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強美元臨近尾聲的市場呼聲高漲,人民幣漲勢如虹,自去年11月初低點7.3附近一路走強至6.7附近高點。
而後,行情在二月突然扭轉,美元強勢沖高,在岸、離岸人民幣接連下破多個關口,並在今日雙雙擊穿7.0整數大關。
北京時間5月17日上午,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盤中擊穿7.0整數關口,為年內首次。在岸人民幣對美元開盤後一路走低,並在午後跌破7.0大關,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
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9748,調貶242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9506,在岸人民幣16:30收盤價報6.9641,夜盤收報6.9783。
在經濟數據、外資流動和美聯儲政策的影響下,人民幣市場近月來出現顯著調整。
加息前景撲朔迷離 後通脹時代的避險因素驅動美元走強
匯率是相對的,人民幣的下跌一定程度上相當於美元的上漲。因此,想要找到背後的原因,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和重要官員的表態至關重要。
美聯儲在5月4日凌晨宣佈將利率上調25BP至5.00%-5.25%區間,並在聲明中刪除瞭對未來加息的描述。但鮑威爾依舊強調不會放棄抗擊通脹的決心。
此後,非農數據、通脹數據、ISM制造業和服務業調查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等一系列經濟數據的發佈使投資者對於未來的市場走勢感到混亂,並押註美聯儲將在6月13-14日的議息會議上按兵不動。
對此,克利夫蘭聯儲主席Loretta Mester、紐約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和裡士滿的Thomas Barkin、達拉斯的Lorie Logan和芝加哥的Austan Goolsbee周二(5月16日)的講話暴露瞭美聯儲有關貨幣政策的內部分歧。
官員之中,Williams和Logan願意采取觀望的措施,Goolsbee認為現在降息還為時尚早,堅定的鷹派Mester認為應進一步加息,Barkin則持開放的態度。
值得註意的是,美債上限談判也在近日陷入僵局,兩黨不斷喊話尋求對方做出讓步,其背後暗含的違約風險將在不久後的6月1日降臨。
後通脹時代,投資者試圖在市場的迷霧中尋求避險。美元兌主要非美貨幣全線走高,截至紐約匯市尾盤,美元指數16日上破102關口,觸及一周以來高點。
但從長期來看,美元指數今年一直維持在低位震蕩,離去年高點仍有較大差距,人民幣和美元走勢出現顯著背離。
有市場分析指出,短期美元反彈走勢並非趨勢反轉。展望下半年,人民幣並不存在趨勢性貶值基礎。
瑞銀集團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認為,美元在上周出現1.4%的上漲反映瞭對美國政府債務問題擔憂下避險需求的增加,當前的不確定性有利於美元走強。
4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人民幣短期內承壓
除外部因素的影響外,近日來公佈的各項經濟數據同樣在短期內使人民幣承壓。
5月16日,國傢統計局公佈2023年4月份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就業數據。整體來看,多項數據表現不及預期。
數據顯示,中國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4%,預期20.2%,前值10.6%。
中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預期9.7%,前值3.9%。
中國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預期5.2%,前值5.1%。
中國1-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35514億元,同比下降6.2%;商品房銷售額39750億元,增長8.8%;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5155億元,同比下降6.4%。
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16-24歲、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20.4%、4.2%。
盡管投資消費數據仍有提升空間,但最新的進出口數據和一季度的GDP表現亮眼。
中國一季度GDP增長4.5%,遠超預期,創下近一年來的最快增速。
據海關總署,以美元計算,中國4月出口同比增長8.5%,高於預期;實現瞭貿易順差902.1億美元,大漲82.3%。以人民幣計算,4月出口增長16.8%,實現貿易順差6184.4億元,擴大瞭96.5%。
在喜憂參半的經濟數據傳導到市場的過程中,匯率的最終走勢受到多重因素牽制。
例如,貿易順差與人民幣匯率如影隨形,普遍被認為是支撐匯率的重要因素,但事實上,最終真正有多少錢被兌換成人民幣才能能夠對匯率產生切實的影響。
年初以來,國內結匯率總體偏低、售匯率較高。這也就意味著龐大的貿易順差被更多地轉化成瞭美元,因而並未顯著地提振人民幣走強。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當前,中美利差依然保持倒掛,截止到周一(5月15日),十年期美債收益率為3.49%,10年期國債活躍券230004收益率為2.72%,在顯著利差的影響下,貿易商自然更傾向於將錢存入美元賬戶獲得更高的利息回報。
在跨境資金方面,北向資金的流出同樣對上月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制,4月,北向資金成交凈賣出達到45.53億元。
人民幣未來貶值空間有限 去美元化或將提速
綜合來看,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走勢受到內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那麼展望未來,人民幣的走勢還會出現哪些變化呢?
從內部來看,央行出臺的經濟及貨幣政策將有效地保障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雙邊波動。
首先,在多地多次穩經濟措施陸續出臺的背景下,我國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將對人民幣形成有力支撐。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傢、國傢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曾在今年年初接受鳳凰網財經專訪時表示,人民幣的漲跌不取決於美元的強弱,也不取決於中美的立場,而是取決於中國的經濟基本面。
其次,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是央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
央行在5月15日發佈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要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註重預期引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
更早些時間,央行國際司司長金中夏、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也曾在4月的發佈會上分別闡述瞭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觀點和應對舉措。
金中夏表示,人民銀行將不斷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並且繼續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綜合施策、穩定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鄒瀾稱,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市場預期保持穩定,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人民幣匯率走勢主要受市場供求影響,也與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國際市場走勢等有關。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企穩向好、預期改善,國際收支自主平衡,外匯儲備規模繼續穩居全球第一,良好的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有力支撐。總的來看,今年人民幣匯率仍將雙向波動,總體會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從國際市場來看,全球多個經濟體為“去美元化”做出的一系列嘗試愈發凸顯,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正不斷推進。
彭博社在周一(5月15日)的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二季度,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或再次逼近7關口,可能吸引長線投資者入市做多人民幣。美國債務違約風險以及以美國為中心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或將導致去美元化進程加速。
隨著世界各經濟體對美元的依賴進一步下降,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地位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到2025年年底,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有望達到5%,對應2,500億美元以上的人民幣需求。由於中國國債收益率較部分其他SDR籃子貨幣更具優勢,人民幣的占比因而有望隨著對中國資產需求的增長而提升。美國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導致去美元化加速,尤其是在中東和俄羅斯。
彭博分析預測,未來10年,人民幣有望超越英鎊和日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今年已達成一系列重要裡程碑。
例如,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在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下,使用人民幣達到創紀錄的1090.85億元,再次彰顯瞭人民幣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