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還沒正式上映就已經惡評如潮。
這應該還是頭一回。
以張桂梅為原型的電影《我本是高山》,創瞭這個紀錄。
噩夢般的記錄。
這背後,有一件事很值得我們思考。
這部電影,從籌拍起就很受關註。
畢竟張桂梅校長,早已是傢喻戶曉的人物。
據說海清花瞭兩年時間,去模仿張桂梅的言談舉止,力求神形兼備。
事實上,她也確實做到瞭“神還原”。
可是光有化妝和演技,顯然不夠。
這部電影因為一些劇情的設置,狠狠翻瞭個大車。
在正式上映之前的點映場,就已經被罵得體無完膚。
導致暴雷的,主要是幾個劇情。
比如把酗酒的爸爸,改成瞭酗酒的媽媽。
比如表現山裡女孩不學習,原因是貪玩,逃課去逛街。
比如每次張桂梅難以支撐,都是靠回憶亡夫獲得精神力量。
這撲面而來的負評,直接刺激到瞭編劇本人。
她不但沒有虛心接受,反而直接上線強硬開懟。
拉開架勢罵瞭起來。
這一罵,立刻引發瞭更大的惡評。
不但編劇導演被罵得很慘。
連替電影說句話的官媒和明星,都一起被罵。
主演海清的微博,也是被各種噴。
雖然也有一些觀眾表示電影很感人,拍得很用心。
但還是擋不住負評如潮。
翻車翻成這樣,誰都沒想到。
最後《我本是高山》很多點映場都直接取消瞭。
而早已定好的24號的公映,不好改動。
片方現在肯定是捏著一把大汗。
說實話,電影畢竟不是紀錄片。
編劇想讓故事更精彩,在原型的基礎上,做一些藝術處理,無可厚非。
但是。
輔助的故事可以改,主人公的精神內核不能改。
因為這是最核心的核心。
而《我本是高山》裡,我覺得最重大的一個失誤,就是歪曲瞭張桂梅的精神內核。
片中,張桂梅多次處境艱難時,都會想起亡夫生前的樣子,然後就有瞭力量。
主創想表達的顯然是——
丈夫是張桂梅的精神支柱,是支撐她拼搏下去的動力。
但這是非常錯誤的。
張桂梅之所以走到今天,靠的絕不是小情小愛,而是聖教徒般的崇高信仰。
今天,我們來簡單重溫一下張校長的故事。
來重新理解,為什麼說她是一個高尚的人。
27年前,張桂梅來到雲南華坪做老師。
當地很窮。
她看到很多女孩,十多歲就匆匆嫁人、生孩子、幹農活。
她們可能很聰明,但是沒有機會上學。
也一輩子沒機會真正走出大山,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果是你我,看到這樣的景象,會怎麼做?
我們可能心生感嘆。
但多半也是感嘆一下就過去瞭。
畢竟自己無能為力。
而張桂梅就和我們不一樣。
她決定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這些女孩來讀書,改變命運。
辦高中哪有那麼容易,需要很多錢啊。
張桂梅去哪裡找錢呢?
她像個乞丐一樣,滿大城市要錢。
她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優秀教師證、各種報道。
在大街上拉住一個個路人,跟他們說:
“我想辦一所學校,你能不能支持我五塊十塊?兩塊都行。”
但是誰理她啊。
好多人就罵她騙子,“好手好腳的你不幹活,戴個眼鏡出來騙錢花”。
整整五年,張桂梅一有時間就去要錢。
但是總共隻要到瞭一萬塊。
離辦一所學校,差瞭十萬八千裡。
張桂梅意識到這條路不通,她心裡很難過:
“我就想,這片大山,我的父老鄉親,對不起你們瞭,要做這件事情我沒做成。”
其實根本沒有人要求她做什麼。
但是她就是覺得自己有責任。
這就是高尚者的高尚處。
這當然是她自身的品質,跟她的丈夫關系不大。
後來有一次,張桂梅去開黨代會。
縣裡給瞭她7000塊錢讓她買衣服。
她轉手就把這7000塊錢給學生買瞭電腦。
自己穿著條破褲子就去開會瞭。
結果一個新華社的女記者就喊她“你出來”“摸摸你的褲子”。
張桂梅一摸,是一個大洞。
她很不好意思。
但是女記者也捕捉到瞭張桂梅身上的不同。
她和張桂梅長聊瞭一次。
第二天,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文章就見瞭報。
隨後,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瞭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張校長的夢想終於實現。
她挨傢挨戶去找輟學的女孩。
路上遇到放牛的小姑娘,她都跟人傢說,“走,跟我去讀書” 。
女孩看她一眼,話都不說,吆著老牛走瞭。
她去別人傢裡,很多女孩父母都躲著不見她。
怕她把孩子拉去讀書,傢裡損失一個勞動力。
學校第一屆開學,張桂梅招到瞭100名女生。
但是很快就走瞭6個。
張桂梅一個個去找。
“有的傢長就罵我瞭,說我們傢沒錢,我說沒錢孩子也得跟我走,拿個高中畢業證也是好的。”
“使勁把姑娘往回撈,撈來撈去才撈回來2個,100個剩下96個,這96個怎麼我都不讓她們走。”
因為華坪女中入學沒有分數門檻,學生普遍基礎很差。
有的女生,100分的數學隻能考5分。
