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曉笛】
5月20日,賴清德這位普通礦工的兒子,在一步步上位後,最終執瞭2300萬人的牛耳,而手中權柄,可能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沉重。
高處不勝寒,賴清德在選前會有很多“敵人”,在任內也同樣會有很多“敵人”,隻是“敵人”並非大陸,而在身邊。
疑美論,疑賴論
未來幾年,美臺關系會因為賴清德偏執的“臺獨”立場,出現一定程度的松動,然而總體上並不影響美國“以臺遏華”,美臺相互勾連的大趨勢。在美國來看,賴清德本土中下層出身,成長軌跡跟美國幾乎沒有半毛錢關系,缺乏美國的“普世教育”,加之賴清德“臺獨金孫”的人設,美國的“疑賴論”難消,用是要用的,但防也是要防的。
從賴清德當局方面來看,由於“跛腳當局”的客觀情況,以及賴清德本身缺乏黨內團隊基礎,因此也有意借助美國構建賴清德當局的外部合法性,縱然作為本土派的賴清德可能會有無可查證的心結,但總體上、面子上也會配合美國的各項要求,“美臺親善”也要時時掛在嘴邊。
可預見的是,美臺關系將會在這種“各懷鬼胎”的局面繼續前行,雖然談不上崩壞,但亦存在一些風險。美國需要也必須做出對應的部屬,留足後手,以防賴清德“放飛自我”,成為內塔尼亞胡那樣熱衷拉著美國一起下水暢遊的江湖草莽。
幸運的是,以色列於美國那份沉重的親情,在臺海並不存在,美臺關系不是傢庭倫理劇,而是“楊白勞與小白菜”,美國可以肆無忌憚地吃臺灣的豆腐,占臺灣的便宜。早在賴清德當選之前,美國就為臺灣規劃瞭未來幾年的權利架構。
翻身的“立法院”
其一是強化“立法院”在現行臺灣政治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美國最晚在2023年的夏天,就預判瞭賴清德當選的結果,並確立民進黨不能“一黨獨大”的原則,避免“行政”“立法”贏者通吃的局面。當前“立法院”正在上演的關於“國會改革五法”的“全武行”,背後其實是對美國既定劇本的演繹。
5月17日,臺灣“立法院”上演全武行(視頻截圖)
所謂的“改革五法”涉及多部臺灣地區“法律”,其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提高“立法院”權限,例如其中一項便是要求臺灣地區領導人常態化在“立法院”做報告。
臺灣地區雖然號稱“五權分立”,但監察、考試幾乎名存實亡,剩下的“三權”中,“行政”為大,“立法”的角色相當微妙。2014年“太陽花運動”期間,民進黨的孩子們在“立法院”裡又唱又跳,大吃大喝,而當他們選擇再進一步沖擊“行政院”時,便遭到瞭馬英九果斷且無情的“彈壓”。“行政”“立法”在臺灣孰輕孰重,可見一斑。
對美國而言,抬一抬“立法院”的轎子,是牽制賴清德當局的重要一步,因而對“改革五法”也樂觀其中。如果賴清德當局在之後繼續執拗地大搞“臺式拳頭民主”,甚至煽動所謂的“太陽花2.0”,杯葛“改革五法”,美國也不排除在適當時候發表一份譴責民進黨“不民主”的聲明,這對於“民主”的民進黨而言,恐怕有點掛不住臉。
蕭美琴的春天
除瞭強化“立法院”的角色,更為重要的是,美國佈置瞭一套隨時可以啟用的,以蕭美琴為中樞,足以架空賴清德的行政體系。
相較賴清德的無可挑剔到政治正確的本土背景,蕭“美”琴的確“美”得很徹底。蕭美琴是中美合作的結晶,父親是臺南神學院院長,母親蕭邱碧玉是美國人。蕭美琴高中時代便移居美國,本碩分別畢業於歐柏林學院與哥倫比亞大學,長期代表民進黨與美國對接,是美臺關系上傳下達的重要中樞。
蕭美琴的背後聯動著民進黨的核心支持者——基督教長老會,以及美利堅合眾國,也因為這樣的背景,蕭美琴被選定為賴清德的副手。這樣的人事安排,一方面讓民進黨穿上瞭向美國表示忠誠的“帽衫”,另一方面讓美國可以透過蕭美琴監督賴清德的舉動。更為重要的是,蕭美琴成為美國在關鍵時刻的Plan B——畢竟,當前風光無限的賴清德也是從副手開始做起的。
此外,蔡英文團隊成員——鄭麗君、吳釗燮、顧立雄等人大多也得到瞭延續與保留,配合蕭美琴形成瞭一套凌駕在賴清德身上的權力組織。以顧立雄為例,其出任賴當局的防務主管,一個主要的任務是代表美國去查所謂的海軍弊案——主要針對“海鯤”項目。
民進黨當局選前雖然對美國承諾提高防務預算,但賴清德依然想繼續推動潛艦自造計劃,這無疑會占有美國的“歲幣”。所謂查案其實是“意在沛公”,臺軍本身就“沉疴難返”,此前就有“拉法葉”弊案,一查一個準,無數錦繡文章可供美國揮斥方遒,這既是對軍工復合體利益的維護,又是對賴清德的敲打。
賴清德要小心身邊的蕭美琴
進擊的賴清德
環顧各方立場,隻能說,雖然黃袍加身,但賴清德處境甚為微妙。雖然賴清德有新潮流和英系的支持,但說到底隻不過是個代理人,其在黨內並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兵馬,處在被人隨意拿捏的境地。
人在絕地之中,往往會本能地張牙舞爪地掙紮一下,以求一絲變機,而賴清德尋求的就是那虛無飄搖的“歷史定位”,以求政治生命的延續。為此,作為“臺獨金孫”的他可以適當的低頭。
為瞭贏得黨內提名和選舉,在過去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裡,賴清德一直試圖讓全世界相信他是蔡英文的克隆人,為瞭向美國做出保證,常常將蔡英文過去使用的大部分相對謹慎的措辭掛在嘴邊。盡管人們對他的內心真實想法多有懷疑,但也相信島內外有足夠的結構性條件能夠限制他做出一些偏激的舉動。
AIT主席羅森伯格今年至少5次蒞臨臺灣,這樣頻繁行程後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敦促賴清德520不要失控。不過,在裝瞭N久的孫子後,賴清德終於在520當天撕掉瞭令其“不堪重負”的和善面具,在眾目睽睽之下“揚眉吐氣”瞭一把,不僅將自己的政治立場“直抒胸臆”,還背刺瞭自己的美國金主。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本想吃的是KFC,結果拿到的是KFG。
賴清德這種行為顯然在意料之中,520典禮當天的外賓人數相較8年前大幅度下降,級別也有所降低。而國民黨朱立倫也未參加典禮,以示先見之明的切割。美國雖然對發言內容不甚滿意,但尚可忍受——畢竟沒有影響到“以臺遏華”的大局,因而反應相對平淡。
隻是這樣的把戲也給美國人提瞭個醒,需要給蕭美琴加加擔子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