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劉氏夫婦花費80萬元,多次接受體外授精療程,三年前誕下健康的嬰兒。
香港生育率雖連年下降,但依然有不少人求子若渴。一名43歲婦人在過去七年透過私傢醫療服務,五次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共花費80萬元,最終迎來一名健康的寶寶;但對於經濟能力一般的夫婦,面對這高昂的收費可謂有心無力。
曾接受人工授孕的立法會議員林琳表示,試管嬰兒治療“公營時間長、私院收費貴”,建議政府提供更多支援,讓有心生育的夫婦願望實現,提高本港的生育率。\大公報記者 鐘佩欣
“我真的好想要小朋友,想要一個傢庭!”劉女士(化名)在29歲結婚後,一直把工作放在首位,與丈夫享受三年的二人世界後,發覺在組織傢庭方面真的要加把勁,但在一年間正常行房後始終未能懷孕,最終接納醫生建議接受試管嬰兒方案,惟一次不行、兩次不行,令她的情緒跌入谷底。
打針采卵多次小產 飽受煎熬
“過去(試管嬰兒療程)一次又一次的落空,相比肉體的痛,心靈上更痛!”劉小姐坦言,每次進行試管嬰兒手術需要註射排卵針、采卵手術等一系列程序,每次手術都是一個希望及等待,但每次懷孕六至八周後便小產,之後再去醫院做吸宮流產,身心飽受煎熬,“真的曾經想過放棄,一度打算以代孕或領養作為最後方案。”
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後,劉小姐在2019年終於成功懷孕,但嬰兒出世後,連續11晚需要用呼吸機協助,她形容當時心情如同“坐緊過山車”,最後母子平安出院。
劉小姐說,兒子現在已經三歲,“當第一次看到兒子拿著一束花,走到自己面前說:‘媽咪給你’,心立即‘甜到漏’!”
現時透過公立醫院轉介人工授孕,初次見面接受生育評估,輪候時間長達7.5至12個月。以劉小姐的個案為例,35歲開始尋求人工授孕,當時已被界定為高齡產婦,她坦言“無時間再等”,“自己年紀都不小,生育已經變成‘分秒必爭’,當時已經不可能(到公立醫院)排隊。”所以與丈夫商量後,花費80萬元多次接受體外授精治療,最終成功。
等得愈久懷孕成功率愈低
婦產科醫生陳億仕表示,接觸過不少求助個案,部分人甚至出現輕度抑鬱,許多夫婦首次到公立醫院,看到輪候時間長達10個月,已即時“轉軚”,改變主意到私傢醫院,“等待一年仍然未能懷孕,還要等兩、三年,自然懷孕成功率就會變得越來越低。”
陳億仕指出,經濟能力較低的求助夫婦,一般因為私院試管嬰兒費用昂貴紛紛卻步,加上社會環境氣氛變化等各種因素,就以他任職的診所為例,現時使用試管嬰兒服務的夫婦已較2019年下跌兩成。
現年41歲的立法會議員林琳也是透過人工授孕,今年中誕下乳名“波波”的健康寶寶。她認為,不少女士也明白“有仔趁嫩生”,但若女士要拚事業,到30多歲才結婚也很正常,現時香港女性初婚中位數為32歲,惟35歲已是高齡產婦,建議政府推出更多針對性的措施,協助事業女性做好生育準備。
“20多歲的卵子是最靚,可否給她們有機會提早儲卵?”她又認為,生育政策是一環扣一環,期望政府更加瞭解中層及低層人士生育的誘因,然後針對性作出支援,才能夠真正解決出生率下降的問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