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大讲堂”邀请了逾20位来自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专家、学者出席,其中九人作了专题发言。

  结合科技产业 善用人才软件

  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立法会议员霍启刚

  当前国家提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香港不仅属于内循环,更站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界处。文化和文化产业也要有双循环的格局,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用软性文化媒介,对外辐射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塑造中国形象。香港作为窗口也可以把国际的文化艺术带入内地,形成多元创意的文化环境。

  香港拥有非常好的人才和软件优势,特区政府及相关机构更应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更好发挥空间,以政策、机制鼓励文化发展,推广好的人才和作品,连结不同界别,将文化的“饼”做大。比如电影界如何发掘好的文学作品打造影视作品,又如古典音乐、高雅艺术如何与潮流、设计碰撞,艺术如何结合科技、产业等。

  做好文化使命 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英皇电影副主席杨政龙

  我个人对电影的情怀就是很喜欢历史,也很喜欢大场面、军事等等,也觉得自己很有使命,要好好讲好中国的历史,讲好中国故事。

  所以过去10年,我们也透过港式的经验结合内地文化的策略去放大在影视行业里面的题材,从10多年前开始建国三部曲,到今年的一些比如《志愿军》、《悬崖之上》、《长津湖》、《流浪地球》都是我们和中影合作发行的,里面最重要就是弘扬中华文化自信。比如《流浪地球》虽然是一个科幻片,也是一个讲述我们中国如何拯救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这么重要的概念。

  讲到机遇,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承担文化复兴的使命,助力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我觉得在座的文化工作者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作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懂得去打广告,懂得去说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

  借助文化融合 启发更多可能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

  文明的融合是趋势。一切地缘政治的解决方式,一切只维护自我强大的生存法则,离开对人类命运的关切,都不可能代表一个长远的未来。今天来说,大家都习惯于把香港看成一个窗户,香港具有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优势。但仅仅以一种窗口的心态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更强的主体性,在文明融合中间承担更大的作用。

  相对来说,漫长历史的有些包袱香港也比较轻。我们知道文明的火炬在历史漫长的时间隧道中传递,既有耀眼的火光,也有火炬燃烧之后落下的灰尘。

  在各种不同文明南来北往的交往中间,香港具有和各方交往的优势,既可以依托在中国深厚的文化根基上,又可以面向世界、全球化的种种浪潮的洗礼。香港在中华民族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展的历史重任中,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发、更多的创造性的可能性空间。

  改善文化教育 大数据助宣传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执行主席马浩文

  文化最重要就是做到感染力。感染力从哪里来?就是让人看完以后觉得和我的生活有关。有两个点我觉得可以大家一起去研究、改善。

  一是我们对文化艺术的领域放得太高,不像西方国家、日本他们把文化的标放得很低,就是针对在教育这块去做。其实我们应该把更多文化艺术拓展到学校,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你要未来创作一个市场,今天不去教,未来儿童长大的时候怎么欣赏这些文化艺术。

  二是创新。创新不单纯是内容,宣传也很重要。其实现在一个大数据的背景下,国际上也好,我们香港、内地也好,其实每一段时间都有比较关注的。可能我们需要在那一段时间去宣传那一段时期比较特殊的内容,去感染,这个就是大数据可以做到的效果。

  共建人文湾区 完善产业体系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研究员

  内地各个城市都在大力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来大力推进文化复兴工作。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现在提出要共建人文湾区,也就是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个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国际水平极高、文化消费动力充分的优质生活圈。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勇当文化排头兵,在粤港澳三地,我认为香港责无旁贷。

  基于香港的优势,如何更好地来承担起在文化复兴中的香港的使命和担当,我提几点建议:一、站高望远,大张旗鼓推进香港文化建设;二、应当是多元融合打造优势独具、跨文化共同体;三、要凸显特色;四、要聚焦发力,做优做强做大文旅融合产业;五、彰显优势,广泛吸纳、集聚文化创意人才;六、宣传推广。

  担当交流中心 发展文旅经济

  香港艺术发展局执行总监朱静娴

  香港拥有地域和文化上中西包容的特点,在文化复兴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香港文化艺术发展至今日,在筹办、制作节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养了大量的表演艺术人才。

  今天的香港可以发挥更多作用,担当中外文化交流艺术中心的角色。特区政府拨款4200万,将于今年10月在西九龙文化区筹办第一届香港演艺博览会。第一届香港演艺博览会的服务对象包括艺术家、艺术表演的主办机构、政策制定者、提供支援的人士等。博览会也会设有展览场地,供艺术家租用展位介绍自己,并和其他艺术家共同探讨议题、分享见解。后续还会组织考察深圳和广州,令世界不仅懂得香港的市场,亦对大湾区有新的认识。希望通过博览会这个平台和契机,将文化和经济、旅游、产业等元素结合得更好。

  保护中华文化 走现代化之路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黎志添

  关于中华文化复兴,过去我们很多时候受西方现代化历程的影响,尤其是以理性主义和科学技术作为文艺的判断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标准。然而,通过香港过去在全球化与保存中华传统文化这两方面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化之路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这两者不会处于排斥对立位置。

  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固然深厚,但是我们也完全明白一个文化的复兴,不单单是故步自封,他的目标是要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思维的追求。21世纪,每一个国家本土文化和我们现在所谈的中华文化复兴一样,也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所以谈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与前景的话,我们要怎么样面对时代的危机和挑战,中华文化如何回应与补足我们国人的精神追求,还能提供人生与生活的智慧启示,这是往前看的。

  发掘历史文化 筹办新博物馆

  凤凰卫视言论部副总监何亮亮

  香港可以利用窗口城市的优势,从举办博物馆精品策划展、修建大型综合性文化博物馆等物质载体层面出发,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可以与内地省市博物馆合作,将当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借到香港展出,同时在香港建立内地文物恒常流动展出机制。这样不仅能提供给香港年轻人学习中华历史和文化的绝佳机会,丰富广大香港市民的眼界,还能吸引大湾区和海外的游客前往香港参观文物展览。

  建议修建一座大型综合性香港文化博物馆,囊括文学、电影、电视剧、美术、流行音乐、漫画、戏剧、工艺品、民间信仰、宗教习俗等文化元素,让香港市民和海外游客一站式感受香港的多元文化。另外,香港亦可以发掘本地的历史和文化,利用早期工业化发展和中西文化交融等优势,筹办工业博物馆和建筑博物馆,推动产业活化和文化传播。

  提高社区参与 推动公私合作

  Octone Foundation拾壹基金会创办人何凡

  要有社区参与,提高民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光看、或者听,其实不如真正去感受去尝试。所以我们未来想通过更多的社区中心、文化节、手工艺的工作坊等形式,让民众有机会去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公私合作模式,包括特区政府与私营部门、非盈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共同去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种合作模式可能能够集合更多不同资源和力量,推出更多元化、有创意的文化项目和活动,令文化传承效率更高。

  现在慈善团体、基金会都在各自发力,如果特区政府可以组织一些联盟,让群体资源共享、力气往一处使、活动更官方、学校和社区更信任,那受益的青少年和普罗大众的民众也会更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