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民看來,格力電器之所以是一隻好股票,是因為有著穩定的分紅。可當格力電器的分紅較之前兩年有瞭明顯的下滑,傷心的股民也會選擇“用腳投票”。

作者 | 林夏淅 張繼康

編輯 | 韓忠強

運營 | 解一帆

極為罕見地,格力跌停瞭。

5月4日,五一長假結束後第一個交易日,格力電器開盤即大跌,當天以9.96%的跌幅收盤,市值蒸發瞭約220億元。

市值規模上千億元的格力電器,上一次如此程度的大跌還是2020年2月3日,當時A股在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迎來超3000隻個股的跌停,相比之下格力當時隻以8.08%跌幅收盤,還算是克制。

39個月過去,A股在陸續“回血”,格力電器卻在這個假期後迎來罕見大跌,從時間點上看,主要與其4月29日盤後發佈的年報、一季報有直接關系。

大跌之後,當前格力電器總市值1995億元,已被2220億元市值的海爾智傢超過,更是隻相當於美的集團3973億市值的一半。

曾經的空調龍頭格力電器,到底怎麼瞭?

最後一刻披露財報

業績頹勢,是格力此次大跌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一節前的4月29日,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再次撞車發佈上年財報和今年一季報,市場則在節後第一個交易日給出瞭自己的判斷——前者大跌9.96%,後者微跌0.35%。

從最新發佈的數據來看,2022年格力電器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901.51億元和245.07億元,均有小幅上漲,全年業績中規中矩。

沉重的打擊來自格力最近兩個季度的慘淡業績。最新財報顯示,去年四季度格力電器收入418.07億元,同比減少16.56%,凈利潤下跌超22%至55.68億元;今年一季度同樣不夠給力,收入同比微漲0.44%至356.92億元,凈利潤雖有所上漲,但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瞭1.36%至37.23億。

值得註意的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達到602.72億元的高點後,格力電器已連續三個季度業績明顯下滑,這在近十年都是未曾出現過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一天發財報的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相似,在去年四季度業績有所下跌,今年一季度則有所上漲,但差距在於,跌的時候格力比美的更狠,漲的時候格力卻不如美的給力。

除瞭整體業績層面的不如意,格力在空調主業方面也再次失守——全年1348.59億元的空調業務收入,顯著低於美的集團的1506.35億元,且差距在不斷拉大。

事實上,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在2015年上半年就曾經小幅輸給過美的集團,之後從2020年上半年開始至今,被美的集團持續超越。

但2020年上半年這種局勢形成之初,格力電器還手握兩大“殺手鐧”,一是空調業務更高的盈利能力,二是多年來積累的高額銷售返利。

具體來說,2017年以來格力電器空調業務毛利率雖然有所波動,但始終保持在31%以上,比美的集團高出5至10個百分點,理論上格力電器在業績壓力下可以通過一定的降價攻勢,撬動更大的市場規模。

至於銷售返利,指的是經銷商每次從格力電器進貨時,按照一定百分比計提的返利額度,可以在之後進貨時進行抵扣,對格力電器來說,可以通過更多地使用返利,在客觀上起到一定的提振利潤的作用,具體財務方面的邏輯參照《格力空調為什麼賣不動瞭?》。

但兩年時間過去,格力電器顯然並沒能通過這兩個“殺手鐧”扭轉局勢。

傢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表示,“這兩個手段都是雙刃劍,用則有利有弊,比如降低產品毛利率固然可以拉動部分產品的銷售,爭取更大的市場自由度,但也會對格力電器盈利能力帶來負面影響”。

2022年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依然保持32.44%的毛利率,比美的集團暖通空調業務高出近10個百分點。

銷售返利方面,格力電器賬上的累計金額從2018年的618.78億元逐步降低至2022年的525.16億元,同一期間美的集團則從195.83億元增至400.42億元。這意味著格力經銷商正在不斷消耗已有返利,且新增部分難以覆蓋消耗部分,美的則相反。

