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糸本文化”创办人陈郁受惠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踏上文创路。\大公报记者易晓彤摄

  在香港从事艺术工作并能以此维生,甚至创业并不容易,筹集创业资金是首要难题。一班投身艺术创作的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的资助和扶持下走上创业之路,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寻找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有青年为传承和发扬传统的工艺制作,放弃稳定工作,创业发展文创产品,成功获得大集团的订单。有青年从剑击代表队退役后,走上了音乐创作和创业道路,成功打入内地市场,举办多场音乐巡演。他们为未来有意从事艺术方面创业的港青带来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获资金买衣车 厂家传承工艺

  34岁的“糸本文化”创办人陈郁,父亲是木匠,因而从小便接触工艺,耳濡目染下,爱上艺术和手作。2015年,26岁的陈郁毅然放弃会计工作,投入传统工艺和文创工作,成为当代工艺师及纤维艺术家,“我很想将这些只会出现在展览厅内的艺术作品,发展成为商品,让大家可以带回家中,大众能有多一个渠道接触传统的东方美学。”

  陈郁先从传统服饰制作入手,但香港的生产成本较高,资金成为最大困难,“开发阶段需要很多钱,我要试,但试了并不代表就一定对。”他说,在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的资助下,让他在疫情期间有信心静下来去做更多尝试和研究,利用这笔资助买衣车机,聘请退休的打板师傅帮手,在生产前做更多准备工作。

  吸引大集团合作

  香港与内地于今年初恢复通关,陈郁便到广州、珠海、南沙和东莞等地,与厂商商讨交流合作,也到贵州、云南等地拜访非遗传承人,向他们请教和洽谈合作,“未试过第一步,就不会有第二、第三步,试过后就会发现有更多的可能性”。

  经历三年疫情,服饰制作的成本增加一倍,为免减慢公司发展速度,也为了推广传统工艺,陈郁进行了竹藤家具和艺术装置的创作,“香港在五、六十年代,有很多人以从事竹藤业维生,曾经有很多产品外销欧美,但随着轻工业发展,很多人已经转行,竹藤业式微。竹藤的美学和当时的回忆,如果我们不去传承,就很容易被大家遗忘”。

  陈郁此前曾申请其他资助,惟多以报销形式进行,部分更一定要在其指定单位进行,受诸多限制。他说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以拨款形式资助,合作的单位亦无限制,让他能更有弹性地善用资助金额。

  陈郁的公司现已落户东莞,本港大集团有意与他合作,寄卖其作品。他期望,政府未来举办大型文创工程或活动时,可以透过招标形式,让初创团队参与,亦期望政府建立一个平台,联乘国内的非遗大师和香港的文创工作者,提供互相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