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醫生徐長珍2011年在賽伊達婦產醫院的新生兒室查房。新華社發(國傢衛生健康委供圖)
在他們的眼裡,病人無國界之分。
他們,是一群在異國他鄉譜寫大愛之歌的白衣天使。遠離親人,跨洲越洋,在60年的時間裡,先後奔赴76個國傢和地區救治患者,與41個國傢和地區的46傢醫院建立對口合作,共建25個臨床重點專科中心,填補數千項技術空白,培養醫療人員10萬餘人次,為受援國留下瞭一支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2023年,是我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一批又一批隊員,用精湛醫術生動詮釋“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在異國譜寫大愛之歌。
不畏艱苦
3萬醫療人員先後奔赴受援國
60年來,中國累計派出瞭3萬餘人次醫療隊隊員,隊員中超過2000人次榮獲受援國國傢級榮譽。
“七八個病人擠在一個大房間,不分病種,沒有專門的護士。”2011年6月,第24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長、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盧建林剛到坦桑尼亞桑給巴爾時發現,這裡缺醫少藥,手術室設備陳舊,甚至沒有消毒設施,開展手術的條件非常有限。
盧建林帶領醫療隊迎難而上——在完成大量艱辛的前期工作後,2012年9月成立中國醫療隊微創外科中心,引進先進的微創外科設備和技術,大幅改善手術室條件,提高手術治療水平。截至2013年3月,全隊共完成門急診8萬餘人次,住院1萬餘人次,各類手術近1萬人次,針灸1萬餘人次。
據瞭解,當前,中國援外醫療隊在全球56個國傢110餘個醫療點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偏遠艱苦地區。瘟疫、戰亂時有發生……
“連續兩天,整個國傢就像炸瞭鍋,槍聲、爆炸聲、哭喊聲不絕於耳。我們駐地在貧民區,是騷亂最嚴重的地方。”2016年9月19日,剛果(金)發生騷亂。第17批援剛果(金)醫療隊隊長王俊輝將女隊員撤離到剛果(佈)避難,所有男隊員毅然選擇堅守。
剛果(金)是非洲面積第二大國,由於政局動蕩,醫療隊隊員需要在槍林彈雨中堅守醫療一線。“直到飛機降落祖國大地的那一刻,我懸瞭兩年的心才落下來。”王俊輝回憶。
甘於奉獻
50餘名隊員長眠在異國他鄉
60年一個甲子。1963年,應剛獨立的阿爾及利亞政府邀請,我國首次派遣援外醫療隊。
60年來,中國援外醫療隊遠離親友奔赴受援國,共有50餘名隊員長眠在瞭異國他鄉。
1975年8月,埃塞俄比亞加木戈法省發生嚴重災情,第1批中國援埃塞俄比亞醫療隊隊長梅庚年率醫療隊奔赴災區,返回途中發生車禍,不幸以身殉職,年僅51歲。為瞭紀念他,當地一傢兩代人義務為其守墓幾十年。其子梅學謙繼承父親遺志,於1998年8月至2000年9月參加瞭第10批援埃塞俄比亞醫療隊。
2014年3月,非洲暴發嚴重的埃博拉疫情。之後幾個月,幾內亞的埃博拉疫情愈加肆虐,感染人數激增、病死率高,很多國傢的援非醫療隊紛紛撤離,甚至連“無國界醫生”都停止向幾內亞派出醫療志願者。
即便如此,作為中國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隊長的王振常,8月16日帶領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毅然踏上征程,開展瞭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醫療保障工作,不僅提升瞭中幾友好醫院的學科建設水平,還為當地培訓瞭1600多位公共衛生師,促進瞭幾內亞的基本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
曾經4次參加援外醫療隊的天津市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佟玲,積極支持援外醫療工作,甚至動員丈夫一起去非洲援外。不過,夫妻倆並不是去同一國傢,佟玲去加蓬,丈夫去剛果(佈)。在赴加蓬的弗朗斯維爾期間,佟玲帶領14人的援外醫療隊救治瞭大量患者。每每面對重見光明的非洲患者眼含熱淚表達感謝時,佟玲都感到很欣慰。
救死扶傷
累計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
據統計,我國援外醫療隊累計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
從事兒科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31年的郎志存,有過兩次援外經歷。他代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參加第16、17批和第23批援貝寧醫療隊,4年診治門急診患兒9380人次,住院患者8413人次,搶救危重患兒2017人次,同時開展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藍光治療、新生兒窒息復蘇術和兒童心肺復蘇術等業務,還借助針灸這一中國傳統醫療技術令當地百姓受益。
盧旺達,位於非洲中東部的東非高原上,素有“千丘之國”之稱。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外科主任李俊升,2007年8月開始支援盧旺達,十載時光,6次奔赴,為馬薩卡醫院建立外科病房和手術制度,開展後腹膜巨大纖維瘤切除等手術,填補瞭當地技術空白。10年間,他累計診治患者1.2萬人次,完成手術共2000多人次,救治危重病患200人次。
“在多米尼克,心血管疾病多發,過去一直沒有本地的心血管醫生,心血管病患者主要由內科醫生診治,不僅存在誤診和漏診現象,治療效果也不理想。”作為中國援多米尼克醫療隊的一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德熙於2019年赴多米尼克工作,幫助當地創立瞭首個心血管專科;開展瞭多項首例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三次參加多米尼克總理主持的新冠病毒防治特別工作會議。
大愛無疆
贏得當地百姓的敬重
從1964年至今,中國一共派出瞭33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他們克服種種困難,為當地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1975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的徐長珍,內心特別想做一位像白求恩一樣的大夫。正因如此,1993年、2000年、2007年、2010年,她先後4次受組織派遣到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工作,4次被評為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7年多來,她和隊友們共治療婦產科門診病人3萬餘人次,住院病人及產婦近7萬人次,開展手術1.5萬餘臺次,搶救危重病人780多人次。
每次在即將結束援外工作的前兩三個月,當地百姓就會陸續去看望徐長珍。一位住在馬斯卡拉的老媽媽,在兒子的陪同下來看望她,“我患子宮脫垂40多年,是徐大夫治好瞭我的病,我才能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能用自己的醫學知識為當地百姓解除病痛,是醫者的初心和使命。”這是每一位援外醫生的夙願。中國醫生對生命的尊重,贏得瞭當地百姓的敬重和信任!
(本報記者 金振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