換個角度來看,結合動用銷售返利時可以提高當期凈利潤的邏輯,近期格力電器並不如意的業績,事實上已經是被“修飾”過的結果。

運營效率方面,2022年格力電器的營業周期還創下134.54天的新高,一季度更是達到182.54天。拆分來看,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均有延長,也可以理解成格力電器的庫存風險越來越高,經銷商賬期也不斷拉長,而這些顯然都不是好事。

針對股價觸及跌停,格力電器方面回應稱,二、三季度是行業的相對旺季,或有望帶動公司業績。

“削藩”之後

業績方面盡顯艱難的格力電器,事實上在2022年剛剛經歷瞭一場經銷商“大震蕩”。

早在2007年,格力電器曾以10.26億元的對價,將自身10%的股份轉讓給河北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海互聯”)——這是一傢由格力電器10傢區域經銷商組建於2006年的公司,後者隨即成為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

格力電器此舉為的是深度捆綁經銷商的利益,在傢電行業仍以線下渠道為主的階段,集經銷商之力打開格力空調的市場。

這種方式在當時確實奏效——2007年以來格力電器大多年份都堅持高比例分紅,其中有8年的股利支付率在40%以上,有4年甚至超過60%,累計分紅1050.6億元,其中京海互聯共分得90.09億元;此外2009年以來京海互聯通過陸續減持,合計套現66.49億元,其中35.04億元的套現發生在2022年6月。

經銷商賺得盆滿缽滿,自然有動力幫格力賣空調——2007年到2019年,格力電器的收入從380.41億元增至2005.08億元,凈利潤也從12.87億元增至248.27億元,皆大歡喜。

但這一階段的格力並不是沒有問題,比如多元化進展緩慢、線上佈局過晚,隻是市場整體需求呈上升趨勢時,業績增長掩蓋瞭這些短板,直到2020年房地產行業遇冷,傢電行業也隨之受到影響,才讓這些問題集中爆發,此次發佈的財報,則進一步顯示格力與美的分化走向。

具體來說,多元化方面,格力電器做過機器人、手機、光伏、新能源車、小傢電等眾多業務板塊,但直到2022年,其空調業務仍貢獻70.92%的收入,另有占比19.45%的其他業務,包含大量大宗原材料集采銷售業務,小傢電業務隻貢獻瞭2.47%的收入。

相比之下美的的空調業務2022年貢獻43.57%的收入,另有36.24%來自各類消費電器,比如燒水壺、吸塵器、烤箱等等,其中多個品類在線上線下渠道都拿下瞭第一、第二的市場份額,成為美的得以分散風險、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

線上渠道方面格力同樣落後。在與2019年年報相關的投資者活動中,董明珠承認格力電器的線上渠道啟動確實晚瞭一點,有些“養尊處優、自以為是”,並表示會親自抓銷售,之後就有瞭董明珠風風火火的十幾次直播帶貨。

▲ (圖源:視覺中國 董明珠在桂林直播帶貨)

但3年時間過去,2022年國內傢電行業線上渠道收入占比已達到57.8%,同年格力電器線上份額隻有28.9%,仍大幅度低於行業均值。

收入波動、成本上升、競爭加劇,一系列不如意讓格力開始“削藩”,尤其是從線下向線上渠道轉型,必然會動到經銷商的部分“奶酪”。

在格力電器渠道調整的過程中,經銷商的不滿情緒逐漸積攢,許多格力曾經的高管和核心經銷商陸續倒戈,比如格力電器曾經的執行總裁黃輝、總裁助理胡文豐、河北經銷徐自發,均投入飛利浦空調的“大傢庭”,河南的經銷商郭書戰加入瞭美的,山東段秀峰則被奧克斯收入麾下。

其中最具戲劇性的是河北經銷商徐自發的“倒戈”,他是河北經銷商河北新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新興格力”)的實控人,後者則是成立於2002年的格力電器河北經銷商。

