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超級碗中場秀裡,比山東天後還炸裂的手語翻譯,已經有瞭自己的粉絲團!

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歌曲也可以有手語翻譯,原來聽障人士也可以這樣聽音樂。

前不久,英國版《Vogue》首次發佈瞭盲文版,5月刊還以音頻格式提供,以增加盲人和弱視人群的訪問。

主編 Edward Enninful 在卷首語中提出瞭一個問題:我們所有人都離不開時尚,但時尚是否有接納所有人?

雖然兩個事情看起來沒有關聯,但在某種概念上,他們都屬於弱勢群體,逐漸走進大眾視線。

殘疾人,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小眾群體,似乎也不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但《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數據顯示,中國殘疾人總數為8300萬左右。

這也就意味著,平均約每16個人裡,就有一個具有一定程度殘疾的殘障人士。

每個人的生活模式各不相同,人們通過穿著服裝來表達自己的個人風格和生活方式,掩蓋身體缺陷。

但當人們的身體缺陷較為明顯時,穿著一般的服裝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

所以,今天羊想和寶子們聊聊:關於無障礙服裝。

「適應性時尚」在 TikTok 曝光驚人

在TikTok關於「殘障服裝」的話題多之又多。

“disabilityclothing(殘障服裝)”有5360萬次瀏覽量。

“adaptiveclothing(自適應服裝)”有2340萬次瀏覽量。

不僅如此,關於“adaptive”相關話題標簽高達2.06億次觀看。

圖源:TikTok

顯然,適應性時尚的興起並非僅僅隻是一時的趨勢。

越來越多殘障個體在平臺發佈自己身材視頻,勇於分享自己的身份,輸出她們對生活的態度及時尚需求。

由此說明,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知到這種包容性服飾的重要性。

這就誕生瞭近幾年來被歐美時尚圈頻繁提到的全新概念—Adaptive Clothing(可適應性服裝)。

「可適應性服裝」是指專為殘疾人士,或者因為年紀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行動不便的人士設計的服飾。

時間回溯到1999年,當時操刀Alexander McQueen的麥昆,首次展現「高定版」可適應性服裝,他邀請世界級的殘奧會運動員艾米·穆林斯(Aimee Mullins)以模特身份走秀。

Alexander McQueen 1999春夏系列

一襲質感的綠色無袖馬甲,充滿瞭牛仔的味道和金屬的氣息,搭配白色的蕾絲裙裝,采用瞭別致的層疊式設計,走上舞臺既是焦點。

更重要的是,麥昆用這雙以假亂真的一體式義肢成功讓Aimee Mullins走在瞭時尚的前沿,她成瞭比明星還受歡迎的勵志女神。

這雙一體式義肢以維多利亞長筒靴為原型,混合路易十四式的高跟、尖頭和細踝設計,整個長筒靴由梣木做成,尺寸為Mullins量身定制。

圖片來自V&A Museum

通過她們,我們能看到渴望像普通女性一樣獨立自主擁抱潮流的殘障人士,如果可適應性服裝開始量產。

羊想,她們穿衣過程一定會變得輕松和有尊嚴,並能夠以一種充滿力量、快樂和時尚前衛的方式表達自己。

但在瞬息萬變的時尚產業裡找到適合殘障人士的衣服,打著探照燈都很難發現。

殘疾也可以是一種美,

所以她們成為瞭模特

對殘障人士來說,要解決他們自身的個性問題尤為重要。

殘疾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對於服裝的要求更傾向於個性化,如調整尺寸、合身程度。

例如,扣子和拉鏈對那些手腳不靈活的人來說是件麻煩事。

從這個程度上說,講究穿搭對殘障人群來說是件奢侈的事情。

最好的辦法是量身定制,針對不同人的障礙細節進行個性化設計。

專人專縫一套服裝研發難度大,技術難度大,工藝難度也大。以殘障群體的經濟能力,未必能承受高昂的價位。

2017年,患有發育遲緩癥的愛爾蘭殘疾人活動傢Sinéad Burke在TED演講《為什麼設計應該包含所有人》中,提到不包容的時尚設計為她帶來的困擾。

Burke的服裝尺寸大約相當於9-10歲的兒童,但穿童裝外套通常扣不上扣子。

擁有成人女性的胸圍,但由於軟骨發育不全,Sinéad Burke的脊柱呈現一條明顯的曲線,自嘲自己“擁有Kate Moss的腰圍,而臀部又接近Nicki Minaj”。

