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广州报道
2023年,广州绿债发行数量实现超5成增长。
据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末,广州地区累计发行各类境内人民币绿色债券1820.72亿元,同比增长28.64%,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超190只,同比增长49.24%。其中,累计发行的境外美元绿色债券为15.4亿美元、境外人民币绿色债券18.7亿元;各类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1259.01亿元。对比2023年9月末,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增长7.32%,发行数量增长7.65%。
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黄志海表示,2023年,广州地区发行绿色债券数量全国占比约13.6%,发行数量持续排在全国各城市前列。此外,广州地区绿债投向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与广州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吻合,绿债资金较好地支持了本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金融机构对绿色债券发行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地方法人机构加入到发行绿色金融债的行列,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补充流动性。
绿债发行数量同比增长超5成
具体来看,2023年全年,广州地区共发行65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403.55亿元,较2022年发行规模同比减少7.47%,发行数量却增长51.16%。
黄志海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较上一年度有所回落,但企业发行的热情仍然高涨,绿色债券发展势头向好。在目前不断推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各项政策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背景下,绿色债券依然是广州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绿债发行场所来看,2023年广州地区绿色债券发行场所以中国银行间交易协会为主,全年共发行22只绿色债券,规模合计181.58亿元,占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的45%;在上交所发行绿色债券15只,规模为102.89亿元,发行规模上位居次席。在深交所发行绿色债券25只,发行数量最多,规模为90.38亿元。
从券种类型分布来看,2023年广州地区发行绿色债的券种类型包括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绿色金融债、绿色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券种类型较为丰富。
其中,基于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在存量资产盘活、产品创新中的灵活度中具有显著优势,该券种为绿色债券的发行主力,全年共发行37只,占绿色债券发行总数的56.92%,规模达132.81亿元,占绿色债券总发行规模的32.91%,发行规模及数量均位居首位。
得益于多项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推动,银行机构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并积极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扩充资金来源,以满足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虽然广州地区绿色金融债发行数量较少,但发行规模占比达24.78%,位居券种类型的次席。绿色资产支持票据全年共发行11只,占比16.92%,规模共计26.18亿元,占比6.49%。
首次在澳发行地方政府绿色债券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广东省共发行4只资金使用于广州地区的地方政府债,规模共计64.46亿元,占比15.97%。其中,在澳门市场成功发行的2023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首次在澳门发行的绿色债券。同时,该笔绿债也是全国首笔基于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标准发行的省级地方政府境外绿色债券。
从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领域来看,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环保产业等领域。其中,资金投向最多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轨道交通、机场建设、水务等),总规模达93.77亿元。投向清洁能源相关领域(如:光伏发电、风电等)的绿色债券共有20只,规模共计77.47亿元,发行规模及数量均位居次席。此外,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及环保需求等多个因素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向好,2023年全年有22只绿色债券投向该领域,发行规模达71.6亿元。
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兼绿色低碳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傅京燕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绿色债券有力支持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多元化金融业态,是广州绿色金融赋能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总体来说,2023年度,广州绿色债券的发行数量保持稳健增长,广州绿色债券发行场所以中国银行间交易协会为主,包含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绿色金融债等多种丰富的券种类型,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力盘活存量资产,持续推动绿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此外,地方政府首次在澳门发行绿色债券,扎实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互联互通。
事实上,2023年广州市在鼓励绿色债券发行上做了不少工作,如计划筹建广州绿色债券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推动培育绿色债券企业与项目库,帮助发债企业提升发行效率,降低相关成本,建立绿色债券数据统计制度;又如发布《广州市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发债项目的绿色认证费用给予补贴等。
傅京燕向记者表示,今后广州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可以进一步探索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促进产业创新和区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结合,积极对接国际绿色经济标准,为绿色金融促进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广州贡献。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