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熱鬧的地兒,當屬戛納瞭。
時隔三年,內娛明星重回戛納紅毯。
搭配網友的精準吐槽,看點十足。
作為明星們的鬥艷臺,戛納紅毯上演過不計其數的名場面。
今年也不例外。
鞏皇氣場依舊。
張雨綺扔項鏈。
高葉禮服開線。
當然,最惹眼的還是范冰冰。
五年後回歸戛納紅毯,話題度依舊。
網友戲稱,曾經的「毯星鼻祖」,如今的「冰妃回宮」。
確實,真追溯起來,正是范冰冰開啟瞭內娛的「戛納紅毯熱」。
但紅毯上的熱鬧,卻與華語電影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
這一片紅毯,見證瞭太多。
索性咱們就借此回顧那些年戛納紅毯上的名場面。
看看這些年,時間到底改變瞭什麼。
說起戛納紅毯名場面,繞不開范冰冰的「龍袍裝」。
2010年,王小帥導演的《日照重慶》,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
首映禮上,主演之一的范冰冰身穿一身「龍袍禮服」亮相,引發轟動。
范冰冰首次登上戛納紅毯,就掀起瞭海量討論。
紅毯上,主辦方叫錯名字的烏龍還未散去。
紅毯外,「博出位」的質疑就已鋪天蓋地。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秦海璐的一條微博評價。
「嗯,這點野心都穿身上瞭,夠坦白」
而後范冰冰正面回應,又讓火藥味升級。
「那是她的野心,不是我的」
「我的龍袍你未必敢穿」
彼時微博剛剛興起,明星全員活人。
娛樂圈風氣雲湧,有事是真的硬剛。
也是從那年起,戛納紅毯成瞭內娛必爭之地。
當然,也催生出瞭更多抓馬話題和一言難盡的名場面。
甚至造出瞭一個專有名詞,毯星。
2015年,張馨予戛納花棉襖禮服造型被全網嘲,接著又被曝「自費20萬走紅毯」。
加之范冰冰同年雖應品牌邀約參加戛納,但已連續幾年沒有作品入圍。
二人一起被嘲「毯星」,還掀起瞭一波相關罵戰。
同時,越來越多內娛明星向戛納發起攻勢。
也都在紅毯上留下瞭讓人啼笑皆非的表現。
「張雨綺走紅毯飛吻八次」「馬蘇紅毯上被驅趕」「王麗坤紅毯走瞭九分鐘」……
電影節不聊電影,反倒讓「嘲毯星」成瞭傳統項目。
也正因如此,每年戛納開幕紅毯之際,也是廣大群眾圍觀吃瓜之時。
到場明星們的紅毯資格、待遇、作品都被逐一質疑。
就像今年,蔣夢婕回應紅毯造型爭議,卻被問「你的作品呢」。
賈乃亮則在直播間曬出品牌邀請函,就差把戛納上鏈接瞭。
但在此之外,魚叔也註意到瞭一些新現象。
嘲毯星,並沒有從前那樣來得猛烈瞭。
反倒是湧現出不少維護的聲音。
不少人認為,品牌邀約本來也是正當渠道,沒什麼可嘲的。
鞏俐此次也是受品牌邀約而來。
在這個前提下,「毯星」一詞的貶義被沖淡瞭。
取而代之的,是在「毯星」內部,比拼待遇規格。
甚至細致到瞭有無專車接送、紅毯清場、主席接待、外媒報道等等具體項目。
註:表格信息為粉絲制作,內容不準確
然而,其中不乏過度誇大、信息不實等問題。
說白瞭,隻是為瞭完成一場飯圈式的「拉踩」。
於是,魚叔刷到瞭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
鞏俐被嘲「沒作品」「假清場」。
連帶被網友挖出瞭多年前的采訪發言,指其曾經批判毯星,現在也變成瞭毯星。
就連參賽作品《河邊的錯誤》的主演朱一龍,也未能幸免於難。
一張動圖中,他和導演魏書鈞向攝影師揮手。
結果被網友發現瞭嘲點,「沒人拍」「好尷尬」。
一邊給「毯星」正名。
一邊斷章取義、混淆視聽,給有作品的演員挑刺。
知道的是戛納電影節紅毯。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微博之夜」。
此刻的戛納紅毯,上演著熟悉的內娛式荒誕。
曾經「正常」的戛納紅毯,是怎樣的?
