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以來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持續偏高,多地入冬推遲。不少公眾有疑問:今年是否會是暖冬?

  在中國氣象局昨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傢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10月全國平均氣溫12.2℃,較常年同期偏高1.6℃,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東北地區大部及山東大部、內蒙古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2℃至4℃,內蒙古、新疆、天津和遼寧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高,有140個國傢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10月歷史極值。

  “今秋以來,歐亞中高緯度地區以緯向環流為主,我國受高度場正異常控制,西伯利亞高壓強度總體偏弱,冷空氣活動偏弱,造成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持續偏高。”賈小龍說。

  專傢表示,氣溫偏高、冷空氣偏弱對霧、霾天氣發展和農業生產等均有一定影響。近期,華北、黃淮等地出現霧和霾天氣。國傢氣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分析說,主要原因是近期華北地區上空以緯向環流為主、冷空氣弱。華北、黃淮等地處在高壓後部的弱氣壓場中,長時間盛行偏南風;同時伴隨高濕大氣、垂直逆溫結構及太行山和燕山山脈特殊地形作用等,造成京津冀區域持續嚴重霧、霾天氣。

  雖然東北大部、華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經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區入冬時間較常年偏晚,部分地區偏晚超過5天。賈小龍說,暖熱天氣可能導致土壤墑情偏低,影響農作物出苗和生長,不利於來年春耕春播;入冬推遲可能影響農作物生長季節和周期,不利於農業生產計劃和產量;暖熱氣候易導致農作物生長過旺且利於病蟲害越冬和繁殖,嚴冬雨雪災害和來年病蟲害風險增大。

  持續偏暖是否意味著今年是暖冬?厄爾尼諾對今冬氣候有何影響?

  國傢氣候中心3日發佈的氣候預測公報稱,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氣溫階段性特征明顯,前冬偏暖,後冬接近常年。“是否是暖冬,還要看氣溫能不能達到暖冬標準。”賈小龍說。

  監測顯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即將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受其影響,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對流層低層盛行異常反氣旋性環流,東亞大槽偏弱,東亞冬季風偏弱,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另一方面,異常反氣旋性環流有利於來自熱帶的暖濕水汽向我國南方輸送,配合冷空氣活動南下,容易導致南方地區降水偏多。

  “統計顯示,在厄爾尼諾事件背景下,冬季氣溫起伏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次數往往偏多,建議密切關註階段性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賈小龍說。文/新華社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