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第二度会面,引发海内外强烈关注。双方都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指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是两岸关系走向好的方面的共同根基、共同认知,只要外部势力不介入,两岸中国人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有能力也有智慧来自己解决海峡两岸的分歧和冲突。会面释出的坚持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讯号在岛内反响热烈,各界纷纷要求民进党当局应抓住机会积极回应大陆善意,促成两岸尽快“春暖花开”。然而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逆势而上,大肆任用“台独”立场鲜明的政客组建执政团队,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势必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北京 李牧野

赖清德新团队“贴美谋独”,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图为2023年8月,台湾岛内60多个政党和团体共同组成“反台独反介入联合行动”抗议赖清德窜美谋独(图:台湾《两岸犇报》)

赖逆民意而上

强力主导组建“老独男”执政团队

赖与民进党虽获得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利,但已沦为“双少数”,仅获得4成台湾选民支持,“立法院”仅有51席次,少于国民党,凸显民进党当局过去八年施政并未获得多数民众认可,只能依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制缺陷(即只有一轮选举,候选人获得相对多数选票即可获胜)和较大的深绿基本盘险胜过关。选后,岛内多项民调显示,近六成民众期待赖能知所进退,由蓝绿白组成跨党派“联合政府”。

但赖一意孤行,坚持选用其任“行政院长”时的秘书长、前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和前“文化部长”郑丽君“组阁”,大肆选用“新潮流系”“南流”的“台南帮”“高雄帮”掌握核心部门,如由陈菊爱将、前高雄市“立委”刘世芳掌控岛内第一大部门“内政部长”、由前台南市秘书长李孟谚出任资源最多的“交通部长”、由赖竞选时期“信赖台湾之友会”负责人陈金德担任工程会主委、由前高雄市教育局长郑英耀担任“教育部长”、由前台南地方检察院负责人郑铭谦担任“法务部长”。在高度强调专业性和政务经验的财经领域,赖刻意打破政务官选拔传统,执意从绿营“新境界文教基金会”和身边亲信中选用亲绿产业界人士掌管“经济部”“国发会”和“金管会”。

赖一味任用旧部故友、赤裸裸打造“赖系近卫军”的做法引发岛内各界强烈批评,台媒痛批赖罔顾民意、一意孤行,打造的根本不是所谓的“民意大联盟”和“行动创新内阁”,而是“绿到出汁”的“报恩内阁”,是典型的“一人高升,‘台南帮’和‘高雄帮’鸡犬升天”。

相较于蔡英文2016年初上任时选择无党籍林全、留用部分蓝营人马组建“老、蓝、男”内阁,处于“双重少数”弱势地位的赖反而展现凛冽强势作派:一方面是其性格使然,素有民进党内“孤鸟”之称的赖,性格倔强孤傲,绝不轻易妥协,胜选后偏爱身边人、自己人,可充分贯彻执行个人意志,确保赖式路线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则是面对“朝小野大”政治生态的深远布局,赖选用的“行政院”院长卓荣泰个性圆融、擅长协调,副手郑丽君长于政策论述,能有效应对“立法院”蓝白质询和议题杯葛,破格提拔资历尚浅的郑铭谦掌握“法务部”,则是看中其坚决侦办新竹市长高虹安和宜兰县县长林姿妙等蓝白大将的“打手”特质,通过掌控整个检察、调查与警察系统对蓝白形成强烈威慑,为赖顺利施政保驾护航。

沿用前朝“国安”人马

意在延续“贴美抗中谋独”路线

此次人事任命中,各界高度关注赖的涉外、安全与两岸部门负责人选。据台绿媒“自由时报”报道,赖将基本沿用蔡英文时期的涉外、安全与两岸人事团队,具体职位有所微调,如“国安会”秘书长将由“外交部长”吴钊燮转任、“国安”局长蔡明彦续任、“国防部长”由“国安会”主委顾立雄转任、“外交部长”由林佳龙出任、陆委会主委则由海基会副董事长邱垂正接任,由前“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担任海基会董事长。

