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心泉在湘西土家族的村寨,亲眼看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代娥,用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图案做出织锦时,他便彻底被非遗的魅力所折服,杨心泉自此便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记录非遗之旅。他拿起相机,在全国各地拍摄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10余年,用镜头记录了60多位中国非物质文化国家级传承人和他们的项目。

  近日,杨心泉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时表示,“随着老一代国家级非遗大师们逐渐老去,我有一种紧迫感,现在我把过去10年拍摄的非遗大师画面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出来。我还曾助力扬州剪纸和潮牌链接起来,希望通过我的记录,能有更多人来关心中国古老的非遗文化,使之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观看非遗展览大受震撼

  十多年前开始拍摄非遗大师

  杨心泉说,他在去年得知,杨家埠木版年画大师杨洛书因病去世,享年96岁。这让他不禁想起10年前,去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村拜访杨洛书大师,并拍摄国家级非遗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情景。杨心泉记得,那时候,杨老已经年近九旬,但精神矍铄,每天还在自己的工作室刻印木版,描绘上色,创作新的年画作品,并带领儿媳,女儿等人,一起印制年画。“闲暇之时,杨老会整理自己亲手刻印制作的三千多个木版,这些都是他一辈子最深刻的记忆。”

杨心泉拍摄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大师杨洛书

  杨心泉告诉记者,“后来我又去搜了一些以前拍摄过的非遗大师,发现还有几位大师也故去了,这使我愈发感到难过。于是我决定把这10余年来,拍摄记录的非遗大师作品整理分享出来。”

  回忆起最初决定拍摄非遗的原因,杨心泉表示,“我是通过一场非遗的保护性展览,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左右,家住北京的他偶然参加了一场大型非遗展出。在展览上,看着琳琅满目的精美非遗作品,听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对作品背后流传下来历史技艺的介绍,杨心泉大为震撼。“从那时候起,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深刻的记忆,久久挥之不去。”

杨心泉拿着相机在拍摄

  “那时可能很多普通民众对非遗没有什么概念,我就希望能通过自己的镜头,让更多珍贵、真实的非遗画面和场景被大家看到,让大家知道,并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主动去传承。”

  就这样,身为自由职业者的杨心泉拿起相机,踏上了非遗的拍摄之路。为了寻找国家级的非遗大师,杨心泉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非遗展会,“除此之外,就是在网络上搜寻,以及通过小型的线下活动。”

  自费拍摄了60多位非遗传承人

  感受大师们的热爱和坚守

  2012年4月,杨心泉带着相机,辗转来到了湖南湘西,“在来之前,一个文化部门的朋友就劝我说,这种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很大概率会拒绝拍摄,但我还是想试一试。”杨心泉说,刘代娥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没想到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自己的拍摄请求。在土家族的村寨,杨心泉感受到了一种独有的淳朴,村里房屋全是木质结构,就好像进入了桃花源一样,静谧美好。

杨心泉拍摄的土家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刘代娥

  “我在刘代娥老师家住了两天,对她的织锦作品和创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拍摄,织锦上都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图案,给我带来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杨心泉告诉记者,次年5月,他又再次对刘代娥老师进行了回访,“那次在刘老师家呆了四五天,正好赶上他们县里的活动,又陆续接触到了当地其他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凤凰纸扎、毛古斯舞、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在拍摄非遗的十余年间,杨心泉奔走在全国各地,共拍摄过60多位国家级或省级非遗传承人,湖南、湖北、广东、江苏、山东、陕西、云南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些年的拍摄基本上所有的开销都是我自费的,我没有算过有多少钱,但粗略估计至少花了十几二十万。”

  在陕西宝鸡,杨心泉在与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邰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他对于凤翔木版年画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印制年画的时候,他常常不自觉地露出微笑,看着一张张年画在他手中‘诞生’,感觉他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降临人世。也许,只有这样的热爱,才能让一个人坚守这样的事业一生。”

