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流行期間,老年人和兒童是脆弱人群,推薦嬰幼兒、兒童和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在每年流行季節提前接種流感疫苗。

  徐 駿作(新華社發)

  近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安居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協助老人開展健身活動。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傢,也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傢之一,如何實現健康老齡化成為全社會關心的重要話題。怎樣更好地保障老年健康、保障老年人有質量的晚年生活?本版今起推出“關註健康老齡化”系列報道,敬請關註。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4月的最後一周定為“世界免疫周”,以強調免疫接種對於減少疾病、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在今年世界免疫周來臨之際,由《健康報》《老年健康報》主導編寫的《老年人疫苗接種科普手冊》發佈,專傢將接種適宜疫苗列為老年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進老年健康預防關口前移

  “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20年的77.93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但老年人健康預期壽命不到70歲,說明老年人平均帶病生存時間將近10年。”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常務副會長齊平江介紹,中國約75%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43%的老年人有多病共存(2種及以上)。

  為推動健康老齡化相關工作,2022年國傢衛健委、全國老齡辦、國傢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指出,促進健康老齡化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久之計,提升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適老化水平,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推進老年健康預防關口前移。

  “天花是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而接種疫苗是預防天花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介紹,由於機體退行性變化、免疫功能下降等,再加上慢性病造成的身體機能下降等原因,老年人容易成為感染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我們過去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詮釋還不夠,為什麼說不夠呢?健康的生活方式,除瞭科學的進食、活動、休息,保持心情愉快等,還應該包括接種適宜的疫苗,這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加強老年人主動免疫,提升中老年人預防接種的積極性,是促進健康老齡化、實現高質量長壽的關鍵。”齊平江說,接種疫苗可通過預防感染減緩老年人慢性病的進展,降低慢性病並發癥等風險,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專傢介紹,衰老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生理過程,年齡增長所致的免疫功能下降,被稱為“免疫衰老”。

  “在人的一生中,免疫力處於從弱到強再從強到弱的動態發展過程。新生兒和嬰幼兒對很多疾病的免疫水平比較低,所以容易生病;從少年時期開始,隨著免疫系統不斷發展完善,人體的免疫力逐漸到達較高的水平;到瞭老年階段,隨著機體的衰老,人體的免疫水平又會逐漸下降,抵禦感染的能力也呈現下降趨勢。因此,‘一老一少’群體是免疫保護的重點人群。”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馮錄召表示,疫苗在預防老年人感染性疾病、降低疾病負擔方面能夠發揮重要價值,而我國老年人疫苗接種率還有待提升。一項研究顯示,成人流感疫苗接種率為10.97%,肺炎疫苗接種率為13.6%,帶狀皰疹疫苗接種意願為16.57%。另一項研究顯示,近57%的受訪者存在疫苗猶豫。

  “未來,希望進一步通過健康科普和健康促進教育,使老年人認識感染性疾病的危害,認識疫苗的價值,積極主動地接種疫苗,降低疾病的負擔,助力健康老齡化。”馮錄召說。

  老年人適合接種四種疫苗

  老年人適合接種什麼疫苗?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原所長孫美平介紹,目前,我國適合老年人接種的疫苗可歸納為四種: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及帶狀皰疹疫苗。

  “全球已有一些國傢為老年人提供免費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及帶狀皰疹疫苗接種,我國的北京市等地已多年為老年人提供免費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受到老年群體的歡迎,希望越來越多的地區能為老年人提供這樣的疫苗接種服務。”孫美平說,我國在為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方面,積累瞭一些好做法,希望這些做法在推動老年人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及帶狀皰疹疫苗的接種中得到借鑒與應用,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能接種疫苗嗎?

  “老年人常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病,在接種疫苗之前要做嚴格的問診和篩查,來判斷是否能接種相應的疫苗。”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主任劉兆秋介紹,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疫苗接種尤為重要,全球免疫策略一直把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作為優先接種疫苗的對象,建議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在社區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咨詢和接種。

  《老年人疫苗接種科普手冊》指出,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慢性病人群因其免疫力低下,更易患感染性疾病,也會加大慢性病管理難度,因此更需要接種疫苗,主動預防相關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由於頻繁接觸醫療環境,其暴露於病原體的風險增加,接種疫苗可降低相應疾病的感染風險。常見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如實體器官惡性腫瘤、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終末期腎臟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炎癥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癥、風濕性多肌痛、銀屑病、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1型糖尿病、血管炎和其他自身免疫/膠原結締組織病)等。

  科學選擇疫苗需綜合考慮

  “老年人在選擇疫苗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綜合考慮自身身體狀況以及疫苗的適用年齡、免疫程序、禁忌證、技術路線等內容後,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劉兆秋介紹,如需瞭解更多相關信息,如疫苗的保護效力、持久性等,可向專業醫學人士咨詢。

  專傢強調,老年人還要瞭解一些疫苗的常見禁忌證。每個疫苗說明書中均列出瞭疫苗成分,對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甲醛、裂解劑及抗菌藥物)過敏者,禁止接種該疫苗。發熱、急性感染期和慢性病急性發作期者,應待病情好轉或穩定、癥狀消退後再接種。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

  “疫苗到底安全不安全?接種後會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一些老年人接種疫苗時存在這樣的擔心。”劉兆秋說,疫苗作為生物制品接種到人體後,由於個體的差異或疫苗本身的特性,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而不良反應分為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疫苗的不良反應大多屬於一般反應,一般反應不會給人體造成嚴重傷害,屬於一過性的,比如一過性發熱、局部出現紅腫硬結,大多不需要做特別處理,老年人對此不必過度擔憂。

  劉兆秋介紹,異常反應指接種疫苗後對人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的情況,“這是極個性化的,而且概率極低。不管是一般反應還是異常反應,我國都有很好的監測系統,叫‘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系統’。而且所有的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觀察以監測其安全性。疫苗上市後,依然要進行臨床觀察。一旦發現某個疫苗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該疫苗的使用就會被叫停,所以從安全性來講,大傢可以放心。”

  “規范接種是確保疫苗接種安全的核心。建議組織開展相關業務培訓,指導基層預防接種人員開展老年人預防接種規范性培訓,確保疫苗接種的安全。”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表示,在促進老年預防接種行動方面,一些社區起到瞭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繼續通過多渠道開展健康教育,提高醫務人員和公眾對流感、肺炎球菌疾病、帶狀皰疹等相關疫苗接種的認知,使疫苗接種健康教育上升到健康促進層面,同時擴大成人疫苗接種服務渠道,常設成人疫苗接種門診,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種的便利性,推動解決老年人疫苗接種的“最後一公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