这种人事布局实际上折射出赖的无人与无奈困境。赖在2020年“大选”绿营初选挑战蔡失败后,接受与蔡搭档,实则是接受蔡就近看管,虽然通过筹组读书会等方式结识笼络了一批人,但在涉外、安全和两岸领域仍缺乏资历深厚、能力可用的亲从。加之美国对赖“务实台独”标签一直持不信任态度,动辄敲打警告,反而“欣赏”蔡不违美意志、不轻易“暴走”的“贴美抗中谋独”路线,因此赖胜选后只得留任蔡系人马以向美表忠心。

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岛内媒体对赖任用绿营内部两岸立场相对较为灵活的郑文灿和“知陆派”邱垂正直接负责两岸事务有所期待,甚至部分媒体还称这是向大陆释出善意,有助于“两岸春暖花开”。事实上,两岸能否“春暖花开”关键仍在于赖未来的两岸路线能否有实质调整,若其仍不对“九二共识、两岸一中”“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积极表态,两岸不可能有“春暖花开”。

事实上,两次被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的萧美琴未来将在台涉外、“国安”和两岸事务中扮演真正操盘手角色,其与吴钊燮、顾立雄等“独味”十足的顽固分子将组成前所未有的激进鹰派团队,将更紧密与美配合,确保与美“同向共频”,坚决贯彻美对台“不对称”战略、全力强化台全民防卫体系,在美有需要、有授意时激化两岸对抗,并从中牟利。

“去中华化”的“文化台独”

将成为赖上任后施政重点

4月6日,赖公开宣称,上任后的三件任务是“重建‘国家’,改造社会、洗涤人心”,声称将让台湾民众认识到“自由需要付出代价”,引发岛内哗然,痛批赖上任将导致台湾重现“白色恐怖”。事实上,赖深知上任后不可能真正推动“法理台独”,无法真搞所谓“制宪建国”,因为这将直接触及中国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红线,也会引发美国不满。但面对其背后的“台独基本教义派”,赖必须有所作为才能获得这批死忠分子的持续力挺,因此选择在教育文化和社会认同领域大力推进“文化台独”就成为必然选择。

事实上,相关研究发现,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所推动的“文化台独”举措与李登辉、陈水扁相比,已从“去中国化”深化至“去中华化”,前者重在改变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两岸同属一国”的认识,促成相当多台湾民众将“中国人”与“台湾人”身份认同对立起来,更多强调“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后者则重在影响台湾民众对“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台湾人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认同,更多强调“台湾文化包含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构成台湾文化的要素之一”。候任“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在蔡时期担任“文化部长”时通过相应法案,全力推动“文化去中”,典型如将普通话(台湾称“国语”)地位降低至台湾若干“官方语言”之一,与闽南语(台湾称“台语”)、客家语并列。蔡“文化台独”政策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岛内有民调显示,2023年台民众认同“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比例由2008年的75.4%下降至57.5%,台湾青年群体认同比例更低。

此次赖升任郑丽君担任“行政院”副手,就是要利用郑擅长的政策论述和协调能力,有效整合台湾教育、文化、公营媒体等各类资源,以“转型正义”为名,全面深化“自我身份认同”,极力塑造所谓“台湾民族主义”,与中国大陆所强调的“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形成尖锐对立甚至是激烈对抗,最终完成其“台独”工程建构。据台媒报道,台行政部门已经布局在台湾防务部门推动“军队转型正义”,“台独”顽固分子顾立雄上任后势必加力推行,促成被绿营视为“最后堡垒”的台军全面“绿化”。

当前岛内政治生态与民心民意已发生深刻变化,“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多数民众期待两岸正向交流互动的强烈诉求、渐趋浓烈的“疑美”氛围将对赖“贴美谋独”行径产生强烈制衡。而中国大陆不仅保持了持续向好向上的发展势头,更显现出稳步推进“反独促统”工作的决心、耐心与慧心,尤其是此次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后两岸各界再度掀起交流合作高潮,显示中国大陆完全有能力稳控台海局势,积极塑造更有利态势,力促两岸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最终实现统一。

(作者系北京正奇经纬智库特约研究员,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5月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