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李东林“火”出圈了!
李东林今年18岁,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河北省黄骅市年龄最小的文物普查员。早上5点,父母还在熟睡时,李东林就已经起床洗漱了,他要跟随文物普查队一起乘车,赶在6点左右抵达遗址现场,在烈日炎炎下进行遗址文物普查……这是李东林人生中最忙碌的一个暑假,他晒黑了好多,也消瘦了些许。
不过,别看他年龄小,却是黄骅市有名的“老文物工作者”。李东林自小以捡拾文物碎片为乐,“藏品”多达百余件,“藏龄”超十年有余。2022年8月,李东林捐赠了自己收藏的百余件文物标本(即文物碎片),成为黄骅市博物馆年龄最小的个展举办者。次年,他“寻宝”时意外发现明代庙碑,并被证实为当地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祭海文物。今年,他又作为最年轻的文物普查志愿者参与到黄骅市的遗址普查工作中,每天跟随普查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从残垣断壁中寻找和记录散落的文物遗迹。艰辛的普查工作并未消磨李东林对文物研究的热爱,反而让他更加“上瘾”。他还打算明年高考时报考文物考古专业,努力成为一名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士,为文物保护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卡边”一次得走十几趟,每天微信步数不下3万步
18岁的李东林,目前是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中捷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今年6月份,黄骅市启动以郛堤城遗址、刘氏古墓群、前街村石造像、刘常庄古井4处遗址为试点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下文简称“四普”)实地调查工作。在得知当地招募文物普查志愿者的消息后,李东林积极报名,并凭借自己对文物的热爱和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竞聘成为一名文物普查志愿者。
2023年8月,在国家文物局启动“四普”后,各地陆续开展起文物普查工作,此次普查的重点工作是对中国境内所有已登记的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复查,并对新发现的文物遗迹进行整理和登记。今年6月初,黄骅市成立了两个以文物部门为主、社会部分人员参与的“四普”实地普查小组,每组五人,包括文物普查员、文物保护员、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招募文物保护员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了解文物保护知识即可。但招募文物普查志愿者则要求较高,他们不仅需要熟知当地的人文历史,拥有辨别文物标本的能力,还需要年富力强且能熟练操作专业设备。”黄骅市博物馆负责人张老师记得,当时总共招募了三名志愿者,李东林是十人普查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普查员。
这次能作为文物普查志愿者参加文物普查工作,李东林感到既荣幸又激动。他每天早出晚归,跟随普查队伍奔走在乡间农田,小心翼翼地测量遗址本体边界的坐标,并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上一次全国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是在10多年前,那时候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娃娃。”
李东林原本以为文物普查工作就是到文物遗址转悠一圈,简单查看一下遗址是否遭到破坏、是否存在盗掘盗挖的情况,压根没想到文物普查工作会这么辛苦。
“举个例子,比如今天要去旧城镇的东马闸口遗址,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检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记载的遗址情况,确定遗址位置后前往调查。先利用无人机对遗址全貌进行拍摄,再对遗址边界进行新一轮的卡边测量工作。”李东林解释,所谓的“卡边”,就是对文物遗址的面积进行测量,当地很多文物遗址都散落在农村的庄稼地里,边界不甚清晰,文物普查员需要借助专业的探铲工具进行探测。
抵达遗址后,普查员要先确定遗址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及中间点的位置,按照惯例,探铲向下打到生土为止,并根据土样判定是否有文物遗迹。然后再使用RTK记录坐标位置,通过四个点位框定遗址面积,同时还要确保遗址范围之外没有文物遗迹,以保证此次普查的结果较上次更详细准确,这才算真正的卡边成功。从6月初到现在,李东林跟着队伍里的前辈们学到了不少普查技术。
“但卡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费时费力。”李东林说,由于可查阅的资料信息有限,为了确定遗址东西南北几个点位,他们一上午不知道要在遗址周边走上多少遍,仅卡边就得做十多遍。“我们每天的微信步数不下3万步,基本天天霸占运动榜首。伏天最热的时候,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即便穿着防晒衣,戴着防晒帽,也避免不了被晒黑。”
上午在遗址卡边结束后,文物普查员还要把在遗址采集的文物标本带回去进行清理、洗刷、晾干、拍照等工作,方便专家根据文物标本的器型和纹饰来判断年代。此外,他们还要将当天调查的数据、资料上传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有时一天工作忙完了,天都黑透了,“667”的工作节奏虽然很辛苦,但李东林觉得非常值得,因为这份工作不仅让他了解到国家文物复查工作的基本流程,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向专业老师学习的机会,这正是他一直期待的生活。
李东林正在给遗址边界进行打点测量
让每一处遗址得到最大保护,再辛苦也值得
