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譚潔文  圖/受訪者提供

“大傢好!我是古建鬥拱王爺爺,今天我們結合現場學習一下古建築的屋頂……”視頻裡,73歲的王永先站在有一千年歷史的太原晉祠聖母殿旁,向全國網友講解這座古建築的屋頂構造。他穿著熨燙平整的深藍色中山裝,戴著黑框眼鏡,頭發精神地梳到腦後,語調鏗鏘有力,不疾不徐。

這可不是一段普通的古建築教學視頻。在抖音平臺,王永先錄制的《零基礎開始學習古建築》短視頻合集,共獲得超160萬次播放;他的抖音賬號“古建築鬥拱學堂”粉絲超過10萬,為古建築這個冷門領域帶來瞭不少流量。

在王永先的努力下,地處偏僻已有幾百上千年歷史的古建築通過短視頻傳播煥發勃勃生機。王永先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得懂古建築,愛上古建築。

以解讀鬥拱開路

什麼是鬥拱?鬥拱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建築結構,位於立柱和橫梁的交接處,從柱頂上“探出”一層層弓形的承重結構,為拱;拱與拱之間墊上方形木塊,為鬥,合稱鬥拱。

和現代建築不同,古建築主要靠木頭構架而成,結構復雜,構件多樣,提升瞭這門學科的學習門檻。宋代《營造法式》是流傳最廣的古建技術專著,由於它使用瞭文言文,書中繪制的工程圖和名詞術語晦澀難懂,外行人讀起來並不容易。“當年梁思成先生剛剛拿到這本書時,也說這是一本天書,很難讀得懂。”

在王永先看來,要讓更多人開始瞭解冷門的古建築知識,鬥拱結構是一個合適的突破口。“我覺得鬥拱是古建築最常見的結構,從鬥拱的學習慢慢循序漸進、逐漸擴大,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就能掌握古建築的一些營造特點。”就這樣,王永先有瞭“鬥拱爺爺”的稱號。

為瞭讓網友們更直觀地瞭解鬥拱結構,王永先專門制作瞭一套可拆卸的1/15木制鬥拱模型——這套模型按照古建築真實結構比例和榫卯關系,用古建築的營造手法制作而成,可以從頂部拆卸到底部,再一件件組裝上去。在拆卸過程中,王永先會把每個構件在鏡頭前360度展示。

“我們瞭解一座古建築,最好的方法就是解剖它。這就像瞭解人體一樣,你想知道人體裡的骨骼血管,解剖人體就明白瞭。”

這套鬥拱模型看起來小巧,卻花瞭王永先不少心血。他不是專業木匠,隻能自己找一些廢舊木料刨一刨鋸一鋸,時常把手磨出泡劃出血,花瞭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才做成。從事瞭多年的古建築修復工作,王永先對這些傷口毫不在意,“這在工作中都是難免的。”

鬥拱模型帶來的教學效果奇佳。看瞭講解視頻的粉絲告訴王永先:“我以前一直都沒有弄明白的問題,經過老師講解,茅塞頓開。”發出這樣感慨的人,有些是古建築愛好者,有些甚至是建築專業的學生。

與古建築的緣分

王永先能得心應手地繪制鬥拱模型,得益於他三十多年的古建築修復經歷。

他與古建築的緣分從記事時就開始:生長於古建築之鄉山西,小時候走親戚、去鄉下玩,幾乎每個村每個鄉裡都能見到古建築。“上天和老祖宗對山西好像特別眷顧,這裡有超過28000處古建築的遺存。”王永先自豪地說道。

幼時的王永先分不清這些古建築哪些是宮殿、戲臺和佛寺,隻跟著長輩統稱它們為“大廟”。小時候去山西朔州遊玩,經過始建於唐高宗時期的崇福寺,他隻覺得“這個廟挺壯觀的”,看到這座寺廟的梁架歪散傾斜,“我當時想,這麼大的廟,要是倒塌瞭有點可惜。”

