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月17日電  題:春天的守護者——一位獨龍族女孩的春節返鄉記

  新華社記者陳冬書、鄭博非

  從昆明出發,坐動車4小時;換乘大客車,在怒江大峽谷間穿行8小時;再搭小轎車,沿著山間公路行駛3小時,方能抵達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

  一路西行,再陡轉北上,在地圖上勾勒出一個直角,一頭紮入中緬邊境的高山峽谷深處。這是2022年第一次在外務工、23歲的獨龍族女孩肖花的返鄉路。

  返鄉之路,有人全力保障

  春節回傢,對於在外的獨龍族人,曾是一個不易實現的願望。

  肖花想起父母講述中從前的日子:以前交通不便,從縣城到鄉裡的路隻能靠馬幫,走上一星期才能到。遇到大雪封山便徹底斷瞭出路,每年與外界隔絕的時間長達半年之久。直到2014年獨龍江隧道貫通,情況才得以改變。

  如今,獨龍江公路蜿蜒在崇山峻嶺間,穿山過隧,總長約79公裡,歷經749個崎嶇而陡峭的轉彎。曾經一周的路程,現在隻需3小時便可到達。

  然而,2022年12月25日,大雪還是不期而至。正在返鄉途中的肖花接到瞭封路通知。

  大雪中的獨龍江公路。(獨龍江邊境派出所供圖)

  此刻的獨龍江公路,風雪交加,路面結冰,部分埡口處積雪已有半人高。

  為盡快搶通道路,當地民警、交警們扛著工具第一時間奔赴除雪保通一線——

  在積雪過厚的路段,他們俯下身子一鍬一鍬地鏟雪;遇到被困的車輛,他們彎腰弓背,齊力推車;車輪陷進雪地,他們就給車輪綁上防滑鏈,幫助駛離危險路段……

  8小時後,被困車輛陸續疏散,路政部門的裝載機開上公路繼續清理,道路終於恢復暢通。

  “春節前後正是下雪的高峰期。”獨龍江邊境派出所所長鄧湘河說,今年返鄉群眾增多,派出所的防寒衣物、防滑鏈等物資儲備比上一年翻瞭一番。

  “我們守護著獨龍江鄉群眾的回傢路,期待他們闔傢團圓,祝福他們過個好年。”鄧湘河說。

  返鄉之惑,有人予以分憂

  因封路暫住朋友傢的肖花感到身體不適,她懷疑自己“陽瞭”。

  她左思右想:如果現在回去,傳染給傢人怎麼辦?村裡現在能買到藥嗎?她撥通瞭傢裡的電話——

  “別擔心,村裡來瞭支‘背包隊’,給我們準備瞭充足的藥物呢。”肖花的媽媽在電話裡說。

  這支“背包隊”,是2022年底鄉裡為保障村民健康成立的。鄉村幹部、衛生工作者們背著防疫物資、宣傳材料結隊入村,為村民演示講解防疫措施,疏導緊張情緒……

  “背包隊”走遍全鄉6個行政村的40個村民小組。每次登門,他們都會帶來特制的“大鍋中藥”分給村民。

  獨龍江鄉中心衛生院的醫生正在為群眾接種疫苗。新華社記者陳冬書 攝

  “衛生院藥物儲備也同樣充足。按全鄉每人3天的藥量計算,足以覆蓋過節期間的需求。第4針疫苗也已到位1200劑。”獨龍江鄉中心衛生院副院長豐秀琴說,“不僅如此,每個村衛生室還配有血氧儀。”

  在這座偏遠的小鄉鎮,有人堅定地守護著村民的健康,保障他們平安過年。和傢裡通完電話,肖花安心多瞭。

  傢鄉之變,大傢共同守護

  馬上就要到傢瞭,肖花卻又擔心瞭起來:天色已晚,以往冬天走在村裡的鐵索橋上腳底會打滑,還要走幾百米漆黑的夜路。

  一進村,她驚喜地發現:鐵索橋被拆除瞭,旁邊新建瞭混凝土橋;通向傢裡的鄉間小路上,盞盞明燈散發出溫暖的光芒。

  “新橋更寬、更結實瞭。有瞭路燈,再也不用害怕走夜路瞭。”肖花說。

  圖為獨龍江鄉一號橋。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

  掛滿玉米的屋簷下,熱氣騰騰的爐火邊,肖花的父母為她端上一鍋漆油燉雞,這是傢的味道。久別重逢的一傢人開始一場圍爐夜話——

  2022年這一年裡,傢鄉悄然轉變:5月,村裡最後一個旱廁改為瞭水沖廁所;8月,新安裝的路燈照亮瞭鄉村路;國慶後,老鐵索橋被拆除,新橋正式通車……

  肖花更關心傢裡的情況。“我在外地打工一個月能賺四五千元,可以拿出一小半補貼傢用呢。”肖花自豪地說。

  “你別擔心,傢裡都好。我們種瞭30畝草果,光賣草果一年就掙瞭快兩萬塊錢。”肖花的爸爸說。

  2018年獨龍族整族脫貧後,村民們通過種草果、發展旅遊業等方式不斷改善生活。曾經“貧困孤島”的命運被改寫,獨龍族群眾牢牢守護著自己的幸福生活。

  冬日的獨龍江水猶如流動的翡翠,碧綠而清澈,那是希望的顏色。在愈發濃烈的年味裡,春天要來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