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馬先生的店舖,疫情結束後生意一落千丈,轉做山姆代購後,每周營業額達到六位數字。
“香港幾十年來,超市內貨品的總類都是有限。”對於近期港人蜂擁北上消費,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一語道破箇中的因由,他表示港人北上購物是因為深圳的貨場及超市內,普通生活貨品種類較本港超市多,相對內地貨場及超市,本港超市內普通貨品的種類不多及較單一。
特別是疫情過後,兩地交通方便快捷,民眾來往更密切,加上深圳大型商場、超市及散貨場遍地開花,吸引愈來愈多港人北上,此為大灣區融合發展下的現實。李兆波認為,港深兩地可以差異化發展,例如香港可發展類似一田、city'super等的高檔超市,主打高質素的高端貨品;政府亦需改變高地價政策,加強本港的競爭力。
大公報記者 黃山、餘風(文、圖、視頻)
“內地各大城市近年平均消費力加強,雖未至高級中產的消費程度,但對零售市場有幫助。”李兆波表示,在現時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港人看到有折扣的貨品,自然被吸引,加上現時網絡應用廣泛,代購發展蓬勃,“看到現場直播有什麼合心水貨品,便可代買下來。”
港人疫後消費習慣改變
李兆波直言,深圳的物價僅為本港的五至七折,服務態度佳以及環境舒適,本港相較下因租金及薪金高昂,物價不斷上漲,加上港人在疫情後習慣早回傢,恢復通關後寧願儲錢旅遊,留港消費減少,預料中高檔次食肆將大受打擊。
“四季酒店自助餐深圳僅收人民幣約500元(港幣約550元),香港卻索價過千港元。”李兆波透露,他最近遠赴重慶享用美食時,發現當地物價與臺北相近,因而吸引瞭不少港人專程到重慶旅遊,“平時在香港食Cheap嘢(較廉價的東西),跟住出去(回內地)就可以食好嘢(好東西)。”
以往香港亦曾開設法國超市傢樂福,惟最終倒閉收場。李兆波認為當中涉及租金的問題,而現時本港受著租金及地方的局限,較難營運大型超市或貨場,他又指出,除非地產商引入相關業務,但仍要審視如此大的場地做零售,究竟如何營運。
然而,李兆波說本港高質素產品的市場亦有一定保證,“如一田、city'super(等高檔超市)是做得較內地好,內地價錢相對較貴。”此外,他又指深圳該類高檔的超市較少,因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未達相關水平,價錢較便宜的散貨場則較為適合,“深圳土地較多,人口亦較多,可以容納該類貨場。”
“因為購買力呢,如果飛得嘅就去臺灣、日本、泰國;唔飛得嘅周末就走咗去深圳。”李兆波認為,政府需改變高地價政策,不然所帶來的高物價隻會削弱競爭力,他建議政府應急起直追發展工業,透過賺取外匯收入,以降低賣地價格。
議員促放開“一簽多行”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傢輝表示,10月的零售業總銷貨臨時估值約為338億元,是疫情前約85%水平,估計11月也相距不遠,聖誕檔期預計繼續有大批市民北上消費,業界普遍看淡本地市道,“聖誕在內地並非假期,來港遊客和消費金額都遠不及疫前水平。”
邵傢輝坦言,各行業人手不足,薪金上升以致成本上漲,餐飲及酒店接待能力下降,價格卻愈來愈貴,都令遊客卻步。他期望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居民可以“一簽多行”來港,開放更多內地“個人遊”城市,以及設法吸引更多歐美及亞太區遊客來港,振興香港經濟。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