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叶顺亮 谢辉 记者 朱鼎兆)“小学生的文化,博导的水平”,这是淮安市洪泽湖博物馆原馆长裴安年的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秉着对文博工作的兴趣和热爱,裴安年从农具厂一名普通工人,到研究洪泽湖文化的“天花板”,一路走来用了40年时间。他累计发现各类文化遗存128处、文物点237个,被称为洪泽湖文化的“活字典”。近日,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裴安年同志江苏“最美基层干部”。
1983年,洪泽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秉着对文博工作的兴趣和热爱,还是农具厂工人的裴安年向有关部门毛遂自荐,之后被调至县文化部门专门从事文博工作。他一边学习掌握文博工作专业知识,一边对各乡镇的文化遗存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跑遍了洪泽的犄角旮旯。他调查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存,将本地早先记录的人类生活年代向前推进了两千余年。
裴安年不仅记录了洪泽湖大堤每一块碑刻和石刻的位置和内容,还为这些碑刻和石刻建立了完整的记录档案,他寻获的1945年淮宝县所立的“保民生安全碑”,填补了红色教育类碑刻的历史空白。
裴安年根据多年的考察成果,阐述了洪泽湖大堤的文化历史脉络以及与大运河的关系。此后,裴安年整理洪泽湖大堤相关文史资料10万余字。2014年6月,随同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洪泽湖大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