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增加輔助生育稅項扣除,每年最多10萬元的免稅額,不論在本地公私營持牌中心使用,均可申請扣稅,有關細節和領取的條件仍然有待稍後公佈。有經濟學者指出,新增的輔助生育免稅額,隻為中產至高收入傢庭節省繳付最多約1.7萬元稅款。

  由2024至2025課稅年度起,政府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設立每年最多10萬元輔助生育服務稅項扣除;此外,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納稅人與首名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由10萬元提高至12萬元,直至該名同住子女滿18歲為止。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復《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有生育困難的夫婦,不論在本地公私營持牌中心使用輔助生育服務,均可申請稅項扣除,稅項扣除不會適用於或會延遲生育決定的服務,例如非基於醫學理由而冷凍配子。稅務局補充,該項建議須於完成立法程序後才可實施。

  “中產人士若使用輔助生育治療再扣稅,確實可節省數百至數千元,算是一種福利或一份禮物,但低收入或毋須繳稅的傢庭,則完全無法受惠。”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本港的薪俸稅采用累進稅率制度,包括五個邊際稅率由2%至17%,假設兩夫婦月入五萬元,扣除一名供養子女免稅額後,共需支付2560元薪俸稅,若獲得輔助生育稅項扣除,相信毋須繳稅;若兩夫婦月入10萬元,扣除一名供養子女免稅額後,稅款7.8萬元,透過輔助生育扣稅可省回萬多元。

  星韓政策未能提高出生率

  “邊際稅率最高隻是17%,高收入夫婦最多每年省回17000元。”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說,扣稅金額前提下,受惠夫婦需屬於中產或高收入人士,他認為生育付出的時間、經濟成本高,相信對市民生育誘因效果不大。

  麥萃才表示,若政府期望透過津貼作為年輕人生育誘因,需視乎政策力度大小,可以增加多少福利,然而綜合新加坡、韓國等地生育政策,初生嬰兒獎勵金的力度更大、住屋需求等涵蓋面更廣闊,但相關國傢的出生率仍然未如理想,“不要期望,力度大到市民生育都不用錢,是不可能的,現時傢長培育一位小朋友,比起十年廿年前,要付出更高,至於出生率下跌,情況不單隻是香港,其他亞洲城市亦面對同樣的問題。”\大公報記者鐘佩欣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