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6月22日電(記者嚴勇)在一臺顯微CT設備前,穿白大褂的劉煜儼然一位醫生,隻不過他要面對的不是病人,而是穿越5億多年歷史的古生物化石。

  將CT掃描應用在寒武紀化石研究上,劉煜做出瞭探索。

  劉煜今年43歲,2016年從德國歸國後在母校雲南大學工作,目前擔任教育部“雲南重大生物演化事件及古環境”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中方副主任、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長。

  圖為在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梅樹村地區發現的一塊化石,黑點為一種名為軟舌螺的古生物。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前段時間,由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運用顯微CT斷層掃描等先進技術手段,給寒武紀節肢動物——等刺蟲拍出瞭多張較為完整的CT片,為學界研究節肢動物的早期演化提供瞭新的形態學證據。

  “就像是醫院給病人拍CT一樣,我們給化石拍CT,通過X光穿透石頭後,把保存在石塊表面和內部的信息一並提取出來,經過計算機處理得到接近完整的三維信息。”劉煜說。

  早在德國學習工作期間,劉煜就對澄江化石做瞭CT掃描的嘗試,摸索出一套可以清晰呈現澄江化石微米級別的三維細微結構的技術路線。“以前無論用針修還是畫圖等方法,都隻能從化石表面看到二維的信息,通過顯微CT技術可以呈現出近乎完整的、三維立體的動物。”他說。

  2006年,26歲的劉煜遠赴德國烏爾姆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三年後,博士畢業的他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從事教學研究工作。2016年上半年,劉煜通過瞭德國教育系統最高級別的教學及科研考核,具備在德語區任一高校申請終身全職教授的資質。

  但劉煜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回國。

  圖為在雲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拍攝的奇蝦化石。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這一年9月,劉煜從德國回到母校雲南大學,擔任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對他來說,這個團隊並不陌生,有一直支持自己的老師,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發現者——侯先光研究員,還有昆明周邊非常豐富的寒武紀化石資源。

  “這些都是吸引我回國搞研究的主要因素,讓我很心動。”劉煜回憶。

  劉煜將當時國際生物學研究領域中最前沿的熒光顯微鏡、電子掃描顯微鏡和顯微CT等先進研究手段和方法,引入澄江動物群化石標本的研究當中。

  利用顯微CT掃描結合計算機三維建模和虛擬切割技術,不僅可以觀察到被圍巖包埋或被動物化石的其他結構覆蓋的、用鋼針手工處理難以展露的精細構造,詳細瞭解寒武紀早期各種動物的形態細節,而且還最大限度保護澄江化石的完整性,使它們在研究過程中盡可能少地遭受人為破壞。

  侯先光說,顯微CT技術讓曾經嵌在石頭當中的標本從二維變成瞭更加立體直觀的三維,從化石上提取的信息量也比原先的30%提升瞭2-3倍。

  2016年,劉煜團隊報道瞭呈三維立體保存的2毫米無節幼蟲類節肢動物的最早化石記錄。在澄江化石群長達30多年的研究歷史中,這樣的研究尚屬首次。

  先進技術的運用讓澄江化石研究從以往的廣度轉向深度發展。2021年11月3日,團隊憑借“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劉煜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最近,劉煜剛剛結束為期三周的英國學術交流活動。他說,讓國際同行紛紛點贊的是,中國在古生物研究方面不僅有一流的材料、設備和學術環境,還形成瞭具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的老中青人才梯隊,正持續產生原創性學術研究成果。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