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女裝行業不太平。

夏天,苦惱於市面上女裝越做越小,買不到合適衣服(參見《被“拋棄”的大碼女孩》);而秋季新款,做舊的、土黃色的,又讓人難以下手。“女裝退貨率為什麼那麼高”的話題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翻一圈評論區,都是消費者“討伐”的聲音。

小衣服和醜衣服,圖源小紅書

網友們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買到一件稱心如意的女裝變得越發困難。

近期,調研瞭中國服裝產業的各個環節後註意到,從服裝設計師、服裝生產企業到傳統服裝一批、二批,再到實體店傢,甚至是直播賣傢,以及終端消費者,大部分都在叫苦不迭。

生意鏈路上下遊各環節都活得辛苦,不由讓人發出疑問:女裝行業到底怎麼瞭?

年輕人迷上產地購

變化是隨時代悄然發生的。

如今,在網上挑選衣服,往往能在同一個電商平臺上看到不同商傢使用同一組模特圖,但價格相差懸殊;或者是同一個品牌開在淘寶、拼多多等不同線上平臺的店鋪,以及線下店的定價均不相同。

給人的直觀感受是,服裝的價格體系正變得混亂

疊加上大眾消費欲望減退、消費降級明顯的現狀,“平價”“性價比”成為瞭消費者購買的主要決策因素。能在同質化嚴重、魚龍混雜的服裝市場裡挑選到一件平價又高質的衣服,成為瞭一件難得的喜事。

零售君明顯感受到,不僅是服裝,大眾購物的主要渠道從原先的線下實體店轉移到京東、淘寶、唯品會等線上平臺,後續又轉移到拼多多。就拿今年雙11來說,無論是淘寶天貓的“全網最低價”,還是京東的“真便宜”,比拼的主題都變成瞭拼多多最初倡導的“低價”“性價比”。

圖源小紅書

這還沒完,有的消費者學會瞭往前溯源,已經熟練使用起1688(阿裡巴巴采購批發平臺),去掉中間商環節直接從工廠/公司一件代發;或者是蹲守在抖音、快手直播間,專門去新開播的工廠店裡“薅羊毛”。

發展到現在,“產地購”成為新的高性價比購物渠道。消費者逐漸相信,比起通過刷單方式偽造產品銷量,處在產業帶的商傢,因為靠近供應鏈源頭,產品品質更加靠譜可信;比起在各個電商購物App間比價,產業帶商傢給出的價格絕對處於市場價格窪地。

今年早些時候,小紅書上刮起一陣“產地購”風潮。大批帖子科普起各類生活用品對應的國內主流產業帶,比如,義烏的飾品、曹縣的漢服、揭陽的睡衣、濮院的羊毛衫、新塘的牛仔褲……

圖源小紅書和1688

“我已經把1688當成淘寶用瞭,平常搜索單品的時候加上產業帶名字,搜出來的商品價格確實比品牌旗艦店裡便宜不少。店裡買一件,網上稱一斤,不無道理。”上海白領小C介紹起自己的產地購經歷,並表示自己的衣服現在基本都是產地購。

無關品牌,隻為極致性價比帶來的快樂,部分消費者甚至跨省市前往產地現挑現買。

博主“爆炸陳er”講起自己為瞭一件大衣從浙江跑去蘇州購物的經歷:“我是一名大衣控,挑選大衣七八年,每年買好幾件。今年特別離譜,在京東、淘寶、拼多多上看瞭一圈沒有心儀的,買到手的也有各種地方不太滿意。後面刷到帖子說蘇州昆山這邊是大衣的源頭產地,大衣批發都是從這兒進的貨,準備來看看。到源頭產地瞭,就不信挑不中好的。”

醜衣服越來越多

伴隨著消費者買衣服的決策因素和購買渠道發生變化,服裝市場上遊也在經歷變革。

零售君圍繞今年女裝評論區觀察瞭一圈,看到消費者甚至是部分服裝從業者都對今年女裝市場抱有怨言。總結起來,主要是以下4個槽點:其一,服裝顏色、風格醜,普通人很難穿好;其二,服裝質量越來越差,價格卻不斷走高;其三,服裝款式沒有明顯創新;其四,女裝款式設計不如男裝、童裝更為日常。

但凡看過今年流行的一些樣式,你都會覺得網友的吐槽很有道理。

圖源“小陳聊穿搭”微信公眾號

有的主打“挖洞風”,上衣、裙子在腰間、胸口、後背開洞,開得太多還搞不懂該怎麼穿;半包短裙帶短褲,裙子不像裙子、褲子不像褲子;夏季新品裡出現瞭針織衫、緊身毛衣露臍裝,冬季新品裡是短袖毛衣,就是要和夏季涼爽、冬季保暖背道而馳。

今年9月,“國風毛衣”在市場上迅速走紅。看到AI生成的模特圖後,不少消費者抑制不住購買欲望,而等到實物到手,基本“無人幸免”想要退貨——所謂的國風美衣,實則是把人穿成瞭鄉野村婦。“已經不是貨不對版瞭,這是詐騙!”部分消費者吐槽道。

圖源小紅書

這也讓一批網友忍不住寫起“傷心小作文”:好想回到3年之前去買衣服。談及女裝越來越醜,越來越難買的問題,多位服裝從業者向零售君提及,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女裝領域市場大、從業者多,太卷瞭。

