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德國、奧利地的腳步,荷蘭也打算放開燃煤發電廠的限制。歐洲多國轉向污染嚴重的化石燃料,以避免可能的能源短缺,但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歐洲原先制定的清潔能源政策被“撕開瞭一條口子”。
當地時間周一,在海牙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荷蘭氣候與能源部長Rob Jetten表示,內閣將立即修改一項法律,該法律強制燃煤發電廠以最大發電量的35%運營,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後這些發電廠可以滿負荷運轉到2024年,可以節約大量天然氣。
和歐洲眾多國傢一樣,作為其最新氣候承諾的一部分,荷蘭政府先前提出到2030年完全實現清潔能源供能。荷蘭政府周一表示:“燃煤發電廠滿負荷運轉降低瞭天然氣短缺的風險,並使荷蘭和歐洲的天然氣存儲設施更容易被填滿。”
與此同時,德國和奧地利政府也采取瞭類似的舉措,計劃重啟其原本打算逐步關閉的燃煤發電廠,以應對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減少。上周以來,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一降再降,已將通過北溪管道輸送的天然氣減少瞭60%。
荷蘭政府還推出瞭天然氣安全“早期預警”系統,強制要求企業每天向政府分享有關天然氣供應的詳細信息。
紛紛轉向
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荷蘭政府都表示,燃煤發電廠可能幫助歐洲度過一場能源危機。這場危機已導致天然氣價格持續飆升,並加大瞭政策制定者抗擊通脹的難度。
此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表示,希望采取額外的措施來減少天然氣的消耗,並且可能重啟其原本打算逐步關閉的燃煤發電廠。哈貝克表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當冬季來臨的時候,天然氣儲量將出現短缺。雖然做出這個決策令人感到痛苦,但為瞭儲備更多的天然氣,顯然這是必要的。”
德國最大的電力生產商萊茵集團(RWE)首席執行官Markus Krebber表示,電力價格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回落到較低水平。
奧地利政府上周日決定,將重啟該國南部一傢煤電廠,以應對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引發的能源短缺。奧地利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後發表聲明說,將與奧最大電力供應商維邦公司合作,重啟位於南部城市梅拉赫的一傢煤電廠。
奧地利總理卡爾·內哈默表示,本國80%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這意味著需要從其他渠道彌補天然氣供應不足,以確保天然氣儲備持續增長。“我們的首要目標是保障本國供給。”
意大利也可能擴大對煤炭的使用。意大利的天然氣技術委員會表示,如果俄羅斯繼續限制供應,本周仍有可能會宣佈對天然氣供應進入高度預警狀態。此舉將導致減少天然氣消耗受限,包括對特定工業用戶停限供氣,提高燃煤電廠的產量,並根據現有合同要求向其他供應商進口更多天然氣。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