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fifi

時隔四年,終於把《涉過憤怒的海》給盼來瞭。

(2019年拍完,2023年才上映。)

看預告,

曾遭受戀人虐待的女孩,在異國他鄉意外身亡↓

憤怒的父親,隻身前往日本為女追兇↓

與嫌疑人的母親來回拉扯↓

全員瘋批有↓

18禁有↓

畫面充斥著虐待、暴力、血腥,看上去似乎是影片標註“18禁”的原因。

走進電影院一看,被騙瞭。

但橘卻被騙得心甘情願。

血腥暴力隻是影片的表象,真正的傷口從未現形,卻能剝奪一個人的生命。

(溫馨提示:以下內容涉及劇透,歡迎大傢先點收藏,看完後一起討論!)

《涉過憤怒的海》跟以往影片中,父母因失去孩子的絕望反擊不同,

它把目光聚焦在對於東亞孩子來說,更苦、更恐怖的原生傢庭話題上。

在大多數人眼裡,老金(黃渤 飾)是一位稱職的父親。

離異後獨自撫養女兒,以自身經歷傳授給小娜(周依然 飾)跑步、遊泳等技能。

他早出晚歸,常年在海上捕魚、跟海警幹架,管理著30艘漁船,用這筆收入供女兒小娜去日本留學。

他們所生活的地方,沒人不知道小娜是老金的女兒,沒人不知道老金是位靠譜的爹。

在他的視角裡,小娜從小就懂事,是一個被毛巾堵得喘不過氣,沒有他一聲令下,絕不會獨自掀開毛巾的乖女兒。

聽說小娜失蹤的消息後,老金拋下出海的漁船來到日本。

發現這件事與小娜的男友李苗苗(張宥浩 飾)有關,他開始一路追蹤報復,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在追蹤的過程中,被告知女兒已經離世,身中17刀,流血身亡,死前曾與多名男性發生性關系。

老金極度憤怒,把自己關在酒店的衣櫃裡,用頭不斷撞擊墻壁,用流血和疼痛懲罰自己。

拉著日本翻譯一遍遍講著自己女兒的故事,泄憤地說著“你(代指兇手)怎麼敢動我老金的女兒”。

看到這,一個有良心的“好爹”就被塑造成瞭。

拼命滿足物質需求,

獨自把女兒拉扯大,

女兒失蹤他親自找,

女兒身亡他親自報仇。

這樣的付出,怎麼不算愛呢?

而實際上,

得知小娜已經失蹤6天,老金的第一反應不是擔憂小娜,而是擔心花時間找小娜的話,海上那幾十艘船該怎麼辦。

小娜的母親在遺體面前放聲痛哭,老金卻忍不住吐瞭,吐完心有慚愧,才象征性地說瞭一句:“你親女兒死瞭,你得痛啊,老金。”

追蹤報復的每個環節,他心裡想的是“這個人動瞭我老金的人”,而不是“我的女兒小娜被傷害瞭”。

當老金沉浸在自我想象的父愛裡無法自拔時,這場自我感動卻被日本翻譯用一盆冷水澆滅瞭。

他告訴老金,小娜死亡的真正原因,不是被害,是自殺。

她捅瞭自己17刀,每一刀都不致命。

整個過程中,小娜沒有向任何人求助,包括醫生,包括父母。

就連臨死前打給老金那通電話,也是失誤所致。

她把自己關在衣櫃裡,熬瞭6、7個小時,最後流血身亡。

在小娜的視角裡,老金眼中的付出與她的感受,始終是錯位的。

他的出海打撈補貼傢用,在小娜眼中是終日等不到父親的孤獨。

以鍛煉身體為由強制小娜遊泳、跑步,直到小娜快喘不過氣時才伸出援手。

換來的,是小娜誤以為窒息感是愛。

在日後的每一段關系中,她都在拼命尋找這份窒息感,以致於傷痕累累。

影片上映後,有一個熱搜引起瞭廣泛關註:

爸爸,你的愛是場cosplay。

這句話讓看過電影的觀眾產生瞭共鳴。

老金是如何進行這場cosplay的呢?

得知女兒失蹤的消息,

去大學尋找真相,先在門口自拍兩張,照片定格時,還不忘咧嘴大笑。

等候的途中,反復擔憂海上漂泊的船隻。

為瞭完成所謂的復仇,險些錯過女兒的葬禮,把女兒被侵害的視頻一遍遍給他人看。

正如他嘴裡一遍遍咬牙切齒念叨的“怎麼敢動我老金的女兒”。

仿佛在這場事件中,被侵犯的不是女兒的身體和生命,而是他老金的尊嚴。

不光是老金,電影裡的4位父母,何嘗不是在扮演各自的角色。

一個靠著自我感動,來表達父愛的英雄父親;

一個痛哭流涕,卻在離婚時把女兒推開的母親。

一個口口聲聲說著“那是我的兒子”,私下卻恨不得李苗苗去死的體面父親;

一個得知兒子死訊後,立刻消失的母親。

他們的愛給得剛剛好,讓人近乎感受不到,又不能抨擊沒有。

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方式,俯視自己的子女,

沉浸在自我獻祭自我滿足中,看不到眼前的千瘡百孔。

小娜一生都在扮演“正常人”,卻始終沒能逃出童年的衣櫃。

小娜的經歷,讓橘想到日劇《絕叫》裡的鈴木陽子,她的一生疊滿瞭痛苦buff。

生活在一個父親缺席、母親偏心的傢庭中,被漠視是常態。

母親從小便對她說:“我當初是想要個男孩子的。”

