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短劇可謂是賺足瞭一波兒熱度。前有8天凈賺千萬,後有頭部公司股市起起伏伏。這不,就有傳言一手打造“聚美”的陳歐要進軍短劇圈,網友們表示很驚訝,他不是賣化妝品和開街電的嗎,影視短劇這碗飯這麼好吃麼?的確,短劇目前是投資人眼中的肥肉,可想安穩的吃到嘴裡並好好的吸收消化,絕非易事。

370億敗局後投身短劇

“網紅帶貨鼻祖”陳歐在短劇行業行不行

據媒體報道,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近日被曝出正在積極籌備短劇平臺並推進版權貿易,陳歐通過媒體回應確有其事,稱:“正在積極看“。

據悉,此次陳歐進軍短劇市場的消息於今年 10 月份傳出,但在 8 月份已有苗頭出現。

2021年2月,陳歐創辦北京科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 99.9%,經營范圍包括互聯網銷售等業務。2023 年 8 月,該公司業務出現變更,許可項目包括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等。據新浪科技報道,陳歐正在積極接洽劇本工作室和個人編劇,以收購劇本擴充版權庫。

早年間,陳歐算是最早把自己包裝成網紅的企業傢,一句“我為自己代言“,創造瞭"陳歐體"。據悉,聚美優品成立於2010年,逐漸成為除瞭淘寶和京東之外的最大的競爭電商,這自然不能少瞭作為公司頭號IP的陳歐營銷手段。

可隨著聚美優品陷入“假貨危機”,後面一系列的“騷”操作也僅僅是讓陳歐收獲瞭滿滿的荷包,卻徹底讓投資人心裡涼涼。2020年,陳歐宣佈聚美優品完成私有化,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自2023年9月起,陳歐投資瞭多傢公司,經營業務范圍均包含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在此之前,陳歐已許久未露面,擁有超3700萬粉絲的微博賬號也長達半年未更新。

但,陳歐一直都沒閑著。

轉行投資短劇

陳歐站過的行業風口

2014年假貨事件後,陳歐又連連投資多個領域,例如遊戲、電商、影視等領域,但都以失敗告終。

到瞭2017年,陳歐3億收購街電共享充電寶,隨後幾年,曾經這個誰都不看好的街電,如今在全國超過95%的城市中都有它的蹤影。除瞭街電之外,當初陳歐也已獨特的眼光3.72億元入股的寶寶樹也獲成功。不得不說,陳老板和錢的距離,那是相當的近。

而這一次,陳歐必然早已經敏銳的嗅覺到短劇這塊肥肉。

目前,微短劇的變現途徑借鑒瞭長、短視頻兩種模式,既有劇情付費分賬,也有廣告、電商等,但占最大頭且最穩定的,當數分賬。

此外,短劇還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隻要有一部爆款,就有可能用極低成本撬動百萬甚至千萬的投資回報。梳理資料發現,陳歐其實早就有影視制作方面的經驗。

2018年就以出品由張翰、張鈞甯主演的電視劇《溫暖的弦》獲得超預期回報。2019年佈局短視頻刷寶APP,收獲不小成功後,該短視頻APP被下架。

不過,盡管他有出品影視劇和短視頻APP的經驗積累,但並非一個專業的短視頻領域投資者,對這個領域的瞭解不一定那麼深入,加上“暴利“的短劇行業也不斷吸引來自各方的目光,尤其是行業管理正在加速規范化,能留給新玩傢、小玩傢的發展時間還剩下多少,陳歐能否成功或許得打上一個問號。

基於目前市場環境

陳歐的未來會光明嗎?

從2019年開始,中國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就超過瞭長視頻,大部分內容類作品,都加速向“短”看齊。用戶喜歡用碎片化時間接收內容,也逐漸養成瞭追微短劇的習慣。而短劇制作投入小、制作周期短、回款速度快等優點,也在進一步吸引專業級的玩傢入場。

例如近日傳出的王晶所指導的新短劇開機,作為一個香港老牌導演,確實很讓觀眾震驚。在王晶這樣的大導演入場之前,很多影視公司已經開始佈局短劇市場。其中,閱文集團、中文在線、掌閱都有非常豐富的短劇資源儲備。太平洋數據研究院關於短劇產業鏈公司的數據顯示,檸檬影視、華策影視、萬達電影等多傢耳熟能詳的影視大廠紛紛試水短劇制作。然而當前的短劇,面臨著比以往更加嚴格的監管。現在市場上的短視頻可謂良莠不齊,有些內容低俗甚至打擦邊球,所以廣電總局已經出臺一系列政策嚴格監管市場。

11月15日,廣電總局宣佈開展為期1個月的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此次管理舉措共涉及七個方面,重點包括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等。

11月16日在抖音快手平臺就有137部微短劇被下架或列入禁投短劇名單。11月28日,快手安全中心發佈公告稱,近期,平臺巡查中發現,部分微短劇類小程序發佈違規內容,違反《小程序運營規范》要求,共下架違規微短劇10餘部。

除瞭內容下架,平臺方也對短劇的投流做瞭新規定,11月20日,抖音發佈通知,要求進行短劇推廣的廣告必須有三種證件:《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以及《信息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或《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所以就目前的市場形勢而言,短劇雖然盈利簡單,但想要“一日暴富”“頻出爆款”並不容易,低成本高收益的神話可持續性並不強,當用戶習慣瞭爽劇糖衣炮彈的轟炸,想要用同樣的方式刺激消費就困難瞭,而解決辦法,就隻有加大劑量。

如此看來,現在短視頻數量多但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小且政策正在不斷完善。如何利用短的優勢,創造出與其他內容區隔的新形式,形成正向流動的商業模式,才能真正具有行業競爭力,才能有可持續發展道路。

就這個現狀而言,陳歐如果不好好打磨題材和內容,隻是想借助短視頻的風口圈錢,那麼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