Sinéad Burke,Tim Walker為BoF掌鏡拍攝

時任Burberry全球數字營銷總監Alice Delahunt看過她的演講後,特地為她安排瞭定制。Sinéad Burke選好瞭店裡的衣服款式,這些衣服根據她的尺寸進行定制裁剪。

2019年,Sinéad Burke穿著Gucci為她定制的禮服成為第一個登上Met Gala的袖珍人。

美不止皮囊那麼簡單,殘疾人與健全人之間並沒有界限,如果內心足夠強大,一樣可以在某個領域發光。

來自澳大利亞的唐氏綜合征患者Madeline Stuart也是一位職業模特,同時也是全球第二位登上時裝周的特殊模特。

身高隻有1米49的她為瞭模特的夢想,硬是減掉瞭36斤的體重。

無獨有偶,在主流式面孔泛濫的生態裡,時尚圈從不缺少先鋒式的用人概念,如穿戴義肢的美國模特麗貝卡(Rebekah),也曾登上秀場。

她們身材不完美,卻用更強的快樂感染瞭全場。

殘障人群忍受偏見、歧視、惡意的挖苦嘲諷甚至謾罵,面對自己、找到自己。

一項不應該被遺忘的時尚事業

人們最初穿衣是為瞭服裝的功能——蔽體、防寒、保暖等等。

選擇越來越多,我們似乎在選擇中迷失中。

服裝應該為人服務,而不是相反,無障礙服裝也是一樣。

1975年,Levi’s曾推出由美國時裝設計師 Helen Cookman 設計的一條方便殘障人士獨立穿脫的牛仔褲。

這條褲子以彈力牛仔佈制成,側縫處有能從上到下拉開的長拉鏈,兩邊還有可以扣住紐扣的腰帶,用來固定褲子滑落的位置。

此外,寬松的後檔和口袋十分方便舒適,喇叭狀的褲型既時髦,又易於穿脫。

Trousers For A Handicapped Person的圖紙

這條牛仔褲開創瞭主流品牌為殘障人士設計衣服的先河。

專欄作傢Terry Brickley曾在1976年一篇文章中提到,“坐輪椅或拄拐杖的人們,也有機會加入如今的‘牛仔熱’之中瞭。”

左為Helen Cookman的圖紙,右為這條“功能性牛仔褲”的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Helen Cookman本人就是一名聽障者。她還做過有額外口袋的外套、褲裝和裙子,用來擺放為助聽器供電的大型電池組。

除瞭上述的幾位的「另類」模特代表外,殘障人士似乎也是時尚界用來推翻刻板印象的目標群眾。

在 2015 年的紐約時裝周上,多個設計師都聘用瞭殘疾人士們擔任 T 臺模特。

時尚品牌 TOMMY HILFIGER 也曾在去年推出瞭為殘障人士設計的服飾,並聘用瞭多位殘障人士擔任大片模特。

據估算,全球服裝市場的總價值約為3萬億美元,而專門以殘障人士為服務對象的無障礙服裝僅占不到1%的份額。

盡管社會各界對殘疾人群的關註更在日益普及,但就像時尚界所討論的各種多樣性議題一樣,在充分接納殘障人士方面,時尚行業做的足夠嗎?

就像時尚界所討論的備種多樣性議題樣,在充分接納殘障人士方面,時尚行業依舊有很多努力要做。

隨著老年社會的到來、人們意識的提高,無障礙服裝可能在不久地將來也會迎來一個類似的契機。

最近幾年,國傢對保障殘障人群的權益越來越重視,各地無障礙設施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也許,曙光就在前方。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