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你來做檢查,不然下周你很可能就是昏倒後被抬進醫院瞭。”
3年前,28歲的施麥茹(化名)在一次例行體檢時被醫生告知得瞭酮癥酸中毒,經過一系列檢查後她最終確診糖尿病。在此之前,她對自己身體出現的問題毫無察覺。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最常見的糖尿病急癥。2021年,B站網紅博主“墨茶Official”就曾在切除腫瘤時發現罹患糖尿病,最後因酮癥酸中毒逝世,令人唏噓不已。
在貿易行業從業的陳洪傑今年34歲,半年前去醫院做檢查,陰差陽錯下他做瞭血糖濃度測試,結果顯示為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之一。但比施麥茹幸運的是,因為發現較早,在胰島素抵抗階段加以控制,有希望實現臨床逆轉,恢復到正常水平。
近年來,像施麥茹和陳洪傑這樣突然受到糖尿病困擾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11.9%,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2%,其中,Ⅱ型糖尿病是主要類型。糖尿病發生趨低齡化、長病程、並發癥多等特點。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內分泌功能紊亂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
長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導致眼、神經、腎臟和心血管等組織和器官的損害,進而出現一系列並發癥。因患病人數眾多且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糖尿病已成為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糖尿病多與不合理膳食有關
近日,國傢衛健委官網發佈的《成人糖尿病食養指南(2023年版)》(以下簡稱《指南》)顯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多與不合理膳食相關,包括長期高糖、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
的確,在確診前施麥茹和陳洪傑都過著非常不健康的生活。
在飲食上,施麥茹非常喜歡吃高油高糖、辛辣甜膩等重口味的食物。因為工作原因,她幾乎沒有時間運動,熬夜、作息不規律更是傢常便飯。“以前我經常抱著僥幸心理喝無糖奶茶、無糖飲料等,以為這樣不至於影響健康。現在想想,都是自欺欺人。”
而陳洪傑此前經常跟朋友打遊戲到深夜,結束後難免會來一頓啤酒燒烤助興。“我知道這樣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但總覺得自己年輕不會出事,現在想想真的很後悔。”
針對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養,《指南》提出8條原則建議,包括:一、食物多樣,養成和建立合理膳食習慣;二、能量適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預防消瘦;三、主食定量,優選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四、積極運動,改善體質和胰島素敏感性;五、清淡飲食,限制飲酒,預防和延緩並發癥;六、食養有道,合理選擇應用食藥物質;七、規律進餐,合理加餐,促進餐後血糖穩定;八、自我管理,定期營養咨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指南》強調,糾正不良生活方式,踐行合理膳食和積極運動,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發生、發展的有效手段,可幫助患者良好控制血糖,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並發癥發生,改善生活質量,節約醫療費用支出。
膳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核心
膳食管理和治療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指南》建議糖尿病患者應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
《指南》中提到,食物多樣是實現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基礎。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包含五大類食物:谷薯類、蔬菜和水果、動物性食物、大豆類和堅果、烹調油和鹽。推薦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營養素占總能量比分別為:蛋白質15%-20%、碳水化合物45%-60%、脂肪20%-35%。在保持食物多樣的基礎上,少油、少鹽、限糖、限酒。
主食多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響餐後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指南》建議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定量不宜過多,多選全谷物和低GI食物,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等低GI食物應占主食的1/3以上。另外,應養成先吃菜、最後吃主食的習慣,以便控制血糖。
同時糖尿病患者應培養清淡口味。每日烹調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克以內,食鹽用量每日不宜超過5克,註意限制醬油、雞精、味精、咸菜、咸肉、醬菜等含鹽量較高的調味品和食物的攝入。
不同證型、不同地區人群可“辨證施膳”
除瞭日常膳食建議,《指南》還提到瞭以“辨證施膳”為核心的中醫食養原則。針對不同體質糖尿病患者,選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藥物質食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中醫將糖尿病分為3類:第一,陰虛熱盛,表現為煩渴多飲,咽幹舌燥,多食善饑,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第二,氣陰兩虛,表現為倦怠乏力、心慌氣短、盜汗、自汗,口幹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酸膝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細弱;第三,陰陽兩虛,表現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酸膝軟,耳輪焦幹,多飲多尿,或浮腫少尿,或五更瀉,陽痿早泄,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按照中醫辨證論治原則,將日常膳食和傳統中醫養生食譜相結合。陰虛熱盛采用具有養陰清熱作用的食藥物質,如桑葉、決明子、蓮子等;氣陰兩虛證采用具有益氣養陰作用的食藥物質,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陰陽兩虛可選用山藥、茯苓、肉桂等。
《指南》還參考瞭不同地區的飲食實踐,根據各地食物資源和人群膳食特點,推薦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糖尿病患者適用的全天膳食食譜。
比如施麥茹所在的華北地區喜面食及畜禽類,蔬菜和水產類攝入不多。食譜遵循糖尿病患者食養原則,建議增加蔬菜及水產品的攝入,並按照四季分明的特點強調應季食物的選擇。
而陳洪傑所在的華南地區飲食特色主要是粵菜文化,最明顯的特點便是“食不可無湯”,湯料常采用食藥物質;其次,華南地區盛產稻米,主要以米為食,例如腸粉、河粉,以及蘿卜糕、米糕等各類精致糕點。食譜遵循糖尿病患者食養原則,建議患者主食定量,同時合理搭配華南地區各季特色食材。
健康生活,什麼時候都不晚
《指南》還建議糖尿病患者記錄膳食、運動和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科學規劃水平。
施麥茹在醫生的建議下創建瞭一個主食糖分記錄表,裡面記錄瞭她每餐吃的主食、攝入的糖分。“吃飯前我都會拿出記錄表看看今天有無超標,如果過量,那就克制一下;沒有的話,就稍微吃一點。”
剛確診時,施麥茹經歷瞭一段非常崩潰的日子,那段時間她為瞭控糖,幾乎不吃主食,也不敢吃任何高油高糖的食物,但是突然戒斷糖讓她內心非常煎熬,也很難堅持下去。“有瞭記錄表後,我開始合理規劃飲食,不再像之前那樣極端,這也讓我更容易堅持下來。”
《指南》還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在餐後運動,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鐘,中等強度運動要占50%以上,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對年輕人來說,比起身體承受的痛苦,糖尿病帶來的更多是心理上的壓力。施麥茹在與病友的交流中發現,大傢普遍擔心糖尿病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以及婚育。而陳洪傑在幾個月前也經常在“被迫接受”與“無法相信”之間反復橫跳。“雖然我還有機會實現逆轉,但是感覺身體就像一個已經損壞的車輪,往後一輩子我都需要註意血糖的控制,讓車輪不再受到損壞。”
“不過,健康生活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在女朋友的鼓勵下,陳洪傑開始改變生活規律,合理營養飲食,早睡早起,抓住一切間隙運動。“健康是一種積累,能少熬夜就少熬夜,能少喝一杯奶茶就少喝一杯奶茶,能多運動就多運動,哪怕隻有10分鐘呢!”現在,陳洪傑的血糖已經基本得到瞭控制。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糖尿病會有2-3年的潛伏期,在這個階段早發現早糾錯是完全可以實現逆轉的。”陳洪傑說,“許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對糖尿病的瞭解很少,總覺得患上糖尿病是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事情。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呼籲年輕人重視血糖,重視糖尿病。”
陳洪傑說,“隻需要平時多註意,多瞭解一些預防糖尿病的小知識,在註意的前提下規范自己的行為,盡量將自己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下,就會很大概率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對於每個人的健康生活來說也是一樣。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譚思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