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底曙光重现,有望实现近十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反弹。
2023年的消费电子市场从上半年的低迷,到下半年的高光时刻,周期底部不断确认。展望2024年,多家研究机构均给出良好预期,称将延续复苏态势。
IDC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7亿台,同比增长3.6%, 未来几年出货量将保持稳定。
多家手机厂商对明年产量目标均定下增长计划,或将在未来的业绩上得以印证,惠及产业链上的企业。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2024年个人消费者有望增强换机动力。看好2024年苹果Vision Pro的发售,以及MetaQuest3、Pancake等硬件升级。
作为华为、苹果、小米等手机品牌的供应商,近期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来自大客户订单没有明显变化,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春节期间依据《劳动法》安排好加班生产。公司正通过发展整机组装业务,进一步推进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同时,客户一站式服务能力和供应链竞争力也取得长足进步。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融合发展已形成趋势,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已成为业界共识。得益于早期在智能终端领域积累的经验,产业链企业在切换赛道时更加得心应手,有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周期触底,曙光重现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1亿部,同比下降11%,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出货量。
受宏观经济影响,终端消费乏力,这一低迷延续到了今年的上半年,行业库存、产能去化延续,周期不断向下探底。
真正的转折来到今年下半年,6月初,苹果发布Apple Vision Pro的MR(混合现实)头显,一时吸引全球目光。
近期有消息称,Apple Vision Pro已开始量产,并将于明年2月发货。产业链上消息称,中国供应链在苹果Vision Pro的占比高达60%。
据了解,蓝思科技是业内最早布局AR/VR的厂商之一,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主营产品(结构件、功能件)及相关主营配套生产业务在AR/VR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已有客户、产品、技术的布局和落地,为客户提供产品,涵盖玻璃、金属、塑胶,光学、摄像、声学模组等材料和零组件,以及贴合及组装等服务。
另一大标志性事件是华为在未召开发布会的情况下,突然宣布推出“HUAWEIMate60Pro先锋计划”,华为Mate60Pro及华为Mate60在华为商城开启订金预售,首发即售罄。
一时间,Mate60成为手机界的顶流,从售价到股价,圈内圈外讨论不绝如缕,其背后的供应商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媒体报道,在华为最新发布的机型Mate60系列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以及指纹模组的订单中,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欧菲光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单台手机摄像头模组的价值在500至600元之间。
除此之外,小米在下半年也发布了小米14,首发搭载第三代骁龙8芯片。据多个信源称,小米14系列已加单40%,加单为全系,并非特指某个品类。此消息虽未得到小米证实,但自该款手机发布至今,“缺货”已经成了高频词。
蓝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已有多款高端旗舰手机在量产,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开展第四季度的订单生产。但根据客户的保密要求,公司不便披露相关具体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IDC数据显示,无论是今年上半年还是第三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均超过90%,华为、OPPO、三星位列前三位。
今年三季度,荣耀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倍,以28%的份额夺得中国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出货的第一名。
目前能够生产可折叠柔性OLED面板的厂商有三星显示、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维信诺、深天马。
近日,深天马A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从技术发展趋势看,柔性AMOLED在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是必然趋势,其中随着折叠、LTPO等高端技术产能的释放,预计柔性高端产品的占比将呈增长趋势。
否极泰来,新能源汽车增量瞩目
“在技术升级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正趋向消费电子化。”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汽车迭代加速是消费电子化的特征之一,用户早就习惯于享受智能终端带来丰富、优质的交互体验,这种情况也将逐渐延伸到汽车上。
今年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的联系比过往更加紧密,车企发布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丰富终端形态,手机厂商下场造车也不再是新鲜事。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加速融合,生态互联逐步完善。
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企业,敏锐识别到了这一变化,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欧菲光等公司都开拓了新能源汽车业务。
余承东公开表示,“电动汽车上半场的竞争是电动化,硬件决定体验;下半场将是智能化,软件决定体验,汽车行业正在从制造属性过渡到消费属性+科技属性。”
智能化的下半场,也是蓝思科技的主战场。自2015年起,蓝思科技便开始押注汽车业务,凭借在车载屏智能化和汽车玻璃轻量化等领域的深耕细作及良好口碑,成功从消费电子延伸至汽车电子赛道。
时至今日,蓝思科技产品涵盖汽车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B柱、C柱、充电桩、新型汽车玻璃、动力电池结构件等结构件与模组。
得益于前瞻布局,蓝思科技收获颇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业务收入达到22.82亿元,同比增长54.98%,产能加速放量趋势明显。
目前,蓝思科技是特斯拉一级供应商,为上海和美国等工厂供货超过一年。除此之外,蓝思科技还与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超过30家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和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因为汽车是比较特殊的产品,需要着重考虑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公司整个汽车业务的推进,需要一个快速而渐进的过程,但是一旦定型量产,客户订单就比较稳定”。
在崔东树看来,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属性,使其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消费电子产品。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车载中控屏正在向高清和大屏化发展,抬头显示(HUD)、增强现实(AR-HUD)等也开始普及,而仪表盘、后视镜也逐步被电子化的形式所替代。
12月28日,汽车技术发布会将召开,作为智能手机的鲶鱼,小米能否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值得期待。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小米凭借其在手机行业成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汽车业务的垂直整合能力有望快速提升,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
据市场公开消息,蓝思科技为小米汽车供应商。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石恩泽对本文亦有贡献)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