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是世界巡护员日,这个主题日的设立旨在致敬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巡护员。在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有一个巡护员团队,他们每个月要在国家公园里徒步150公里以上,记录这里的一草一木、万物生灵。让我们走进这个用脚步丈量绿水青山的群体,看一看他们眼中的生态之变。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护队队长 张国强:这里的竹林,白鹇居多。(我看到)最多的就是白鹇一整群,大概有七八只,飞起来很漂亮的。
张国强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巡护员,台风“格美”刚从福建过境,他就第一时间赶回山里。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张国强6年前就开始在这里巡护,见证了这个国家公园成长的全过程。
武夷山国家公园洋庄管护队队长 张国强:现在基本上每一次出去,我们都会看到动物的身影,白鹇、野猪的脚印。生态也比原来好得多了,原来一下雨,河水要两三天才能清澈,现在一下雨,基本上第二天水就清了。
这条巡护线路,覆盖范围大多为核心保护区,海拔从400多米一直到2160米,张国强每个月要徒步150公里以上。他最大的快乐来自“开盲盒”,武夷山国家公园有800多个红外相机,四个月回收一次,每次都有新奇动物亮相。武夷山国家公园还自主开发了“巡检平台”,巡护员们可以通过拍照、录像、远程视频等方式全程记录巡护情况,并把巡护数据第一时间传输到智慧管理中心,确保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巡护信息。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像张国强这样的巡护员有168人。从2021年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这里已组织巡护3万多人次、巡护里程超过7万公里。在加强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全天候巡查监管的基础上,武夷山国家公园已发现武夷山卷柏、武夷林蛙、璞云舟蛾、小老伞等29个新物种。
守护“雪山精灵”的归途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前不久,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地将40只滇金丝猴放归野外,送别它们的正是把这些“雪山精灵”当成家人的“护猴员”。
画面中这只威武雄壮的大公猴叫“七哥”,三年前的7月,因为迷失方向,它来到了滇金丝猴展示猴群所在的响古箐。在这里,它遇到了“猴生”中的特殊家人——白马雪山护猴员。在护猴员的精心照料下,作为外来猴的“七哥”很快和响古箐猴群熟悉起来,还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今年以来,这里的猴群就新添了12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猴员 余建华:我们这边这一群出现一年生一胎的情况,为什么一年能生一胎?是因为食物充足营养好。
响古箐,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唯一可供人们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的地方。近年来,在工作人员的保护下,响古箐猴群规模很快就达到90多只。为了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保护区决定将包括“七哥”一家在内的40只雪山精灵放归自然。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 赖建东:一方面,我们的植被更新能力跟不上,会造成猴群的食物短缺,再一个很容易产生滇金丝猴自己粪便的交叉感染,对于滇金丝猴保护是很不利的。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猴员 余建华:把它(七哥)放在大自然里,也会带路、领路。什么地方有食物,什么地方可以过夜,它都知道。我45岁开始一直跟着这些猴子,今年是72岁,跟了28年了,(猴子)跟家里人一样,舍不得放到那个地方,但是也不得不放,(为了)它们健康。
截至目前,白马雪山保护区响古箐展示猴群已累计放归125只滇金丝猴。即便不再见面,这些家人也依然在这里默默守护着共同的家园,守护着这些雪山精灵。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