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女性對消費和經濟的巨大促進作用,實在不容小覷。

  香港近日熱議如何提升市民消費,各界人士紛紛出謀劃策,希望解決市民消費信心每況愈下的現狀。鑒於女性市民在消費領域乃至推動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香港特區政府可考慮減輕女性工作、生活負擔,增加對女性市民的支持,並根據其消費心理預期,作出有針對性的部署和轉型,或有可能刺激消費上升,拉動經濟增長。

  筆者近日公開發表文章指出,持續火熱的“夏日經濟”,已經成為激發消費增長的新“凍”能。香港要在夏日炎炎下吸引“熱”錢,積極抓住消費新場景、新模式,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為消費者帶來新體驗。因此,本港需思考如何發展夜消費、室內運動和新營地。

  近期有兩條新聞引起筆者關註,意識到要提升香港消費和推動經濟發展,更加重要的是要發揮女性市民的作用。

  第一條新聞是美國著名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演唱會所帶來萬人空巷的轟動,很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個營收破10億美元的巡回演唱會。數據研究機構QuestionPro統計顯示,泰勒絲為期六個月的美國巡演,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50億美元,超過全球44個國傢2022年的GDP。

  芭比帶旺粉紅服裝銷售

  另一條新聞是荷裡活電影《Barbie》(芭比)所帶動的“芭比粉紅潮”(Barbiecore)熱潮。為瞭觀看《芭比》電影,許多女性友人一同置裝,購買各種粉紅色服裝和配件,打扮好後,大傢像是要去參加派對,先打卡拍照,才進戲院看電影。

  “芭比粉紅潮”現象反映出女性觀眾的“乘數效應”消費力發威。雖然男觀眾也會身穿球衣成群結隊去觀賞球賽,但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者Carolyn Sloane指出,此現象在女性群體中更常見,且女性更易“派對式口碑傳播”,呼朋引伴一起去看電影,還會帶來更多的重復消費。

   由此可見,女性對消費和經濟的巨大促進作用,實在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資訊科技的革新、教育程度的提升及服務業的興起,更令女性對經濟增長作用進一步提升。據中國內地統計,女性對GDP貢獻已逾50%。而在多數歐美國傢,女性對GDP貢獻更在60%或者以上。可以說,女性對經濟的發展,不是頂半邊天,而是頂大半邊天。

  職業女性消費能力普遍比男性高,西方暢銷書《女人不容小覷》(Why Women Mean Business)的作者Avivah Wittenberg-Cox研究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作出的購買決策高達80%,這不僅僅包括日常用品、衣物、電器或化妝品這些消費小項,更包括買房、汽車和投資金融產品等消費大項。例如在日本,該國就有超過2/3的購車決定權在女性,日本男人要駕駛什麼車輛,是由太太話事。西方那些深諳“Womenomics”(“女性經濟學”)之道的國傢和企業,往往也都在打女性的主意,奢侈品商場店、化妝品專賣店開到成行成市。

  對本港而言,如何進一步發揮女性市民的作用,以此提升消費和經濟?這個問題值得探討。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和各大機構考慮更多支援女性舉措,包括減輕女性工作、生活和養育子女上的負擔等。

  事實上,增加女性在辦公桌前的加班時間,並不符合企業發展乃至經濟效益。著名的《美國流行病學》(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期刊研究發現,每周工作55小時的員工,其智力解決問題能力、短期記憶和創造力,都比每周工作40小時的員工要低。

  英國女性經濟學傢瓊.羅賓遜夫人(Joan Robinson)認為如果公司重視員工加工,會令“隱蔽性失業”(Disguised Unemployment)問題加劇。“隱蔽性失業”指的是企業忽視生產力、重視工時,就會出現三個人的工作,五個人做的人浮於事、冗員過剩的情況,企業長久下去,將面臨競爭力下降,甚至破產、倒閉的結局。

  故此,本港要增加消費,建議特區政府和公營機構可率先作出表率,減少加班,讓女性有更多的消閒時間去消費,以及增加、優化幼兒照顧、兒童托管、傢長支援等服務,可能比采取其他刺激消費措施更加有效和直接。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