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凌晨,催收巨頭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永雄”)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文《告全體員工書》稱,從當日起停業。然而數小時後,該公司又發佈“關於撤銷《告全體員工書》的情況說明”,暫予撤銷《告全體員工書》。
據其自稱:近年來該公司員工大量流失,從1.7萬人降至2000人,集團賬戶和流動資金凍結。在情況說明中,湖南永雄表示:“此次以發佈《告全體員工書》的形式宣告停業實屬無奈之舉。
事實上,不管是因為何種外力因素,在越來越多消金行業參與主體選擇自主催收、催收手段智能化升級、新型法催模式興起的眼下,傳統的人工外包粗暴催收模式,必將在時代的洪流下迎來落幕命運。
唯有升級,才是向死而生。
(一) 催收行業遇整頓,監管政策不斷完善
湖南永雄官網顯示,該公司是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集團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集團總部位於湖南長沙,分支機構遍佈全國20多座城市,並稱以“讓世界沒有挽不回的誠信”為企業使命,主要在信用卡、消費金融等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科技研發等方面,為金融機構提供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服務。
雖然是一傢催收公司,但是湖南永雄志在上市,自稱通過瞭畢馬威的審查,“成為湖南歷史上第一傢達到在紐交所上市條件的企業”。
然湖南永雄上市未半而中道崩殂。近期有媒體關註到,湖南永雄接連註銷分公司,並調整股權結構。
不少市場觀點認為,湖南永雄公司的動作,是當前整個催收行業的縮影。在監管的持續高壓下,未來催收行業格局將改變。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發展,一些金融機構、小貸公司過度放貸,確實導致不少人負債過高,逾期與催收成為互金行業的兩大難點。
催收,原本是借貸業回收逾期不良資產的一種方式,而近幾年的愈發激烈的非法暴力催收成為社會上不良現象,嚴重擾亂瞭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秩序。因此,暴力催收也成為警方整治的重點領域。
行業亂象倒逼貸後監管政策不斷完善。近年來,銀保監會也高度重視整治銀行保險領域違法、不當催收行為,不斷加強對相關金融機構催收活動的監督管理。
2018年成為一個較為關鍵的年份。該年銀保監會與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央行聯合下發《關於規范民間借貸行為 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就提到“嚴厲打擊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
2018年3月27日,上海啟動全國首個《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貸後風險管理規范指引》編寫工作,引入網絡仲裁,避免暴力催收。
緊接著,當年3月底,針對P2P等互金業務中的催收環節,互金協會又發佈瞭《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填補瞭規范互聯網金融債務催收行為的制度空白。
前述公約主要適用於規范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行為,確立瞭遵紀守法、規范審慎、保護隱私、嚴格自律的基本原則,從失信懲戒、業務管理、人員管理、信息管理、外包管理、投訴處理等方面作瞭具體規定,明確瞭債務催收行為的正負面清單,設定瞭執行與懲戒機制,旨在保護債權人、債務人、相關當事人及從業機構合法權益。
今年5月15日,互金協會在北京召開“催收國傢標準研制與催收業務規范健康發展”工作會,協會業務一部介紹瞭《互聯網金融 個人網絡消費信貸 貸後催收風控指引》國傢標準(以下簡稱“催收標準”)的研制工作,與會人員對催收標準逐條進行瞭討論,就制度管理、人員管理、外包管理、個人信息安全、投訴處理等催收標準的核心內容基本達成共識。
互金協會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動發佈催收標準,並同步研究催收從業機構執行標準的評估評議工作,逐步建立催收業務的自律管理工作機制。
(二)催收手段智能化升級
根據原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2022年全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萬億元。
在近年來監管合規壓力之下,貸後管理產業鏈不斷升級:越來越多消費金融參與主體(比如頭部消金公司)將催收由外包轉向內部,且催收行為“科技化”(如啟用AI機器人、AI學習等)含量越來越高。
某傢位於華南的大型消費金融機構將“極致體驗”列入發展理念之一,產品體驗、催收體驗等均優於同業。其做法是:采用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系統,並通過適度的人工幹預優化催收體驗,借助AI賦能最大化防止客服因個人情緒、素質等原因與客戶發生語言沖突,進而減少催收的投訴量。
“現在黑中介和反催收很猖獗,會刻意引發客戶不滿情緒,進而投訴機構催收態度不好。我們自己催收,保證合法合規。”該公司相關高管表示,經過多年摸索,其已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持續攻克催收難題。具體來看,即通過語音交互合成、智能催收策略、智慧虛擬職場等科技創新成果,打造數智化催收體系。
上述人士表示,“我們還通過自研的AI催收質檢系統,100%覆蓋全渠道的催收行為,通過AI可以快速定位並檢測每一個具體事件與時間點,是否存在違規的語言或過於激烈的情緒,進而即時糾正,最大限度保證催收合規和提升效能。”據悉,目前該公司AI催收機器人已經近2萬個,角色也超過200種。
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招聯金融、中郵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等均使用瞭催收機器人,改善客戶的催收體驗。
現在,越來越多頭部的消費金融公司都在積極運用海量的用戶基數、大數據挖掘及分析、貸後策略管理等先進技術手段,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優勢,整合貸後管理業務。例如,建設智能分揀中心,讓人工智能輔佐專業人員在最合適的時間,通過最合適的手段,完成最合適的案件;積極自主創新打造智能語音交互機器人,做到貸後資產管理業務的全流程運營管理等。
各傢機構都在致力於打造智能化的貸後管理能力,促使貸後管理效益最大化。
(三)“雲上法庭”成法催新利器
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一些消金機構新增的30天逾期的客戶中,有近一小半客戶一旦被催收就會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投訴,倒逼機構對這些逾期客戶進行展期。
“現在急需優化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南方某金融機構負責人表示,這樣才能減少普遍存在的無效投訴問題,減少日益突出的“好人被捆、壞人鉆空”現象。
因此,在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短期內無法改變之下,金融機構日漸放棄摩擦成本更大的傳統催收,選擇先與客戶進行協商調解,對於無法調解的,金融機構隻能將客戶訴至法院,采用公權力防止資產流失。
在這樣的背景下, “雲上法庭”興起。海南省五指山市就在構建全國性貸後服務產業,由當地法院管轄合同糾紛、並出臺一系列制度保障。
打開五指山市法院的首頁,關於借款合同糾紛、不良債權追償糾紛、信用卡糾紛等訴訟比比皆是。據官方介紹,五指山法院成立瞭人民調解委員會,下設金融糾紛調解中心,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需要調解的案件批量委派至金融糾紛調解中心或調解機構進行調解,金融糾紛調解中心或調解機構對調解成功的案件,根據雙方當事人的申請推送至法院出具法律文書,對調解不成功的案件推送至法院進行立案。
另一方面,五指山市人民法院還建立貸後金融法律服務案件訴調對接機制,在調解組織調解不成功的情況下,由法院速裁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專職調解員共同組成的速裁團隊進行再次調解,加大法院訴前化解力度,充分發揮速裁團隊合力,不斷提升貸後金融案件的化解效率。
“堅持多輪調解,多元化解,將調解工作貫徹始終,努力促成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實現真正的案結事瞭,實現矛盾糾紛徹底解決。”五指山法院相關人士表示。
新型的法催運用瞭調解機制、大數據、智能科技等,大幅度提升瞭法催的效率,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它成瞭一種區別於傳統訴訟服務的、摩擦成本更小的、更高效的催收“新利器”。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