杨心泉拍摄的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邰老师

  拍摄的这么多年,杨心泉印象最深的,还是2013年在湖北潜江拍摄皮影戏传承人汤先成老师,“那时候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公开表演过皮影戏了,恰逢镇上给他们组织了一次皮影戏演出,于是汤老师很兴奋地邀请我过去拍摄。”杨心泉清晰地记得,他赶到现场之后,在舞台都搭建完成的情况下,表演却被临时通知取消,“那一瞬间汤老师脸上那种失落的神情,让我感到特别心酸,就算过了10年给我的印象还极其深刻。”

  在那时候,杨心泉会把这些让他记忆犹新的非遗传承人,通过拍摄的非遗图片、视频,配上文字,发在博客上传播出去。

  助力扬州剪纸与潮牌的链接

  让非遗和现代生活融合

  杨心泉特别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介绍,他还曾在江苏拍摄过7位非遗传承人,“比如扬州剪纸的张秀芳老师,苏绣的姚惠芬老师、南通蓝印花布的王振兴老师、苏州昆曲的吕成芳老师、东台发绣的陈伯余老师......”

  这其中让杨心泉感悟最深的是南通蓝印花布的王振兴老师,“他今年已经80多岁,他们家儿子、儿媳和女儿现在都在染房里学习这门技艺,我觉得非常难得。他们一家两代八口人60余年对这项非遗的坚守,算是我拍的非遗项目里时间跨度最长的,这也让我真正明白了择一事,守一生的深刻含义。”

扬州剪纸传承人张秀芳

  在杨心泉看来,江苏的非遗项目特别具有历史的沉淀感,尤其是在南京、苏州这些地方,非遗项目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而且非遗的作品都极其精美,比如苏绣,是得到世界公认的精品艺术。”

  杨心泉还提到,在去年年底,他助力扬州剪纸的张秀芳老师和上海的一家潮牌服饰链接了起来,通过他的联系,张老师专门为这家潮牌创作了龙年大吉的剪纸作品,作为服饰纹样印制在潮牌服饰上,“能把非遗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当下的潮流服饰相结合,推陈出新,共同创新产品,我觉得这既能让非遗传承人增加一份收入,还能让非遗作品以更加新颖的形式传承下去、传播开来。给古老的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让非遗项目能够被更多年轻人熟悉和喜爱!”

张秀芳的非遗剪纸与潮牌相碰撞

  张秀芳老师的儿子汪先生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特别感谢杨老师能促成非遗和潮牌的合作,“我们专门为这家潮牌设计了一幅充满扬州剪纸元素的作品,把这个图案用在他们的服装上,也能很好地宣传和推广我们的非遗。”汪先生还透露,后面陆续可能还会与其他服装品牌进行合作,目前还没有正式确定。

  10多年拍摄见证非遗可喜变化

  想帮助非遗更好传承发展

  在杨心泉坚持拍摄我国非遗传承人的10余年间,也见证着我国非遗的发展变化,通过大量的回访,他得知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越来越好,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而传承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我和湖南怀化的一位织锦非遗传承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慢慢看着她从个人开始做非遗,到组织当地妇女成立合作社做织锦,后来和湖南设计学院有了合作。”

  “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大力宣传,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喜欢非遗传统文化,我把我拍摄非遗的经历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后,很多年轻人和大学生都来找我,希望能和这些非遗传承人接触了解。”

杨心泉拍摄姚惠芬的刺绣艺术馆

  但杨心泉观察到,虽然非遗作品现在很受年轻人欢迎,想学非遗技艺的人也挺多的,但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很少,“因为确实收入很难保证。现在绝大多数非遗都是纯手工制作,很多产品费时费力,所以价格偏贵导致市场规模不大。”杨心泉记得,在苏绣大师姚惠芬老师的刺绣艺术馆里,他看到的十几位绣娘,大多是年龄四五十岁的女性,只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绣娘。“和姚老师的交谈中,她也提到了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苏绣,更难有人沉下心来,把苏绣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

  杨心泉告诉记者,“如何把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些热爱非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希望,能在未来几年拍到100位国家级的非遗大师,我还想写一本书,想通过这100位非遗大师做一个影像展。另外我还会继续推动非遗项目和潮流商品相结合,以便帮助非遗传承人更好地发展。”

  紫牛新闻记者 |徐韶达

  编辑|徐韶达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