身已是一份完整的管理手冊,只要按照手冊上的規定進行,工程自然可以順利完成,例如風險預警機制鼓勵承建商盡早識別和提出可能對項目造成影響的潛在風險,以及在遇到施工困難和問題時,可透過合約設定的程序框架及時限,共同協商和擬定最佳解決方案。
發展局和工務部門屢獲殊榮
發展局助理秘書長(工務政策)李慧敏表示,由2009年至今,已有超過500份工務工程合約採用了NEC,總造價超過2,700億元,當中超過150份工程合約已經竣工而沒有出現合約糾紛。早前,新工程合約2023年度會議暨Martin Barnes獎項頒獎禮在英國倫敦舉行,表揚世界各地工程項目及機構以夥伴合作方式推動工程項目的優秀表現,發展局及轄下工務部門,再度獲頒多個獎項及嘉許狀,成績令人鼓舞。
建築署兩項目獲大獎
當中,建築署榮獲年度屋宇/設施管理項目和年度可持續發展獎大獎。建築署總工程策劃經理孫志恆表示,獲得年度屋宇大獎的渠務署辦公大樓項目貫徹政府推展一地多用的政策,於長沙灣污水泵房內興建一座21層高的大樓。
他說,新冠疫情期間,項目部分建築物料及預製件無法按原定時間運抵香港。承建商通過NEC的風險預警機制,向建築署指出有關困難,同時在互信互助文化下,雙方一起磋商解決方法,最後採用承建商提出的施工取代方案,既可減低成本,保持工程質量,亦避免工程出現延誤。
工程費用預計低於目標價
建築署在渠務署大樓項目首次採用NEC的目標價合約形式,提倡合約雙方盈虧與共的管理模式,共同處理過百份分判合約,選擇最具成本效益的分判商。在這模式下,工程實際開支如與合約目標價不同,無論是超支或盈餘,將會由政府與承建商一同分擔。迄今,大樓的工程費用預計會較目標價為低。
水務署獲年度水務工程項目大獎
水務署得獎項目是早前完成的上水及粉嶺東江水水管P4改善工程,工程團隊需要在兩年半內更換大約長五公里、直徑2.3米的大型輸水管道。水務署高級工程師(建築信息模擬)溫偉賢表示,工程時間緊迫,其間亦遇到不同的挑戰,幸好,工程團隊運用新工程合約提倡的互信及合作共贏精神,每周定期舉行會議,不斷引入新思維和新技術來解決問題,當中包括運用內套喉管法,把新聚乙烯水管逐段推入舊水管內,再用水泥灌漿填滿新舊水管之間的縫隙,形成修復後的水管。即使工程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最終仍可提早兩個月完成,並節省成本,同時獲得NEC的年度水務工程項目大獎。
渠務署元朗淨水設施項目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污水工程)劉偉傑分享時說,元朗淨水設施於2020年採用NEC進行工程。NEC強調協作精神,推動工程團隊共同解決不同挑戰,例如團隊需要確保生態環境及雀鳥棲息不受工程影響。工程團隊亦透過不少討論,達成共識,採納節能的先進技術,以提升淨水設施的可再生能源產量,包括太陽能及生物氣,故項目獲得NEC年度水務工程項目第二名。設施於2027年完成,屆時將提升元朗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量由每日七萬立方米至每日十萬立方米,並把污水處理水平提升至三級淨水設施標準。
NEC香港版本上月面世
為了與時並進,發展局上月推出NEC香港版,把香港相關法規、採購辦法等寫進合約內,並加入新條文,提供誘因鼓勵承建商採用創新科技。
展望未來,發展局會繼續專注NEC的應用和創新科技的推廣,務求讓業界更好地管理工程項目,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應對建造業黃金時代的種種挑戰。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