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你用智慧,破解测量学的百年难题。你用心血,浇铸强国梦的民族伟业。你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顺风耳,你的征途就是宇宙脉动,穿越时空,傲世苍穹!”这是2011年李德仁院士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时的颁奖词。

  如今,这位湖北唯一的“两院”,享誉全球的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在多次采访过他的极目新闻记者眼中,他更是一个可亲、可爱、可敬的老师,是一部写满“家国情怀”的大书。

  李德仁院士 (极目新闻摄影2021年)

  坎坷不平的求学路

  李德仁是江苏泰县溱潼镇人,出生于1939年12月,11岁考入离家30多里的泰州中学。他办公室的书柜里至今保存着一张当年的成绩单——除了体育,各科基本都是满分。

  李德仁珍藏的中学时期成绩单

  1957年高考后,李德仁填了12个志愿,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却只被第八志愿录取,被“分配”到了刚成立不久的武汉测绘学院(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前身)。

  大学时期,李德仁延续了高中的“学霸”表现,不仅成绩优异,还善于质疑,曾经给老师出的试卷、苏联专家编的教科书挑错。正因如此,李德仁引起了时任院长王之卓教授的注意,邀请他促膝长谈,并报考自己的研究生。

  本科毕业时,李德仁按照约定报考王之卓的研究生,取得了两门满分、一门99分的好成绩。

  然而,他却因为一个莫须有的问题被取消了读研资格,只得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水泥制品厂的一名工人。

  李德仁与妻子合影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39岁的李德仁,才如愿成为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李德仁留校任教,随后赴德国进修,在波恩大学,他提出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绘界称为“李德仁方法”。在斯图加特大学,只用两年半时间,便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学位课程,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史上的百年难题。

  服务祖国的科学家

  1985年,李德仁谢绝了国外科研院所的邀请,毅然回国,回到母校任教。

  近4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水平,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引领了我国测绘遥感的跨越式发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成为我国获得“布洛克”金奖的第一人。

  李德仁和部分团队成员

  是什么力量,支撑李德仁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他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汶川地震对他的触动。

  当时,我国只有3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而且数量很少,无法第一时间“看清”汶川的情况,李德仁只能在全世界找朋友要卫星数据。直到第三天,才等来了意大利科学的相关数据。

  “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我们遥感人没能顶上!”因为这个巨大的遗憾,李德仁作为牵头人向国家提出“建设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议。而后,李德仁共同主持相关国家专项的顶层设计,带领团队攻克了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的系列瓶颈问题,大幅提高了我国卫星遥感影像精度。

  到了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李德仁院士和学生张过教授牵头,利用航天遥感手段,第一时间完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估。随后,他又组织力量研发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3年汛期,李德仁团队自主研发的“珞珈二号”卫星获取了河北受灾地区上空的雷达图像,并观测到一处堤防决口。及时预警,让6400多名群众转危为安。

  这些年来,从支持青藏铁路测量到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安保到数字敦煌工程,从协助农林部门摸清家底到利用夜光遥感分析经济情况,从南水北调可行性分析到助力城市智慧交通……李德仁和他的团队,一直忙碌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辛勤耕耘的教书人

  虽然几年前已“荣休”,李德仁院士仍频繁出现在武大的讲台上。他曾说:“教授的第一任务是教学,第二任务是组织科研,第三任务才是自己动手搞科研。”

  在武大,有一门课被称为“最奢侈基础课”,它是武汉大学六位院士于1997年联合推出的《测绘学概论》。李德仁每年都会参与,为本科新生讲这门课,希望吸引更多人投身测绘遥感科学。

  2021年教师节李德仁在讲台上度过

  2021年教师节当天,正好轮到李德仁上课,学生们为他献上了鲜花。当时,代表2021级测绘新生给李德仁献花的郭子琦同学说:“李院士将我们的视野一下子拉到了测绘学应用的最前沿,了解到各类测绘新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我不禁对测绘燃起了更大的热情,也明白了作为武大测绘学院一员的使命。”

  不仅坚持给学生上课,每年武汉大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李德仁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尽力赶回学校参与,并在活动后一一满足学生的合影要求。

  李德仁为毕业生拨穗

  作为一名教师,李德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测绘遥感杰出人才。今年5月21日,由武汉大学团队自主研制的“珞珈三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担任这颗卫星首席科学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便是李德仁的学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德仁偶然发现外校一名只有本科学历的年轻老师在摄影测量上很有天赋和追求,便鼓励他“跨级”直接报考自己的博士生。这位年轻老师,便是在201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龚健雅教授。

  李德仁还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多次到中小学与学生互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他专门给武大外校和附属小学的孩子们录制祝福视频。“我们要终身读书,要学会思考,努力实践,敢于创新,祝你们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他在视频中说。

  永远创新的战略家

  今年,李德仁院士已经快满85岁,他还在为一个“大项目”操劳着——计划发射200颗卫星的“东方慧眼”星座项目。

  去年4月24日,“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项目在武汉大学宣布正式启动,李德仁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了作为项目首颗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珞珈三号01星”的试验成果。

  李德仁介绍“东方慧眼”项目

  李德仁介绍,“珞珈三号01星”的一大特点就是“多模”——首次搭载了具有面阵推扫、面阵推帧、视频凝视等多种成像模式的轻小型遥感相机,打破现有单一成像模式,可依据用户不同需求提供单张图像数据、凝视视频数据、三维立体数据等多种类型的观测数据。“将来卫星多了,就可以用于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或是机场的自动化管理。”

  提供三维立体数据也是“珞珈三号01星”凝视视频的“绝活”。它已顺利完成亚米级多模式光学成像、智能化在轨数据处理、高效率数据压缩传输、分钟级全流程信息服务的在轨科学实验,成功验证了从用户任务请求到用户移动终端获取服务仅8分钟的遥感信息实时智能服务能力。

  “以前的卫星要么‘拍照’功能强大,要么可以导航,要么用于通讯,而我们的卫星将这些功能集合在一起,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十分全能。”团队成员赵泉博士说,它甚至能上传安装新的“APP”,实现应用功能更新。

  这便是李德仁多年前就提出的智能卫星“通、导、遥”一体化。他的多名学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李德仁院士对他们最大的影响是,他总能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提出国家最需要的创新。

  李德仁畅想,“东方慧眼”星座项目要实现“看得快、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全、看得懂”的目标,将来几乎每个人的头顶上可能就有一颗“东方慧眼”星座的卫星,普通人就可以用手机“调用”头顶的卫星,3到5分钟内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图片或者视频内容。

  李德仁院士表示,“东方慧眼”星座将来会以非常低的价格来为全社会服务,“旧时王谢堂前燕”即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大众“玩微信”向大众“玩卫星”的时代转变。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