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自營,敗也自營”,去年自營的大潰敗給很多券商蒙上陰影。今日關於有大中型券商一次性解散公司自營部門的消息多處流傳,一時間引市場嘩然。這到底是哪傢券商?答案來瞭。
財聯社記者獨傢求證,傳言所指為中泰證券,但是與實情卻有較大出入。中泰證券5月19日最新下發的人事任免文件顯示,免去金融市場委員會四位負責人職務,為自營條線下的證券投資部門,並非所謂“自營部門全部解散,所有人員盡數遣散”。
記者還瞭解到,在自營業績較差的情況下,本次調整是中泰證券出於優化團隊的考量,本次被免職的負責人均為證券投資部門總經理以及副總經理職務。據透露,中泰證券目前著手引入專業團隊來承擔自營條線工作。
文件顯示,這次被免職情況分別為:一是免去潘冬中泰證券金融市場委員會委員、證券投資部總經理職務;二是免去陳驥寧的中泰證券金融市場委員會證券投資部聯席總經理職務;三是免去王昊天的中泰證券金融市場委員會證券投資部聯席總經理職務;四是免去王勝青的中泰證券金融市場委員會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職務。
業績太差而免職,去年自營下滑112%
因業績太差而被集體下課,這在行業並不多見。作為先進生產力被引進的自營團隊,顯然沒能帶來預期效果。
年報顯示,中泰證券2022年整體實現營業收入93.25億元,同比減少29.09%,實現歸母凈利潤5.9億元,同比減少81.56%,其中,公司實現自營收入-3.51億元,同比減少112%。盡管中泰證券稱公司證券投資業務市場風險可控、可承受,但自營虧損確實在2022年拖累瞭中泰證券的業績。
按照業務板塊,中泰證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行業務、利息、資管業務收入(剔除其他業務)貢獻度分別為52%、-5%、14%、30%、8%,自營業務收入占比下滑32%。
圖為中泰證券分業務收入,自營收入下滑較為突出
一般而言,券商的自營業務以自有資金開展,包括權益類投資及交易、固定收益類投資及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年報顯示,交易性金融資產、衍生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衍生金融負債、債權投資和其他債權投資均屬於中泰證券自營業務。截至2022年末,中泰證券金融投資類資產規模較年初下滑15.41%至693.58億元,其中基金、股票類資產規模同比下滑27.72%、18.02%至36.71、37.31億元。
目前來看,中泰證券業績有望在2023年反轉。中泰證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92.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53億元,同比增長424%。這是中泰證券2022年一季度以來,凈利潤首次回到正增長曲線。
其中,除瞭合並萬傢基金產生的股權重估收益增加,以及同期基數較低的因素,投資業務業績回升是中泰證券一季度業績反彈的重要原因。
記者根據財務報表計算後發現,中泰證券今年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合計約為13.85億元,同比增加20.77億元,對中泰證券當期營業收入的貢獻度近四成。
圖為中泰證券一季報內容,投資業務出現回升
自營業務表現不及預期,中泰證券資管業務卻頗具亮點。2022年,中泰證券實現資管業務收入5.52億元,同比下滑1%,資管規模較年初提升17.87%至2188億元,其中集合資管規模較年初提升4.78%至412億元,公募管理規模較年初增加129.82%至401億元。
2022年自營業務整體滑鐵盧
在過去的2022年,中泰證券確實存在自營業務不及預期的問題,而這也符合去年的業態,由於受到資本市場調整的沖擊影響,券商各類業務普遍表現不佳,其中以自營業務同比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可以說,自營業務在2022年成瞭券商業績的勝負手。Wind顯示,證券行業自營投資收益從2021年的2110.08億元下降至2022年的889.91億元,降幅為57.83%,收益率也從5.46%下降至2.11%。
財聯社記者根據“投資交易業務收入=投資收益-聯營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公式計算,2022年,證券行業整體自營業務收入為608.39億元,同比下滑57.12%,拉長時間維度來看,自營業務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創近十年新低,僅為15%左右。
隨著今年權益市場的回暖,券商自營業務有所起色,也帶動瞭業績“深蹲起跳”。據記者統計,43傢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自營收入合計為487.20億元,202年同期則虧損12.79億元,其中,共有22傢上市券商自營均扭虧為盈,包括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方正證券、財達證券、首創證券、天風證券等券商的收入增幅超過600%,國泰君安和西部證券增幅分別達到1786%、2386%,中泰證券超預期也是其中一員。
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排名前十分別是中信證券(66.13億元)、華泰證券(45.77億元)、中金公司(36.17億元)、國泰君安(31.79億元)、申萬宏源(31.06億元)、中信建投(25.11億元)、中國銀河(24.13億元)、海通證券(20.13億元)、國信證券(19.13億元)、招商證券(17.25億元)。
對此,招商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鄭積沙團隊在分析中指出,權益投資策略成為頭部券商與中小型券商投資業務分化的主要原因。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投資收益領跑行業,自營投資對整體業績形成支撐,這再次印證瞭通過去方向化轉型,以客需驅動的中性策略為主要發展方向,是熨平業績、穩定利潤的有效佈局,其效應和作用已在業績中充分展現。然而,中小型券商因配置理念和投資策略風險偏好較高,為瞭博取高收益在方向性自營上頭寸較大,市場震蕩下受到的沖擊則明顯更為強烈。
此外,鄭積沙團隊還指出,如今43傢上市券商自營收入回暖,預計為權益投資回暖及科創板跟投收益貢獻。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