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在本輪銀行業危機中持續扮演著最後的“救火隊員”的角色,一個令許多業內人士無比擔心的現象也正開始浮現……
不少業內消息人士表示,由政府撮合下完成的對第一共和銀行、簽名銀行和矽谷銀行的收購,正在導致美國金融行業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即陷入困境的銀行必須先倒閉,從而獲得政府援助(接管),然後買傢才會出手!
換言之,這些陷入危機中的銀行,哪怕但凡還留有一口氣想要“自救”,都沒人要。而隻有“死瞭”,才是那些收購方眼中的“好獵物”。
最近的一個例子無疑就發生在上周:摩根大通在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牽線下成為中標者,收購瞭破產的第一共和國銀行。
在第一共和銀行連續數周努力尋找私營部門買傢,卻依然無人問津後,FDIC接管瞭這傢破產銀行,並與摩根大通達成瞭最後的收購協議。摩根大通表示,將向FDIC支付106億美元,同時FDIC將提供損失分擔協議,涵蓋所收購的單戶住宅抵押貸款和商業貸款。作為交易的一部分,FDIC還將以未披露的固定利率為摩根大通提供500億美元的五年期融資。
提供壞榜樣
MRV Associates培訓銀行傢和監管機構的金融風險顧問Mayra Rodríguez Valladares指出,“在第一共和銀行的事情發生之後,銀行不會再想在FDIC接管之前收購任何其他銀行。”
“(FDIC接管後)它會更便宜,股價會下跌,而且你也不會遭遇並購談判中一些常見的麻煩——這些麻煩可能導致交易泡湯。”
在第一共和銀行之前,3月的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也都是在FDIC接管後才得以找到買傢的,而FDIC在收購案中均承擔瞭不小的損失。在矽谷銀行這邊,經過討價還價,第一公民銀行以165億美元的“折扣價”收購瞭矽谷銀行約720億美元的資產,FDIC花費瞭近200億美元處理矽谷銀行倒閉事件的“善後”。
而紐約社區銀行對倒閉的簽名銀行進行收購時,更是由買傢(紐約社區銀行)挑出它想拿的部分,留下不需要的資產——例如簽名銀行的加密投資組合。這筆交易花費瞭FDIC約25億美元。
分析師表示,在這些破產銀行的收購交易發生後,公開交易的買傢現在更希望等待陷入困境的銀行最終倒閉,以便從FDIC那裡獲得更好的條款。
等倒閉瞭再買
毫無疑問,上述案例給收購方設定瞭一個預期,即FDIC將繼續向買傢提供優惠,以抵消倒閉銀行投資組合中不受歡迎的部分的潛在損失。
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北美銀行業務主管Christopher Wolfe就表示,“對於潛在的收購方來說,他們有瞭等待破產管理和FDIC介入援助的動機。”
這一切均已導致銀行業的收購交易數量在今年一季度大幅減少。Raymond James分析師在4月3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隨著利率上升和經濟衰退的迫近,美國銀行業的並購進程已經放緩。他們形容稱,今年第一季度是數十年以來銀行交易最悄無聲息的。
事實上,在上周西太平洋合眾銀行股價暴跌的時候,就有知情人士透露,該行一直在考慮包括出售在內的一系列戰略選項。但由於沒有太多潛在買傢對買下整個銀行感興趣,直接出售受到瞭阻礙。
通過FDIC破產管理進行收購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避免其他並購交易所面臨的漫長監管審批過程:加拿大道明銀行集團上周四取消瞭以134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一地平線銀行的計劃,此前該項並購花瞭一年多時間都沒能獲得監管審批。
對此,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全球銀行和資本市場業務負責人Jan Bellens表示,市場參與者當前正在關註,監管機構是否會對並購持更開放的態度,或加快收購審批。
Bellens說,“我認為我們還沒有到區域性銀行動蕩結束的時候,投資者需要相信不會有進一步的災難事故或挑戰發生才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