虽说自己也算是一名“老文物工作者”,但第一次跟随普查队伍走进遗址进行实地调查,李东林依旧紧张得直冒汗。作为“新手”首次参与到文物普查工作,因为没有经验,他生怕自己说错话或是一个无心的失误影响了大家对文物遗址的判断。“基本都是人家让我干啥,我干啥,不懂就问,哪怕是一个特别小的问题。”
李东林还记得,6月初自己第一次参与遗址调查去的是位于黄骅市常郭镇前排村西部的刘氏古墓群遗址。作为沧州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这座遗址,是明清时期的墓群,埋葬着包括始祖刘老五在内的十二代刘氏家族成员,共计86座墓。李东林翻看当日记录的笔记,上面记录着“墓地西部密布古松柏,非常庄严肃穆,南边紧邻公路,墓区杂草丛生”。
“如今很多遗址附近都种着农作物,严重妨碍了对遗址地势地貌的普查,我们只能自己徒步去找,然后再根据标本散落的位置确定遗址范围。”炎炎夏日,李东林跟着队伍穿梭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寻找遗址边界,一圈下来,浑身刺挠难耐,脸颊和胳膊上也被玉米叶划出横七竖八的伤口。有时晚上回到家,李东林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猛灌一壶水后,躺在沙发便“秒”入梦乡。父母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时常劝他多休息,但他认为干自己喜欢的活儿,身体虽然疲惫,内心却非常愉悦。
“文物普查工作确实很辛苦,但若是能将每一处遗址都描述得更精确,能让每一处遗址都得到最大的保护,即便再辛苦也很值得。”艰辛的普查工作也让李东林发自内心地敬佩全国的普查工作人员。“文物普查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因为这些文物都是祖先的智慧结晶,若因为我们的失误导致文物被损毁或破坏,这是无法被原谅的。”李东林说。
据了解,黄骅市境内现有200多处文物遗址,计划在年前完成所有遗址点的普查工作。截至目前,普查小组用将近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80处遗址点的复查和录入工作。9月开学后,李东林便无法再参与普查工作了,所以他格外珍惜自己作为志愿者参与普查的工作机会,采访当天大雨滂沱,但李东林还是赶到博物馆去整理资料,不愿虚度作为文物普查员的每一刻时光。
李东林偶然间发现的明代碧霞元君庙残碑
“藏龄”长达十年的“文博小达人”,痴迷研究老物件背后的历史故事
今年夏天,李东林作为最小的文物普查员“爆火”,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东林从小痴迷文物研究和收集,虽然只有18岁,却已经是“藏龄”长达十余年的“文博小达人”了。
李东林与文物收藏结缘于儿时。七八岁时,李东林在奶奶屋里发现了一件纹饰精美的青花样式的盘子,听父亲说“这个盘子是传家宝,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他为此所深深吸引。也是从那时起,李东林被好奇心驱使,经常缠着父亲给他讲述更多的文物知识。他从小就对游戏与动画片不感兴趣,最喜欢看枯燥的考古类纪录片,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敦煌考古人樊锦诗,20多岁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跑到沙漠里保护文物遗迹,在那里待了足足半个世纪。
“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一名北大高材生用一生去保护它?”李东林的好奇心被吊足了胃口,也因此对文物更“上瘾”。一有空闲,李东林就跑到村子附近的遗址搜罗文物标本,一次,他在河边玩耍时,偶然发现河床上有很多陶器碎片,上面隐约能看到一些文字和花纹,他高兴坏了。为了弄清楚这些陶片的渊源,李东林催促着父母买来相关书籍查找资料,又通过上网查询及向村里的老人请教询问等途径,得知那里是古城遗址。他大胆猜测,这些碎片或许和遗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还将捡到的陶器碎片拿到当地的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研究证实了他的猜想,有些碎片经考证确实出自战国时期。
“我喜欢跟老人聊天,他们对当地的历史了解比较多,有些人自己家里就有一些老物件。”李东林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收集、研究藏品。他经常骑上三轮车,拿着攒了很久的零花钱走街串巷去收集老物件,有时在地上看到一块造型独特的瓦片,他都要捡起来研究许久。李东林认为,那些老物件的价值不在外表,而在于内涵,“比如那些文物碎片看着很不起眼,在别人眼里就是‘破瓦片’,但它背后却藏着很多历史故事。”久而久之,李东林逐渐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文物知识。2016年,10岁的李东林就被黄骅市博物馆聘为“文物保护志愿者”。
为了满足李东林对文物知识的求知欲,父母也会在闲暇时带着他到黄骅市博物馆参观,他不记得自己去了多少次,但每一次参观都发自内心地喜欢那些摆在玻璃橱窗里的文物,历经几千年的物品竟然被保存得那么完好,这让他感到新颖又神奇。李东林总说,正是因为父母经常带他到博物馆参观,才给年幼的他心中种下了探究家乡历史文化的种子。然而,父亲担心他过于痴迷“文物”会影响学习,有时会将他反锁在家里不准外出,甚至要把他那些“破烂儿”全部丢掉,为此父子俩之间“战争”不断。李东林对此也觉得委屈,自己不打游戏,不看电视,唯一的爱好就是收集文物标本。“可以说,除了吃喝拉撒睡和学习以外的所有业余时间,我都用来收集这些标本了。”
幸运的是,李东林遇到了黄骅市博物馆的张老师,即便他只是询问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问题,张老师也会耐心为他详细解答问题的前因后果,事后还会鼓励他好好学习。李东林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一位良师,也正是有张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才让他能一直对文物保持热爱。