不斷地重復她的到來是個意外。

母親總是冷漠地看待一切,讓陽子誤以為她原本就是這樣的人。

直到弟弟小純出生,才意識到母親原來隻是對陽子例外。

看到弟弟生病時,母親的悉心照顧。

她想起自己生病,母親總是不情不願地喂她吃藥。

弟弟不論做什麼得到的都是稱贊。

但陽子得到的隻有無視,在她的記憶裡,母親不曾稱贊過她,也不曾責罵過。

即使弟弟因病離世,母親的愛也未曾轉移到陽子身上。

父親欠債後突然人間蒸發,隻剩母女兩人相依為命。

陽子本以為到瞭這個地步,她就能獨享母親的愛。

實則不然。

母親在父親消失後,悄悄聯系瞭舅舅,獨自回到娘傢拋棄瞭陽子。

離開前不忘丟下一句:“要是你弟弟還在就好瞭。”

對母親失望透頂的陽子,決定一個人生活,卻沒想到由此推開瞭通往地獄的大門。

原生傢庭導致的缺愛經歷,讓陽子在工作與戀愛中充滿瞭討好感。

被初戀辜負。

被上司誘騙。

一路充滿期待,一路被騙個精光。

後來不得已成為應召女郎,卻又成為其他人的獵物。

到最後你會發現,即使已經站在最底端,人生居然還能有更糟糕的走向。

《黑暗榮耀》裡的文東恩,她親生母親的每一次出場,都會讓人忍不住tui上兩口。

文東恩遭受校園霸凌,被五人組拿卷發棒燙四肢。

長久的欺凌下,她遞交瞭退學申請,在上面寫下他們的種種惡行。

等來的卻是親媽收下霸凌人士父母遞來的錢後,把退學申請上的控訴改成瞭自願退學,之後便銷聲匿跡,完全不管文東恩的死活。

而在她憑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中生存下來,有力量去與霸凌五人組抗衡後,

母親又成為瞭對方派來的打手,試圖把文東恩推向深淵,害她失去工作。

她的每一次出場,對於文東恩和觀眾而言,都是一場暴擊。

把“無愛”呈現得十分徹底。

如果說以上是影視作品裡的角色,不太能用來參考。

那李誠儒與兒子的例子,就再真實不過瞭。

他和兒子李大海曾經參加過一個誇人的節目,但節目錄制中途,李誠儒卻退出瞭。

原因很簡單——他誇不出口。

在他的眼裡,兒子簡直可以用無能來形容。

但李大海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節目組給出瞭自己的答案。

李誠儒對他的貶低,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貫穿瞭他的整個青春期。

李誠儒想讓兒子做演員繼承衣缽,他卻迷戀上瞭音樂。

為瞭證明自己的音樂道路,他瞞著李誠儒參加瞭一個叫《我不是明星》的節目,奪瞭季軍的成績。

當節目組視頻連線李誠儒,想讓他送上祝福時,他卻送上瞭貶低三連。

“我一直就沒有給予過肯定。”

“壓根就反對你唱這些東西。”

“如果連這幾個都戰勝不瞭,那以後就別唱瞭。”

一段話說完,臺上臺下都沉默瞭。

鏡頭指向李大海,尷尬又苦澀地笑著。

但對李大海來說,同之前的經歷相比,這樣的貶低都算是輕量的。

和星二代的名頭割裂的,是他拮據的生活。

李誠儒住著寬敞大別墅,他卻和母親擠在18平米的出租屋。

為瞭分擔媽媽的壓力,他高中輟學,打零工養活自己。

想找李誠儒借錢,表示會打欠條,卻依舊遭到拒絕。

當被問到李誠儒是否知道他生活不易時,他說,“其實也應該知道吧。”

童年父愛的缺席,一路長大的不易,到成人後的打壓和貶低,成為瞭一道難以磨平的疤。

這道傷疤雖不致命,卻是一生的陰霾和潮濕。

很多人在成年以後才逐漸意識到:人生最大的謊言,是天底下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父母循著過來人的軌跡,結婚,生子,養育。

以為把自己的經歷套用在孩子身上,就履行瞭責任與義務,卻忽視瞭孩子最需要的心理關註。

隻是對於沒有見識過“愛”的人來說,如何擁有愛的能力。

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跟不上孩子成長的速度,眼界見識都被框定在過去的認知裡,無法打破自身的局限性。

孩子渴望得到的,他們從沒擁有過,所以給不瞭。

於是照貓畫虎,又造成瞭代際創傷。

橘欣賞《涉過憤怒的海》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它揭露瞭原生傢庭不堪的一面,而是擲地有聲地諷刺瞭自我感動式父愛。

又給瞭一條新出路:承認父母沒那麼愛自己,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就像《黑暗榮耀》裡的文東恩。

見識到“母愛”不堪的一面,被迫拉開瞭與母親的物理距離,索性重新構建自己的人生。

她接受母親不愛自己的同時,也不再強迫自己去愛母親,並放下其中的負罪感與拯救者情結,實現瞭與父母在心理上的斷奶。

母親的酗酒、貪財、信口雌黃不是她造成的,她不需要為此感到愧疚。

這個過程很難,文東恩也用瞭數十年時間去修復這個傷疤。

但隻要邁出第一步,對原生傢庭祛魅,試著去找到自己。

拉開物理距離,消解童年傷痛。

畢竟有時候,逃避比所謂的和解更有療效。

最後一句

承認父母沒有那麼愛自己,

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