2022年8月中旬,河北新興格力通知稱,格力電器從8月16日開始突然對其停止發貨,並要求已投款的經銷商盡快提貨。兩天後徐自發在石傢莊一傢五星級酒店宴請全省主流經銷商,宣佈自己退出格力的經營,轉投飛利浦,並試圖拉攏原本經營格力空調的經銷商們。

這一舉動顯然惹怒瞭董明珠,格力迅速從珠海總部派出瞭一支50人的團隊,繞開徐自發親自到河北接觸當地代理商,並很快宣佈珠海恒格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為河北省新的代理商,之後又切斷瞭河北盛世欣興的售後服務平臺,而售後服務歷來是收益較高的一塊業務。

2022年10月,董明珠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改革往往伴隨著陣痛與挑戰,在這一過程中勢必有人的利益會受到影響,因此有一些不那麼志同道合的人的離開也是正常的。”

從最新業績來看,格力的陣痛顯然並未結束。

誰最受傷?

分紅不及預期是格力股價此次大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格力,說好的高分紅呢?”苦等著格力年報出來的那一晚,許多老股民們笑不出來瞭。根據公告,格力這次的分紅為每10股僅派發現金紅利10元,而在此前,市場預計格力的分紅規模則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元,這比市場預期低瞭整整一半。

股民們之所以有“10派20元”的預期,是因為格力電器在2021年年報裡就是“10派20元”,在2020年年報裡更是豪氣的“10派30元”。

分紅預期一下子被“砍掉瞭一半”,股民們的失望可想而知。

此次分紅“減半”也成瞭格力近3年來分紅最少的一次。2020-2021年,格力平均每股分紅分別達到瞭4元和3元,而到瞭2022年,兩次分紅下的格力每股僅分得2元。

“EPS(每股收益)比美的高,分紅卻比美的低,真是讓人失望”,有股民表示。財報顯示,格力的基本每股收益為4.43元,美的則為4.34元。結合兩傢公司2022年的總分紅來看,美的還比格力每股高出瞭0.5元。

令廣大股民還感到不滿的,還有格力朝令夕改的分紅政策。就在今年年初,格力發佈瞭《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2年-2024年)》,規劃中提到:“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

結果沒到半年,修改稿就和這次分紅一起來瞭,在修改稿中,上述部分則變成瞭“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50%。”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訂稿中,格力還將“每年進行兩次利潤分配”改為瞭“可以進行兩次分配”,讓板上釘釘變成瞭薛定諤的貓。這也招致瞭許多人的抱怨,“回報規劃實施第一年就修訂,特別是新加的這句‘每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產生瞭一種為今年分配量身定做的感覺”,有股民說道。

從2022年格力電器整體分紅額度來看,中報和年報合計分紅112億,約占2022年凈利潤的45%,這與之前50%的“承諾”也是有差距的。

在最初,這份回報規劃還是格力大股東高瓴致力推進的結果。2019年宣佈入股格力時,高瓴就提出將積極行使股東投票權,以盡力促使上市公司每年凈利潤分紅比例不低於50%。

▲(圖源/視覺中國)

《中國企業傢》曾報道稱,“格力電器與高瓴的關系更多體現在資本層面和分紅層面。”然而在入股三年後,曾豪擲400多億拿下格力15%股權的高瓴至今還未回本。

高瓴當時的買入價格為每股46.17元,轉讓總價款為416億元,截至到今天,格力的每股價格則跌至35.42元,加上每年分得的股份派息總共約為90億元,高瓴資本目前對格力的投資浮虧則仍在10億元左右。

而且,在這場總投資中,有208億的投資額由高瓴通過股份質押的方式向銀行貸款而來。2021年4月,高瓴曾向3傢銀行申請貸款208億元,以償還此前買股權的208億元貸款,其所持格力的股份隨之全部解除質押。不過截至2022年底,高瓴資本的9.02億股份仍顯示為質押狀態。

“我們秉持著‘一旦發現優秀的公司,就長期支持’的原則,對格力電器的支持長達十幾年之久,而且還會更久”,高瓴創始人張磊曾在其書中這樣談到格力。如今,格力還能讓失望的股民們重新燃起希望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