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南屯昌6月29日電(陳英清)這是檀香、那是益智......現年91歲的鄭道錦在傢中藥園向記者介紹南藥的種類與藥效時,興致勃勃。鄭道錦種植南藥六十餘載,期間采種、育種南藥藥種近千種。近日,記者走進鄭道錦傢中,探訪他與南藥的故事。
“1956年,廣東省舉辦中藥培訓班,我被抽調前往學習中藥材的栽培。”鄭道錦說,學成歸來後,他被分配到屯昌縣農業局,在屯昌烏坡鎮美華村建科研站,劃8畝平地作標本地試種中草藥,負責將野生藥材變傢種的試驗和馴化工作。“至此,我與南藥結緣。”
20世紀60年代末,中央提出發展南藥產業,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福建等地所產的中藥材被稱為南藥。
1961年,屯昌縣在烏坡藥材站建藥材學校,培養種藥員、藥劑員、中醫等人才,鄭道錦在學校擔任教師。兩年後,學校改為屯昌藥材場,鄭道錦任技術員,一待就是20餘年。
在藥材場期間,鄭道錦為采集引進藥材標本,足跡遍及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福建等省份。期間遇到不認識的藥材,鄭道錦就采集回來查閱書籍、請教專傢,通過學習他掌握越來越多知識,同時這份工作也讓他愈發著迷。“當時是帶著幹糧早出晚歸進深山、下山溝,聽到別人說哪裡有藥就去找。”鄭道錦說,采藥路上時有意外發生,他遭遇過山豬等猛獸攻擊、不慎摔倒受傷、毒蟲侵擾......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被毒蛇咬傷,“當時被咬後很害怕也很疼,但好在及時尋到草藥治療。”
談及有沒有想過放棄尋藥時,鄭道錦笑著說:“這是祖宗幾千年留下來的寶貝,我自己也很喜歡南藥,如果不能讓其存續與發揚,那我們就是罪人,所以再辛苦也值得。”
在藥材廠期間,鄭道錦采種、育種藥種近千種,將海南大部分野生南藥藥材和周邊省份部分南藥藥材收入其中,使之成為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南藥種植場之一。除此之外,他還改進藥材的栽培技術並推廣。“檳榔樹原先要10年左右才開花結果,但我們通過育苗、施肥管理、調整種植空間比例等方法進行試驗,使檳榔樹開花結果的時間縮短近半。”鄭道錦說。
“我每天都會到園裡照看南藥,它們就像我的孩子。”退休後的鄭道錦在自傢藥園裡種植南藥200餘種,放眼望去,園中南藥長勢喜人。鄭道錦說,園中有從越南、印尼等國外及國內引進的珍貴藥材。目前野外南藥越來越少,他擔心個別南藥在野外滅種,因此在傢裡種植保護南藥。
鄭道錦感慨,種植南藥快一輩子,現在年紀大瞭,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會繼續守著藥園裡的南藥。現在南藥發展事業接力棒也傳到兒子鄭立平手中。
近20多年來,鄭立平通過種植野菜,發展食品產業推廣南藥。他介紹,未來將整合資源,進行南藥育苗、加工、種植,深度挖掘南藥資源價值,發展南藥事業。他亦呼籲相關部門對於南藥發展給予更多支持。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