老師都哭瞭,找張桂梅,說怎麼辦啊。
張桂梅絕不放棄,說“從小學開始教”。
有一個視頻,拍張桂梅去走訪輟學的女孩。
倆人見面,張桂梅問她為什麼不讀書瞭。
女孩眼神躲躲閃閃,說“我不想上瞭”。
張桂梅就抱著女孩,倆人一起哭。
特別簡短粗糙的一個小視頻,但是把很多人都看哭瞭。
那種真情實感,愛意善意,特別打動人。
也許張桂梅的故事,確實不適合拍電影。
她真實的生活,比電影更濃烈,更震撼。
在華坪女中,張桂梅是校長,是後勤,是保安。
她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著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
她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晚上十二點多才休息。
以近乎嚴苛的方式,逼著女孩們好好學習。
就這樣,把兩千多個大山裡的女孩拉上瞭岸。
讓她們一個個讀瞭大學,成為警察、醫生、老師……
不但見到更大的世界,更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這就是張桂梅最大的欣慰。
她說,“不管我付出過什麼,我都覺得很值得很值得。”
說這番話的時候,她聲音哽咽,目光虔誠,眼泛淚花。
這樣的一個人,她的內心深層驅動力絕不會是小情小愛。
甚至不是簡單的善良、溫柔、悲憫。
而是一種堅定而高尚的精神信仰。
張桂梅說,有一次學校面臨巨大的困難。
她就在二樓畫瞭一面黨旗,寫上入黨誓詞。
帶著幾個老師在那裡宣誓。
當說到“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時候,她和老師們都哭瞭。
“那種嚴肅神聖的感覺,從來沒有過”。
張桂梅從小就崇拜江姐,也被她的紅梅精神感染——
“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封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張桂梅說江姐忠誠、純粹,是她一生的榜樣。
提起江姐,她會哽咽落淚。
江姐的唱段和臺詞,她更是倒背如流。
2018年夏天,《江姐》的主演孫少蘭,到華坪女高演出。
張桂梅留下瞭一張不尋常的照片。
她站在“江姐”身後,小心翼翼地將頭靠在她的肩上。
那一臉的虔誠,特別像一個精神聖徒。
年輕時的張桂梅,其實是個活得很豐盛的人。
她愛唱愛跳愛美,“穿紫色的皮鞋,很藍很藍的褲子,非常紅非常紅的衣服,舞廳進舞廳出。”
而在做瞭校長以後,她把大量的心血都傾註到學校和學生身上。
漸漸的,她的“小我”色彩越來越淡。
對物質的浮華也來越不在意。
這些年,她總是穿得很素樸。
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深色的,純色的。
像一個聖教徒。
我覺得她是完成瞭從物質到精神的升華。
她的人生追求,已經從那種庸俗的享樂,升級到瞭更高更純凈的精神信仰。
其實張桂梅現在已經大名鼎鼎。
她完全可以過錦衣玉食的生活瞭。
她是建黨百年大慶上,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人啊。
但是,她依然沒有自己的傢,就住在學校女生宿舍三樓的一張小床上。
她已經66歲瞭,疾病纏身。
但依然過著苦行僧一樣的生活。
她最在意的,依然是她的姑娘們有沒有好好學習,能不能考出大山。
智者渡己,聖者渡人。
我們不好說張桂梅是不是聖人。
但至少可以相信,她一個純粹而高尚的人。
這個時代,人心浮躁功利。
太多人畢生都在追逐物質名利,滿腦子發財暴富。
他們不相信世間還有“高尚”這件事,甚至嘲笑所有的高尚。
你說一個透支信用卡買名牌包包,極力把自己偽裝成名媛的女孩。
如何能理解張桂梅的信仰?
太難瞭。
所以,《我本是高山》為什麼把張桂梅的崇高信仰,矮化成小情小愛?
我覺得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電影的主創,他們自己就不相信這種高尚,所以他們拍不出來。
另一種是他們自己相信,但是不相信大眾會相信,所以不敢那麼拍。
於是,為瞭避免電影“唱高調” “假大空”。
他們就選擇瞭用世俗的邏輯,去解釋張桂梅。
把一個偉大的人矮化。
把一種高尚的精神庸俗化。
而這,也正是大眾氣憤的原因。
因為張桂梅,她就是一個有高尚信仰的人。
我們就算不能踐行她的信仰,也不該踐踏她的信仰。
而這部電影引發的熱議,也不失為一個契機。
讓更多人相信,這世上真的有那麼一種人。
他們不追逐金錢,不迷戀物質。
他們飽含熱情,去為他人奉獻。
他們甘願傾盡自己一生,去照亮黑暗裡的人。
他們是平凡人裡的大英雄。
他們真真實實地存在。
他們,值得我們歌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