20世紀70年代初,他加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通過學習中國古代建築史等專著,王永先發現自己身處歷史的富礦中。“隨便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廟’,都可能是八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建築。值得我們文物工作者花大力氣保護它、弘揚它、研究它。”

加入工作之初,王永先參與瞭山西全省的文物普查。一個鄉一個縣地跑,地毯式地進行瞭七八次文物普查,基本摸清瞭古建築的傢底。普查工作讓他意識到古建築修復工作的緊迫性:古建築並不是一件單件的文物,而是由幾百上千件文物復合組成,這些文物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附著於文物建築這一載體之上,由歪歪的梁架支撐著。“你如果搶救下來,這方面的歷史、文化也就保存下來瞭。一旦整座建築毀瞭,就什麼都沒瞭。”

然而,修復一座古建築並不容易。修繕前,王永先要對古建築進行測繪:建築整體的正立面側立面、梁架的解剖圖、每個構件的長寬高和裂縫寬度,都要親手測量繪成草圖,為接下來的修繕工作作準備。由於條件有限,王永先時常靠著一把兩三米高的木梯爬上梁架測量;若是遇到四五米高的古建築,他就靠著“飛簷走壁”的絕技,“像猴子一樣爬梁上架”。梁架上的灰厚達一兩寸,“經常一頭灰一頭土的像土地爺一樣下來,眼睛鼻子都分不清”。

遇到雨季,搶救古建築的工作就更為緊迫。1996年夏天,王永先收到瞭一份從山西晉城發來的搶險報告:受雨水連日沖刷,晉城澤州青蓮寺所在的土坡已經開始塌落,塌陷處離寺廟的基地僅有兩三米,“眼看著石塊往下塌瞭,發出嘩嘩的聲音”。寺廟裡還放有極具歷史價值的唐代彩塑。王永先連夜驅車趕到現場,監督工程隊把塌毀的地方用泥土回填夯實。在現場待瞭三四天,看到險情得到遏制,心裡才松瞭一口氣。

沒有圍墻的課堂

2000年,王永先從山西文物局退休,閑暇時在大學教授古建築課程,也主導或參與瞭一些相關學術著作,出版瞭《唐五代木構建築實例》《山西古代彩塑品賞》等書籍。按照讀課本、看PPT的傳統授課方法講授《營造法式》時,有許多學生反映記不住構件的結構。“講瞭半天,好多對不上號。勉強記住瞭,但是這個構件的華栱在哪?結構起什麼作用?這些都記不住。”

看見短視頻和直播在全社會風靡,王永先想到,是不是該改變傳統的古建築教學方法,嘗試用短視頻的方式授課?借助短視頻的傳播力,是不是能讓更多人瞭解古建築這門學科?

在學生和女兒的鼓勵下,王永先創建瞭古建築空中大課堂。在短視頻裡,王永先結合古建築文物現場、自己制作的構件模型和現場繪制解剖透視圖,為無法親臨現場的網友科普古建築知識。這個“空中大課堂”沒有界線、沒有限制、沒有圍墻,讓更多年輕人和不瞭解古建築的人可以接觸到古建築知識。

系列視頻的傳播效果有點出乎王永先的意料。“一開始我是抱著嘗試的態度拍短視頻的,幾分鐘一個視頻,鼠標點一點就上傳瞭,想不到一夜之間就有幾萬人觀看。”王永先坦言,這樣的傳播范圍遠大於傳統的專著和論文。

在拍攝視頻之餘,王永先還喜歡和粉絲互動,翻閱他們的留言。有的粉絲留言:“王老先生對古建築工作兢兢業業,70周歲還在工作,敬業精神可嘉。”也有粉絲表示,看瞭王爺爺的視頻後,對古建築產生瞭濃厚的興趣,還有傢長帶著孩子一起看,甚至越來越多人表示,希望大學增加古建築專業。

王永先對粉絲們的熱情既驚喜又欣慰。“這是對我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古建築文化傳播工作的肯定。我能夠為提振文化自信、傳播祖國偉大的古建築文化盡一點綿薄之力,感到非常欣慰。”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