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知其難為而為之——訪痛批“去中國化”課綱的臺灣教師區桂芝
她是怎样的人、怎样的老师?她因何能迸发振聋发聩的声量?对于教育,她还在思考什么?
趙季平:音樂的源泉是生活
《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大话西游》《水浒传》《孔繁森》《大宅门》《天龙八部》《乔家大院》《大秦帝国之裂变》《大明王朝1566》《白鹿原》……这些影视剧中类型不同、风格各异的金曲旋律都出自赵季平之手。
“90後”閻崇年:年輕人做任何事都要“慎始善終”
阎崇年说,自己很幸运,90岁了仍然生活自理,尽管体力不比年轻时候,但一周仍工作7天,“我还是尽我的力量,学者就像蜜蜂采了花粉,酿成蜜献给人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獻華:於微塵中讀取天地奧妙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獻華院士近日獲得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科協等部門聯合授予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潛心治學的楷模——記恩師楊曾武先生
如今漫步于美丽的天津财经大学校园,二教楼前小花园松柏树下的那尊铜像格外引人注目,每至此处,都会不自觉地驻足凝望。三十多年的过往像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原来恩师杨曾武先生离开我们已有二十余载。
手抄英文書的建築“藝術傢”——記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何鏡堂院士
實際上,這本手抄書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何鏡堂在沒有桌子、沒有尺子的情況下,僅用3天的時間一筆一劃完成的。
文史並重 考論兼善——鬱賢皓先生的學術之路
在有着“江南文枢”之誉的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先生是继孙望、唐圭璋、段熙仲、钱仲联等老先生之后,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之一。他从李白研究入手,于唐代文学、唐代历史研究中遨游,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