魚叔越發懷念起,華語電影在戛納的真·名場面。
如今看來,恍如隔世。
30年前,《霸王別姬》在戛納斬獲金棕櫚。
是華語電影迄今為止,唯一一次獲得該獎。
主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在海灘上留下瞭一組經典影像。
每年戛納,這組「名場面」都會被用來憶昔諷今。
《霸王別姬》劇組走在戛納紅毯之上,主創們並肩向前。
沒有凹造型,也無人誇張博出位。
鞏俐的襯衫,隨意購自戛納街頭。沒有華貴的珠寶,隻戴瞭一對塑料耳環。
但電影本身,已經夠份量成為最大的焦點。
這不是鞏俐第一次來戛納。
九十年代,第五代導演開始發力。
成就瞭一批頗具國際影響力的華語電影。
《紅高粱》《菊豆》,就已經讓鞏俐兩度來到戛納。
而《霸王別姬》之後,鞏俐又帶著《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風月》等作品數次登上紅毯。
大方展示旗袍風姿,讓國際影壇領略中式之美。
最佳影片之外,還有最佳導演。
1997年,《春光乍泄》讓王傢衛成為戛納首個華人最佳導演。
千禧年的戛納,華語電影更是風光。
薑文的《鬼子來瞭》拿到評審團大獎。
楊德昌憑《一一》斬獲最佳導演。
《花樣年華》助梁朝偉奪得影帝。
但當時,劇組的紅毯走得相當樸素,與如今的畫風截然不同。
2004年,《2046》入選戛納,張曼玉甚至穿著背心和人字拖毯後亮相。
吃著棒棒糖接受采訪,英法文切換回答,休閑得像來度假。
那年,她憑借另一部作品《清潔》成瞭戛納首位華人影後。
現在看來,那時似乎無人執著妝發造型。
縱然星光璀璨,但重點還在電影本身。
更沒有「毯星」一說。
畢竟,那時的明星,是在為紅毯增添星光。
而並非本末倒置,把紅毯當成給自己貼金的工具。
那麼,戛納紅毯到底為什麼變瞭味?
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
首先,便是當時特定的時間節點。
2010年,傳播媒介更迭,正是個人社交媒體起步初期。
明星與大眾的交流方式發生巨變。
舊時的作品為王在資本考量前失效,足夠的話題和曝光成為身價新砝碼。
那時雖無流量之說,但卻有流量之實。
這從范冰冰憑借「龍袍裝」引發國內外的爆炸性討論就可窺得一二。
「黑紅也是紅」,自然催生瞭「毯星」群體。
但根本上,還是華語電影的衰微。
「毯星」靠造型博出位背後,確實是無作品可依的悲哀。
除瞭本身演技的因素,可選擇項的匱乏也是主因。
內地電影市場化轉型之後,電影的商業性比重增加。
雖類型數量增加,但探索性表達性的優作減少,而這也與戛納電影節競賽作品要求也有錯位。
2016年,華語電影二十年來第一次零入圍。
當時,不僅激起瞭業內的討論,主流媒體也發表瞭評論文章,指出中國電影在商業性和藝術性上的失衡。
賈樟柯直言:導演斷代,制作急功近利,藝術性下降。
如今看來,竟還適用。
來源:新華社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產片出國參賽嚴格受限。
前幾年還多次出現已經入圍國際電影節,卻臨時無法放映的情形。
中國電影的開放性在下降。
加之疫情影響,去年第75屆戛納電影節上,主競賽單元華人面孔隻有湯唯。
但參賽作品卻是韓國電影。
華語電影式微的同時,又見證著韓國電影的崛起。
沒有作品可拼,就拼紅毯話題度。
這似乎也成瞭一種正在被接受的「擺爛」。
由此來看,毯星確實是集體「洗白」瞭。
而這種「洗白」映射的是內娛的悲哀。
更無奈的是,娛樂至死的氣氛,進一步淹沒瞭本就弱勢的華語電影。
別忘瞭,今年戛納電影節,除瞭爭奇鬥艷的「毯星」。
還有數量雖不多但風格、題材多元化的入圍作品:
記錄進城務工青年生活狀態的《青春》;
改編自餘華小說,圍繞謀殺案展開的《河邊的錯誤》;
女性編導,雙女主設定,聚焦女性題材的《小白船》……
戛納不是唯一的終點,紅毯也不是最終目的。
即便喧鬧不止,也仍有創作者在堅持創作。
而他們,才需要更多目光。
全文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