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根”屬於植物學名詞。土壤裡的根系固持本體,吸收儲藏養分並輸送養分,具有吸收貯藏、輸導和合成功能。“魂”最早是道傢和中醫的基本概念。本義指“靈魂”,指附在人體內的精神,引申義指國傢、民族的內在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以根和魂比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動形象、意義深遠,強調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也充分彰顯中華文明具有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的突出特性。

正如植物的根系深深紮根於土壤之下,能夠吸收大地營養,形成“吸收—貯藏—輸送—合成—繁殖”的生命循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其“主體性、內生性、內源性”的特質與功能,使中華文明在誕生之初就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生命循環系統,有力保障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根包含根尖結構、初生結構和次生結構,根尖是根生長、延長、維持生命活動最旺盛的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如同中華文明的根尖,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與時俱進,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不斷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保障中華文明的創新性。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根系發達,既有主根系,又有須根系,但都歸統於主根系,展現出突出的統一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華民族具有強烈的共同體意識,國傢統一永遠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堅持國土不可分、國傢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並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系的博大與發達,使中華文明這棵參天大樹即使歷經風雨,依然挺拔矗立、充滿生機。

作為生命體,魂固才能神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彰顯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賦予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從古至今,中華文明始終開放包容,既豐富自身,更饋贈他人,孕育出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和平氣象。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與和平性涵養和鑄就瞭中華民族崇尚和平、親仁善鄰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品格。中華文化基因在中華民族誕生、延續、傳承、發展過程中,塑造瞭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推動中國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歷史和實踐證明,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華文化提供瞭豐厚的文化滋養和強大的精神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生命血脈、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保持中國特色的“定海神針”。根深才能葉茂,有魂才能屹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的百年歷程中,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瞭強勁的文化動力。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繼續堅定文化自信,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