“五金女孩、多巴胺穿搭、美拉德風、老錢風、新中式風,等等,每年各時期的服裝流行趨勢主要是由最有影響力的幾大時裝周、最有聲量的服裝大牌、有行業影響地位的設計師,以及社會傳播熱點和媒體,這幾種因素共同孵化出來的。”潮流服飾創業者、小紅書潮流博主“宏偉星球”介紹道。

服裝流行趨勢深刻影響著消費者對服裝的選擇,以及上遊服裝的開發環節。有女裝設計師表示,目前設計出正常的服裝款式並不好賣,和流行元素搭邊的服裝款式大部分出自秀場,其顏色、樣式、版型基本不適合大多數人,但不影響它們好賣。

來自江蘇的服裝設計師雯雯(化名)從事男裝設計咨詢。她指出:“哪怕是看起來沒多少新花樣的男裝,也受每季服裝流行趨勢的影響。隻是男裝沒有女裝受影響的深,像之前流行多巴胺穿搭,我們主要在色彩上做瞭佈局,選用明亮度高的鮮艷顏色。”

再加上如今市場環境不景氣,部分公司在服裝開發上成本縮水,甚至直接追逐流行趨勢,舍棄掉其他設計。

清一色的美拉德系服飾,新零售商業評論攝

還瞭解到,對於企業來說,純原創設計的試錯成本較高,花錢開新版的經濟壓力太大,使得模仿、做同一種熱銷類型成為瞭最省力的辦法。

目前女裝市場太卷,抄襲速度也快,商傢跑前跑後做打版設計往往花費幾個月,上線後被同行抄襲都要不瞭半天時間。在這樣的現實下,為瞭節約成本,也為瞭完成業績,不少設計師選擇將市場熱賣款的設計切割成不同維度,再進行組合,拼湊成新款。

“宏偉星球”指出,對女裝設計的另一大重挫來自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在短期內帶來高額營收,卻助長瞭行業“賺快錢”的風氣。盜圖、盜視頻賣貨的從業者越來越多,倒逼部分從業者走向價格戰,逐漸犧牲瞭設計和服裝品質。

與此同時,受視覺感官影響,上鏡能吸引眼球的服裝往往比基礎款服裝看上去更有設計、有個性,也更好賣。為瞭迎合市場喜好,商傢更偏愛留下結合瞭流行元素的服飾。

種種原因下,中國女裝開發設計環境變得愈發浮躁。

實體零售何去何從

緊跟著受到影響的,還有生意鏈路末端的實體零售商傢。

今年普遍的景象是,商場裡除瞭UR、優衣庫這些快時尚品牌外,大部分服裝鋪面都冷冷清清。而小區、鄉鎮臨街的鋪子,逛的人也少瞭。

蘇蘇(化名)在上海嘉定開瞭傢女裝門店,選址地鐵站附近,是白領們下班回傢的必經之路。她記得今年開春的時候,進店看衣服的顧客比起疫情前還不算少,眼看著業績漲起來瞭。然而這樣的光景沒持續幾個月,等到年中,原先的鋪面租金漲價讓蘇蘇無法負擔,搬到瞭隔壁的小門面。此後店鋪業績便一直沒有好轉,蘇蘇講道:“之前生意好的時候,我一個人忙不過來,還是我媽幫我帶孩子。現在周末小朋友帶在身邊,完全顧得上,生意冷清太多瞭。”

冷清的店鋪,新零售商業評論攝

近兩個月,南方氣溫高居不下,本是深秋時節瞭,大傢還穿著短袖、單衣。蘇蘇開店的那條街上,絕大多數門店早已換上厚重的秋冬新款,因此完全賣不動。

“感覺現在店裡是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得有,薄到短袖,厚到羽絨服,就是亂賣,但庫存、進貨壓力承受不住。”蘇蘇無奈地表示,生意再不好轉就準備閉店瞭。

尤其是在直播帶貨興起後,女裝上遊一批二批開始帶貨,跳過中間加價環節明顯更有優勢,線下實體店被迫走向互聯網化。

面對這種情況,有實體店主吐槽說要被卷到十項全能:“以前打理好一傢店就有飯吃,現在都快成導演瞭,又拍又寫文案,又要客服,還要打理實體店,還不賺錢,誰要做啊。又會寫文案又會攝影又會拍視頻的應該去電視臺,開什麼服裝店啊?”

不得不說,中國女裝實體零售商傢目前真是處境艱難。

但在其中,零售君也註意到有部分實體零售門店,或是開在一線城市裡,或是四線小鎮,竟然一開就是十來年,與時下各種ins風、高級感的服裝門店相比,生意一直紅火。

雯雯的老傢縣城就有傢女裝店,開瞭十幾年,服裝單價貴,但營收不錯。“著重做老客戶,服務好,拿版型、材質不錯的貨,價格貴也有人賣單。”

在零售君看來,是黏住消費者的“社區感”和大多數不出錯的“良心貨”,讓實體小店成為附近消費者心中靠譜的存在。

面向未來,電商生態的迭代進化、流行趨勢的深入影響、消費者選擇的變遷、創新設計的升級、市場的調整分流,等等,所有不確定性都不免會讓從業者更加擔心,該如何從女裝市場中跑出來……

其間,總有從業者懷揣信心,盡管回不到信息差帶來的紅利期,市場透明化也不是徹底宣判生意的死期。洞察目標客群喜好,挖掘更有競爭力的商品,精進生意流程和效率,方能獲得穿越內卷壓力和經濟周期的船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