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駱香茹
隨著人類生存狀況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癥、血脂異常等生活方式疾病已成為人類面臨的主要“殺手”之一,不少國傢已經采用瞭多種方案積極應對,我國學者給出的方案則是——主動健康。“不同於疾病醫學采用的對抗式、修補式的‘右手’防禦策略,主動健康采用積極主動增強式、訓練式的健康幹預‘左手’進攻策略,是貢獻給全人類的原創性中國方案。”在近日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上,會議執行主席、國傢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主任李祥臣認為。
對於主動健康,會議執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也認為,主動健康有助於解決14億中國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主動健康與被動醫療“兩手都要抓”
主動健康的核心理念是圍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的目標,利用物理、心理等非藥物手段,對人體施加可控刺激,激發並提高人體自我修復和自組織能力,實現低成本可持續的健康保障新路徑,構建人類健康醫學新范式,開辟健康保障“第二戰場”。主動健康涉及復雜性科學、大數據和AI技術、生物科學、信息科學、新材料、中醫現代化等多個領域。
“在主動健康管理中,既存在不確定性也存在獨特的主動性。為瞭精準、科學地進行健康管理,就需要通過數學量化的方式探索主動健康的機理機制,加強相關研究。”青島大學教授崔利榮提出。
與此相對的概念是被動醫療。傳統的疾病醫學或者說被動醫療建立在還原論的基礎上,通過打針、吃藥、手術等手段防禦、治療疾病。而主動健康則建立在復雜性科學基礎上,認為人體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系統。主動健康采用物理、心理、營養等主動進攻策略,使人體提高健康力、生命活力,進而保持健康狀態。
疾病醫學的“右手”策略與主動健康的“左手”策略是兩種不同的路徑,二者缺一不可。“當然,不能否認還原論和疾病醫學的重大貢獻。”李祥臣補充說。
吃好、睡好、運動好、心情好,一個都不能少
飲食、運動、睡眠、心理健康等在實現主動健康中起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介紹,研究表明缺乏運動會導致糖尿病、神經退行性病變等多種慢性疾病,而運動是改善腦健康的重要策略,有助於預防精神疾病,緩解焦慮、抑鬱等情緒。
當然,運動是良藥,劑量也很重要。上海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唐炎認為:“同樣的運動對不同人產生的效果不一樣。個性化的運動比標準化的運動更重要。”
和運動一樣,飲食也同樣重要。海軍軍醫大學教授章衛平認為,健康飲食和飲食幹預是實現主動健康的重要途徑。當前,營養過剩是導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代謝性疾病發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人類健康。飲食幹預是防治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阿爾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延緩衰老、延長健康期的有效手段。限制熱量攝入,限制鹽、脂類、精致單糖等營養素的攝入在良好的膳食配方中必不可少。
除運動、飲食外,睡眠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西南大學教授張遠表示,睡眠在身心機能調節、恢復和增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專傢學者應該從機理機制、技術研發、睡眠管理等方面深入研究,助力“健康睡眠,晚安中國”的口號落到實處。
智能感知技術讓主動健康向前一步
無論是膳食配方、運動藥方還是睡眠與心理處方,都是主動健康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這些實踐中,少不瞭技術的身影——智能手環、智能手表、血糖儀、睡眠監測儀等智能感知和測度產品,它們為實現主動健康提供瞭技術保障。
過去,健康監測儀器往往應用在醫院場景中,當人體處於穩定的狀態時才能進行測量。然而,人體是運動變化的系統,單一的、靜止的監測數據不能完整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當前,隨著技術的進步,智能可穿戴設備能在生活和工作場景下,對人體的生物信號進行長時程的實時無創監測。可穿戴智能生物傳感技術具有自適應、自診斷、自校正等功能,通過監測人的心率、血糖等多種指標,能夠實現預防疾病的目的。
“當前,智能感知技術與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發展也將對智能紡織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擁有廣闊的市場。” 會議執行主席、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說。
不過,與會科學傢認為,作為一種科學理論,主動健康的定義、技術方法和實施路徑目前仍不清晰,尚需進一步厘清與研究。重慶大學教授鐘代笛認為,當前主動健康行業領域的標準體系尚不完整,檢測和認證體系基礎薄弱,阻礙瞭該領域的技術創新和高水平開放,不利於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傢共同努力,建立和完善主動健康行業領域的標準體系。”他表示。
李祥臣建議,應進行相關研究,探明主動健康的相關機理機制,建立人群隊列,做好主動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建設數據中心和服務平臺,推進重大項目;此外,還要落實一批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工程實施方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而在具體實踐方面,他建議相關部門推動一批社會服務型項目進社區、進傢庭,讓主動健康惠及每一個普通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