“实际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李东林长期接触下来,张老师觉得,对多数人而言,文保工作既枯燥又艰辛,但李东林从小就痴迷文物收集,不仅主动购买书籍学习考古知识和文物修复技术,还能积极参与到博物馆的志愿者活动中,并主动请缨帮工作人员去发掘文物线索,这种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李东林在给小观众们讲解自己的个人捐赠展览
自学文物修复技术,捐赠百余件文物标本办个人展
从小学起,李东林就开始到处搜集文物藏品,他收藏的文物标本多达百余件。为了让这些藏品得到妥善保管,李东林的母亲把家里闲置的三间平房收拾出来,用来陈列他收藏的文物标本。
李东林总爱在闲暇时走进自己的“收藏室”,将这些文物标本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看着满屋子的陶瓷碎片、文物标本,李东林脑子里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决定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恢复文物原本的样貌,他翻阅资料,买来工具自学文物修复方法。起初,李东林利用沙土翻模来修复破损的文物标本,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又尝试使用石膏和橡皮泥尝试修复,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土方法”。为了使这些碎片呈现出更好的修复效果,他还积极参加由博物馆举办的文物修复知识大讲堂,向馆内资深的文物修复师学习,借鉴并改良自己的修复方法,同时他还按照器物破损的纹理来修补打磨,使它们看起来更加和谐美观。如今经他手修复的文物标本已经有几十件之多,这让李东林成就感“爆棚”,他觉得通过自己的双手修复文物,还原它们最初的样子十分有意义。
2022年8月份,即将成为一名准高中生的李东林,考虑到住校以后无法“照看”这些藏品,决定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百余件文物标本悉数捐赠给黄骅市博物馆。由于他捐赠的文物品类众多,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时间跨度很长,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民国时期,极具研究价值,为了表彰李东林捐赠文物的爱心行为,黄骅市博物馆还为他举办了“文博小达人李东林捐赠文物标本”个人展。
“对公众而言,我的事迹就是一个保护文物的典型案例,可以说比较有感召力吧。博物馆也想借此呼吁青少年们一起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让更多人了解黄骅市的历史文化。”李东林自谦地说。回想办展那天,李东林早早赶到博物馆,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为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解了自己平时收藏研究的经历。说起每件文物标本的来历以及他的“研究成果”,他更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即便是跟几位博物馆“大咖”交流,李东林也毫无怯意,侃侃而谈。他平实易懂的讲解,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不少文物知识,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如今,李东林只要有时间,就回博物馆看望这些“老朋友”,虽然当初很不舍得把珍藏多年的东西捐出去,但是一想到它们待在博物馆里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他心里就舒服多了。“文物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才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寻宝”意外发现明代庙碑,是当地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祭海文物
平时,李东林在当地的一所寄宿学校就读,每两周回家一次,因此他格外珍惜这短暂的周末时光,不是在家里沉浸式摆弄文物标本,就是跑村庄附近的水池旁“寻宝”。
2023年6月底,李东林在羊二庄镇前街村附近的古城遗址采集标本时,偶然在一个大水坑里看到有一块石碑露出了一小部分。他设法走近查看,但石碑裸露出来的面积比较小,看不太清,只隐约发现石碑上有碑文记载着“羊二庄东北70余里”的字样。他猜测这块石碑应该很有研究价值,但当时水位较高,无法打捞,只能先回家。
次日,李东林返校前,反复叮嘱父亲上下班路过时一定要记得关注石碑水位的变化,还经常打电话询问情况。终于,听父亲说水位下降了,他赶紧联系黄骅市博物馆说明石碑情况,博物馆即刻派人前去现场查看。但由于当时水塘里水位还是比较高,不太方便打捞,一直等到7月初水位下降之后,残碑才从水里打捞出来。经相关专家考证,这块石碑制于明代成化乙巳年,为修建碧霞元君庙所立之碑,是黄骅市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祭海文物。博物馆负责人张老师也曾表示,这块石碑对研究古代北方祭海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这已经不是李东林第一次发现有研究价值的文物。在这之前,他还发现过民国时期的地契以及战国时期的陶瓷碎片。不过李东林觉得,不管是明代石碑,还是战国陶片,每一个标本都很有价值,它代表着历史。所以不管标本大小,它的价值都值得被尊重。
经历两个多月的文物普查,让李东林发现自己非常热爱这项工作,他从中收获了很多乐趣和成就感,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以后要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信念。李东林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届时他打算报考文物考古专业,尽全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一名专业人士,为家乡的文保工作尽一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静
供图/李东林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